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取消香港特殊相关待遇,对香港影响多大?

2020-07-01     银河港事通

原标题:美国宣布取消香港特殊相关待遇,对香港影响多大?

当地时间6月29日,美国商务部官网发布声明称,已取消对香港的特殊相关待遇,包括暂停出口许可证豁免,并正在进行差别待遇评估。

根据美国出口管制规例,中国内地和香港被视为不同的目的地。在某种情况下,美国对输往香港的货物实施签证豁免,但对转口输往中国内地的相同货物,却要求商号持有美国个别出口签证。

包含上面提到的暂停出口许可证豁免,目前美国雷声大雨点小的“制裁”手段主要分3个方面:

第一、取消香港贸易优惠待遇

第二、对赴港美国公民发旅行警告

第三、制裁相关的中国内地和香港官员

煞有介事的几项“制裁”手段,有什么实际影响?

其实我国已经多次强调,美方制裁措施影响有限。美国的制裁措施,要不就是七伤拳,伤人先伤己;要不就是一块鸡肋,嚼而无味,毫无用处。

不过,下文还是会平心静气地分析美国取消香港特殊相关待遇,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将从贸易,签证,金融,科技4个层面探讨。

经济贸易

首先,美国企业在香港真是占尽了好处,香港有8.5万美国人口,1300家跨国公司,包括了美国几乎所有的金融财团,其中209家把香港作为地区总部,434间地区办事处,以及627间当地办事处,包括苹果,宝洁,Fedex等。

这些巨头能说撤就撤吗?关键是他们舍得离开吗?

其次,香港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最大的货物贸易顺差来源地(2019年顺差达二千亿港元),对急于解决美国贸易赤字的美国来说,香港的价值不言而喻。

反过来,美国的贸易量于香港而言却不是那么重要。香港大部分货物贸易都是转口,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仅占总出口量的0.1%。

加上业界在之前中美贸易战时已开始将业务分散到东南亚等地,贸易关系在变,美国是还没看清?

就连香港美国商会会长早泰娜(Tara Joseph)今年6月初也打了美国政府的脸:美国公司不会撤出香港,香港美国商会将继续与会员合作,维持香港作为重要商业枢纽的地位。

据《新民晚报》报道,不少在香港的欧美商人表示,“如果我们的业务在北京、上海能够成功,那么即便香港实施国安法,我们的企业也理应在这里成功。”

最后,至于部分人担心“美国串联他国向香港施压”,先看看欧盟的表态,就在前不久刚举行的欧盟27国外长会议上,欧盟外交高级代表说,欧盟无意就香港问题制裁中国。

简言之,这场大戏就只有美国自己在耍。

出行签证

贸易“制裁”影响不大,旅行警告和取消优惠甚至称不上“制裁”。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联会会长吴秋北用一句话形象概括:“美国对港的旅游优惠无从说起,连免签证都从来没给过。”

旅游业占香港GDP的比重只有5%,而来港旅游客源市场依次序为内地、台湾、韩国、美国、日本。美国只排第四位。

而香港人常去的旅游目的地并不包括美国。所以未来就算赴美国的旅游签证比较繁琐,对港人的出游也影响不大。

至于移民,据《卫报》6月1日报道,蓬佩奥在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接受访问时表示“欢迎香港人”。

但又是一次嘴炮,并没有给出配额等细节,连想象空间都没有留。

美国会不设限制地给普通香港人移民吗?要是肯给,那早就撤销美国和香港引渡条例了,可惜并没有。美国的就业环境根本消化不了新增的香港劳动力。

这也就是美国政客说说漂亮话罢了。

而所谓的限制中国或者香港的有关官员赴美旅行,或者冻结其在美资产,那中国老百姓恐怕要弹冠相庆了,这不是帮助中国反腐吗?

美国的一系列“威胁”当中,扬言要“制裁中国内地和香港官员”的部分是被K.O.得最彻底的。

美国政府6月26日宣布,将对参与削弱香港自治的现任及前任中共官员实施签证限制,但声明未提及具体人名。

消息一出,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警告,中方将对美国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高端科技

虽然美国有意限制对香港出口高科技产品,对大学高端科研会有所影响,但近年美方已对大学科研设备出口严格检查,香港业界已逐步适应。

美国声称对香港的制裁措施中有限制对香港敏感科技产品的出口,但是别忘啦,中国买到的很多黑科技产品一直都不是从香港买的,而是从以色列买来的。以色列不是美国的好盟友吗?怎么不发起制裁?

即便美国对香港进行科技禁运,对中国和香港几乎没有影响。

香港近年获得的美国关键科技出口产品包括枪用狙击镜、卫星及计算机芯片等。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香港从全球进口约4.2万个枪用狙击镜,包括从美国进口的1776个,并且向中国内地转口约6000个。

总共从美国进口的都不够转口的三分之一,美国叨叨什么?

此外,近年来从美国出口至香港的敏感技术还包括半导体芯片和热像仪。去年香港进口约4.8万台热像仪,但只有8000台来自美国,这些热像仪用于消防等民用工作,也是军方的必需品。

所以,美国撤销向香港出口高科技产品(即敏感技术),这招到底有什么威力?挠痒痒?

排除以上三项,其实不少人担心的是金融领域受影响的情况,但正如港府6月初的强势回应:做足准备!

金融汇率

美国有可能打击香港的金融,不允许港币挂钩美元吗?

香港从1983年起即开始实施联系汇率,而《美国-香港政策法》1992年才被美国国会通过,即在此之前香港已经实施了9年联系汇率政策。

所以,香港采取联系汇率,不需要美国人的同意和批准。

更何况,港币无条件挂钩美元,完全是在帮助维护美元霸权。美国金融业在香港,完全就是利益获得方。18家限制牌照银行中的5家都是美资机构。

如果搞香港金融业,造成金融业严重外流,资本的方向会是澳门、新加坡、深圳、上海、伦敦、东京,对于美国的金融机构是净损失方,因为美资在这些地区占据的份额远远比不上它在香港占据的份额。

另外,香港金管局准备功夫十分充足,今年4月至6月,总共21次,港汇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向市场注资,银行体系结余将增至1316.09亿元。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这意味着什么?

港元走强并维持在接近强方的位置,受到了美港利差回落、季末结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其中也包含一层重要因素,即国际资金流入的影响——以港元走强为标志,外资回流新兴市场和中国资产的趋势已确立。

对于美国的制裁,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特区政府有4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够应对资金转换,银行系统也非常稳固,银行资本充足率超过20%,远远超出国际普遍要求的8%。”

“弹药”充足,足以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总结

香港的坚强后盾,是14亿中国同胞。就在人大涉港决议提出之后,5月22日、25日、26日,三天之内,从内地南下的资金购买港股超100亿港元,这只是开始,后续的资源你能想象的到吗?

香港取得的成就,是来源于祖国提供的种种资源,从来不是任何外国的恩赐和施舍。

如今,美国当局挥舞起制裁大棒,然而,全世界——不仅欧美日韩,包括美国的商人们都明白一个道理——投资香港几乎等同于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红利。

美国败退香港已毫无悬念了。

其实香港的富豪们早就看清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嘉诚极其难得的公开表态:国安法将纾缓中央对香港的担忧,发挥长远稳定发展的正面作用。

我们都明白,香港的经济今天和未来都依赖于中国的经济,只要外资在中国有钱赚,他们就不会离开香港。

现在香港的局势,呈现出来的表象会让很多人担忧香港的发展,甚至看衰香港前景,但我们认为这是围观人在等待靴子落地前的焦虑和急切表现,我们相信靴子落地后定会否极泰来。

明天我们将会着重分析“香港的未来会好吗?”

敬请期待。

更多香港热点资讯、香港身份办理、留学问题,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银河港事通”。

或联系银河编辑:yinhejituan1966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2Y-EnMBiuFnsJQVj1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