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秦泽君
相信大家都看过《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的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好心的农夫看见路边有条冻僵的蛇,就把蛇揣进怀里用身体温暖它,哪知蛇苏醒后却反咬农夫一口。在身边,这样的故事也屡见不鲜,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近日,南岸区公安分局抓获了一名盗窃嫌疑人刘某,嫌疑人趁老板不备,分8次转走老板微信42600元,这笔钱被其用来打赏网络主播挥霍一空。
3月30日22时许,周先生到南坪镇派出所求助,称其手机微信余额内的1万元零钱不见了,在账单中显示的支出时间里,自己并没有进行过任何操作。经了解,周先生和妻子共同经营了一家汤圆作坊,由周先生和雇工刘某在作坊内加工生产,妻子负责营销售卖。因新冠疫情的影响,近期销售情况不佳,周某夫妻俩省吃俭用、勉强维持生计。平日里,周先生为人耿直但也比较马虎,在民警查看周某的微信账单和银行卡交易流水时,发现其被盗金额远远不止1万元,一个月时间里,他已被人以微信扫描支付的方式分8次盗走了42600元。
经缜密调查,民警发现证据逐步指向了报警人的雇工刘某。在询问报警人周某情况时候,周某对民警连连摆手:“不可能是小刘,他来我们店里三年了,这次疫情我们损失那么大,都没有少发他一分钱工资。”
“今天小刘说清明节想回老家祭拜父母,我还说给他发点过节费呢!”周某的妻子也对民警说。据周某介绍,雇工刘某自幼父母双亡,既没兄弟姐妹,又没文化手艺,在外面一直找不到工作。三年前,周某将其收留,于是刘某便开始跟着周某学做汤圆,维持生计。
刘某归案后,拒不承认其犯罪事实。当民警调取了他的微信交易记录后,在证据面前刘某再也无法狡辩。原来,3月1日那天,刘某在作坊内休息时,看到周先生把手机放在旁边充电,手机没有锁屏密码,便心生邪念,试出了支付密码后,通过扫码的方式将钱转给了自己。随后,刘某就在网络平台打赏女主播,没几天就用完了。钱来的容易,让刘某上了瘾,一没钱就用同样的手法屡屡实施盗窃,不到一个月,就从老板微信里转走了4万多元。刘某怕老板发现,本打算领了工资就回老家,没想到纸包不住火,终究还是暴露了。
在民警法治教育、思想教育的耐心引导下,嫌疑人刘某将其挥霍后剩余的1万余元尾款交给了公安机关,目前,该笔钱已退还给受害人周先生。刘某因涉嫌盗窃被南岸警方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市民应使用手机锁屏设置密码,支付密码也应该定期更换,并经常对自己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账单进行核对,避免发生损失而不自知。
南岸台 秦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