眩晕多由内伤虚损引起,常见病机有5个,找对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2019-09-08   东坡医生

日常中,由于生活节奏过快,人们压力过大,身体经常会出现各种不适。头晕便是其中的一种,更有者反复发作,长年不愈的。那到底是我们的身体哪里出现了问题呢?目前对于头晕,老百姓更喜欢用西医的方式去治疗,输液或者口服药物,以图一时之急,但往往病情容易反复;而中医对于头晕,首先会辨证论治,分析头晕的病因机制再对症下药,大多都疗效不错。下面便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一说头晕及头晕的对症治疗。

在中医里,头晕也叫眩晕,是眼花和头晕的总称,两者常同时出现。症状稍微轻一点的,发作的时间短,稍作休息便能自行缓解;症状重的,便会出现眼花,天旋地转,不能站立的情况,有的甚至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昏倒等更为严重的症状。那么我们会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

眩晕的发病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内伤虚损所引起的,其常见的病因病机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 情志不遂

从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这肯定是跟情绪有关系的。如果一个人经常喜欢生气发怒,那么他的肝火一定比较旺盛,肝火旺盛就会往上走,上行到最高处也就是我们的头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阳上亢,所以就会产生眩晕的现象。

二、 年高肾亏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肾精也会慢慢的消减,加上年轻的时候不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很容易导致肾精亏虚。肾精亏虚会导致髓海不足,不能去濡养我们的大脑而产生眩晕感。若有中年以上爱生气的,往往还有中风晕厥的可能。

三、 久病体虚

久病不愈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特别是脾胃系统疾病常常导致脾胃虚弱使得脾胃不能正常运转,导致气血亏损;失血之后耗伤气血,忧思劳倦,导致气血两虚。都会导致我们的大脑失于濡养而引发眩晕。

四、 饮食不节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跟我们平时的生活规律相关。三餐不规律,饮食不节制,喜欢吃肥甘厚腻的食物,喜欢喝酒。这些习惯会损伤我们的脾胃功能,使之不能正常的运转,容易形成痰湿体质阻滞了气的运行而引起眩晕。

五、 外感风邪

这个就是因为季节引起的寒、湿、热,上行到头部引发了眩晕。比如寒凉感冒、中暑等。

因为这是慢性疾病且容易反复发作,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注意怎么预防和保养这种疾病。

在平时的饮食中,最好是吃比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油腻、辛辣食品,少吃发物。在情绪方面,随时保持愉悦的心情,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其次患者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如果发生眩晕的情况,应该闭目休息或者卧床休息。老年病患注意监测自己的血压,脉搏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中医治疗眩晕,常常用以中药、针刺、艾灸来治疗。其中艾灸是我们自己就可以在家操作,比较简单的治疗方法。艾灸其中几个穴位,能有不错的辅助效果。

一、 百会穴 四神聪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四神聪穴,一共有四个穴位,先取百会穴,再向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取一横指处就是本穴。

这两个穴位再搭配太冲穴(足背上第一二脚趾前方的凹陷处)能很好的治疗因为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症状。艾灸30分钟即可。也可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轻揉按摩。

二、脾俞穴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配合丰隆穴能治疗因为饮食方面引起的眩晕症,艾灸30分钟。

三、合谷穴

两手虎口交叉,大拇指处按压有酸胀感就是此穴。

合谷穴位于阳明经,这条经络多气多血,合谷善于调和气血、通经止痛,艾灸30分钟即可。

四、气海穴

气海位于前正中线上,肚脐下1.5寸。

搭配关元(气海穴再下1.5寸)足三里三阴交能治疗因为气血虚和肾精不足引起的眩晕。艾灸30分钟。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用艾灸来治疗眩晕的几个穴位,简单操作易行。但是出现严重症状记得及时就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