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住进新房

2020-04-23     掌上曲靖

凌晨4点多,天还没有亮,马路乡荒田村84岁的张长英老人早早地就起床了,平日里一觉就能睡到7点多钟的她不知怎么地昨晚没睡好。收拾好东西后,她安静地坐在老屋里,从来没有离开过老屋的她不知道明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但她知道自己要去会泽城了,并且再也不回来。听已经搬进城、偶尔回家坐亲戚的隔壁的老姊妹们说城里很漂亮,住的房子比树都高,许多人站在一个封闭的房间一样的东西里,“呼”地一下就到自己家门口了,不用一步一步像上山一样爬。除了几件自己平日里穿的衣服,她和88岁的老伴几乎没带什么,老姊妹们告诉她,不用带太多的东西,新崭崭的床、桌子、板凳,还有那叫什么电磁炉的事先都已经放在家里了,自己不用出一分钱,只要带上今年过年杀猪时炼的油,开开门就可以煮饭吃。在昆明打工的孙子说了,搬家当天他会回来,给爷爷和奶奶买全新的铺盖行李。知道自己要搬进城里了,张长英逢人就说:“我真是好福气啊,这把岁数了还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早上8点半,钟屏街道双河社区书记王朝云就带着他的“队伍”准时到达会泽新城钱城佳园2组团,摆好桌子、支起电脑、对接各个环节,然后静静地等待他们的“新居民”,今天一整天,他们就将在这里现场办公,在念号、排队、核实身份、录入详细信息之后,他们将镇重地将那一串串发着光的钥匙交到搬迁户手中,那是他们步入新生活的标志。

早上9点,10辆载着贫困户的大巴车从全乡各个村赶来,集结在马路乡政府门口,大巴车两边挂着“搬出大山天地宽,立志脱贫正当时”“扶贫开发显真情,易地搬迁助民富”的标语。乡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立即出动,配合各村陪同一起前来的工作人员,给老乡们送上冒着热气的盒饭,招呼他们吃饭、休息,还不忘慰问一下晕车的老人、妇女。下午2点,大巴车到达会泽新城钱城佳园2组团,这里,就是247户搬迁户的新家。

下午2点半,曲靖日报社驻荒田村扶贫工作队员张鹏举和赵洋洋已忙得满头是汗,从早上从村里一路照顾22户搬迁户来到县城,两人连水都来不及喝一口就又帮着老乡找房子、搬东西、教他们如何使用电梯,当然,再忙再累,他们都没有忘记给每家每户照上一张“全家福”。

下午3点半,保安宗小稳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了。看着脸上挂着笑容、忙前忙后搬家的乡亲,他想起了几个月前的自己。他是田坝人,也是易地搬迁户,他的家在距离这里步行约半个小时的一组团。进城后,原来当过兵、头脑灵活的他就当了保安,跟很多一起搬进来的老哥们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每个月能拿到1700元钱。

下午4点半,曲靖日报社县区部主任白全盛来到34幢3单元803室罗金发家,他和他的同事们今天是专程从曲靖赶来看望挂包帮扶的荒田村的22户搬迁户的,祝贺他们乔迁新居。给老罗发了一支烟后,两人聊了起来,老罗和妻子开心地说:“今天搬进来了,没想到60平方的房子设计得这么好,连热水器都免费给我们安上了。小区里的环境很漂亮,我和小儿子住这里,大儿子一家就住在旁边的35幢,一家人可以相互照应。”

下午5点半,来自八道拐村的王凤琼家飘出了饭菜的香味,桌子上摆着炒好的腊肉、煮好的火腿。她的女儿张广仙刚上二年级,十分喜欢新家,跑出跑进,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小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王凤琼特地多做了几个菜,她说:“搬新家了,无论如何都要多做几个菜,这也是个好兆头,菜做得越多,说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下午6点,锅碗瓢盆交响曲奏响,整个小区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这种香味的名字,叫“崭新的生活”。

……

这是2020年4月21日记者在会泽看到的马路乡247户贫困户搬出大山、住进新房的生动场景,这样的易地搬迁,开始于几个月前,并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隔几天都会发生,这场规模浩大的搬迁所带来的,是人们搬离大山、告别贫困、过上更好的生活。

曲靖日报记者 张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0_spXEBfwtFQPkdHG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