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大众日报》县域倒头条刊发兰山:科技创新撑起“绿色百强”。此前,23日、24日《大众日报》已连续两次关注兰山在全国百强中持续进位。同时,《临沂日报》也连发三篇系列稿件,梳理兰山连续8年续写全国百强传奇。下面,请看报道。
《大众日报》10月28日截图
建设同一个大型工程,以往的施工效率是“500人建1年”,目前已经提速到“50人建6个月”;建设一座混凝土别墅,已经可以实现工厂化操作……
效能提升来自于技术变革,山东方圆模具凭借国内首创方圆扣、剪力墙等节能降耗技术,实现了“让建筑施工更简单”的效率变革,并大大降低了施工扬尘。这些颠覆传统的新技术在上海迪士尼、北京大兴机场等国内大型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方圆模具广泛应用于北京大兴机场等大型基建项目。
临沂市兰山区把科技创新转化为绿色发展的新动能,让绿色化成撬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杠杆,在集中集聚集约中找出路,走出了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的全新节奏。在《人民日报》刚刚发布的“全国百强区”榜单中,兰山区连续8年上榜。其中,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列第31位,山东省第3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列第59位,较去年前进1位。
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培育绿色新动能。从传统生产工艺走出来的福达木业,今年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德国辛贝尔康普生产线“二次创业”,新上欢哥装饰板项目。这一项目不仅很少产生木屑扬尘,而且生产的1毫米高端密度板填补了国内空白。
旭美尚诺公司深加工车间效果图。
几乎与欢哥同步建设的旭美尚诺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高智能、全自动技术设备,是省内第二条、临沂首条8。5尺全自动连续平压生产线,实现了环保与品质的双提升。
今年9月份,兰山区和意大利意玛帕尔集团签署中意木业机械科创中心框架合作协议,通过合作研发新型木业机械,帮助兰山木业企业绿色升级。国庆假期,总投资150亿元的20个木业转型升级和园区配套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以中国木业科技城为平台,兰山区在绿色化赛道上形成了项目千帆竞发之势。兰山将以全球顶尖技术为支撑,以智能化和绿色化为方向,深度融合互联网+,建设中国木业科技城。这是“木业之都”以高质量发展捍卫绿水青山的鲜明信号。
实现绿色发展,更多兰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走向“隐形冠军”。山东新港集团李坚院士工作站成立后,新港板材产品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新港先后和中国工程院等国内顶级院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延长木业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力。凭借着世界第一张覆塑模板,山东方圆亮相2019国际绿色建筑建材博览会,被认定为省级“隐形冠军”。
在这些勇于创新的企业面前,环境问题往往并非包袱,而是巨大的商机。面对医药行业特殊性,鲁南制药建立国家级循环经济研发平台,150多名科研人员深入研究,取得了制药废水处理、中药渣产沼气等30多项研究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累计投入6亿元用于环保设备更新。在处理屠宰废水过程中,金锣集团自主研发污泥过程减量、分布式污水处理技术,连获14项国家发明专利,破解了世界级难题。金锣小型污水处理设备走俏“一带一路”,成功进入阿联酋、迪拜、埃塞俄比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环保市场,为解决中东缺水难题提供了经济高效的“中国方案”。
旭美尚诺公司深加工车间效果图。
在“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治污实践中,兰山区注重运用科技力量。临沂市首个“企业河长”金锣集团布局136个分散式小型污水设备治理柳青河黑臭水体,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侯立安等13位专家的认可,为美丽兰山连片提供了技术支撑。兰山城管实时油烟在线检测设备,将酒店的油烟排放情况接入数管平台,湖北省松滋市、广西省南宁市等地市先后来兰山学习无烟餐饮治理经验。兰山利用雷达分析等高科技手段,严格落实“气十条”,对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指数进行全面监控,全面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用产业“绿色”绘就生态“底色”,兰山区正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美在景中”的宜居空间让百姓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人与产业、自然、环境和美共处的良好关系更加融洽。
《大众日报》10月23日截图
10月8日,《人民日报》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和全国百强榜单,临沂市兰山区综合实力在2018年大幅跃升至前50强后,今年再次前进2位跻身前40强,列第39位。这也是该区连续8年入围“全国百强区”。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评价对象共包括全国2809个中小城市,今年共列出五个“全国百强区”榜单。兰山区各项排名较去年全面进位。其中,最具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发展百强榜分别排位列全省上榜市辖区一、二、三名。百舸争流,兰山区为何能在高点连续进位?成功的密码是什么?
今年,兰山区始终把“走在前列”作为目标定位,从推进全域规划、“双招双引”、要素破解、城市建设、产业转型等九条路径谋求高质量发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理念在这里迅速落地为实践。
作为北方城市,兰山区善于由北向南看。该区把广州市增城区作为“走在前列”的学习标杆,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总量发展导向向绿色发展导向转变,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融合发展转变。
“提升标杆收获最大的是企业家视野更宽广了,看到更强的才能发现我们的不足,才能高标准定位发展。”今年8月,由40名企业老总组成的兰山区木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培训班在浙江杭州举办,参加培训的千山木业公司总经理李治龙深受触动。
兰山区还将目光投向全球,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在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中实现产业“凤凰涅槃”。
融入“一带一路”,兰山推动商城国际化,快速布局海外商城、海外仓和边境仓,大力发展国际电商,加上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全省首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国家地坪地材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等政策和优势,兰山区正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今年1月—8月,该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出口额35.7亿元,同比增长22.4%。
商城社区企业改制
适应国际化战略,商城内各大社区集团企业在更高标准下进行自我革命,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上的流程再造,为持续发展铺牢制度铁轨。随着6月29日山东华强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革,一座历经40年风雨成长起来的大商城最终克服困难实现“居企分离”,为人才和战略资本的进入做好铺垫。
“企业改制堪称集团发展的‘二次革命’,解放束缚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集团今年办成了很多以前不敢想也办不到的大事,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山东顺和集团董事长赵玉玺说。有了人才和资本,该集团建成了山东省第一个电商直播小镇,全国技术领先的山东顺和国际智慧物流园顺利开工建设,使传统商贸物流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
把“走在前列”的“路线图”转化为“施工图”,兰山区积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传统产业新起来”。
支持食品、木业、有色金属、智能机械、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兰山区引导重点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支持企业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
鲁南制药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多个原料药产品通过欧美认证,正阔步迈向“千亿级”。
让“新兴产业立起来”,紧扣产业链“双招双引”,智慧物流、医养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全域旅游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信息技术、医疗康养等“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速均在15%以上。
金锣医院
为进一步优化环境,兰山区还针对40项影响干群“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痛点堵点逐条研究对策,拿出破解硬招。
全区会议、简报削减三分之一,镇街一级上报的报表材料压减50%以上,腾出时间在项目建设一线“摆擂台”,开展“大竞赛、大比武”,力促兰山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竞技道路上,实现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大众日报》10月24日版面截图
阿里云创新中心落地、中意木业机械科创中心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从今年临沂市兰山区签约项目特点来看,越来越多的业内领军企业或全球产业巨头,看好这一块投资宝地。
《人民日报》最近发布的“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兰山区列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13位,在我省上榜市辖区中排第1位。
投资潜力强,商贸物流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兰山区拥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87处,2000余条线路辐射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物流成本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有中通、韵达等快递巨头大型区域自动化分拨中心。今年上半年,实现市场交易额1536亿元、物流总额3109亿元、电商交易额730亿元。
今年,兰山区准确把握商城空间优化、市场主体提升、产业协同联动、商城国际化发展“四大需求”,全力推动“中国物流科技城”创建。其中,临沂“商谷”新开工山东顺和国际智慧物流园、罗宾逊智慧云仓和阿帕云创中心、新明辉智慧仓储物流园等多个新业态项目,将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商贸物流重要基地。
鲁南高铁即将通车
完善的产业链是吸引投资的另一个“磁场”。兰山是闻名全国的木业之都、水表之乡和全国重要的肉制品加工基地,智能机械、有色金属、药业等产业基础较强。完善的产业配套,成熟的孵化平台,使兰山区成为山东省的创业型城市。“从原料采集运输到成品集散,包括加工过程技术支撑等,这里有木业企业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要素。”这几天,山东格瑞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学全正在为新开工的项目忙碌。
近期兰山区集中开工的20个木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中,一个名为中欧木业中转中心的项目引起了刘学全的注意。这一项目建设后,将采用点对点无缝原料对接的新模式,有效解决木业企业难题,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的特色产业链条。
今年,兰山区推动现代商城、品质老城、产业西城、高铁商务城“四城同建”,通过“腾笼换鸟”为产业落地发展提升城市空间和环境容量。鲁南高铁临沂段将于11月26日开通运营。产业西城按照“人、产、城”融合的绿色理念布局“双核引领,轴带并展,蓝绿交融,组团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成“西工东贸中生活、南部物流北休闲”的总体布局。
“大数据”支撑的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也营造了最佳的投资环境。兰山区以“数据跑”代替“企业跑”,通过顶层设计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共有、资料共用,新企业开办“一窗办”和重点项目建筑许可“两同步”模式,使重点项目建设开工手续办理时间由19个工作日压减为1个工作日。兰山区参照精准扶贫工作办法,成立项目推进服务小组,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
政务服务提速,还得益于兰山区“1+X”事权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该区对核心发展事权进行全区统筹,主动下沉便民服务事权,对区镇共有事权进行细分明确,并按照“平台指令,众人响应”的机制督促责任主体各专其责,合力解难题、促发展。(编辑:兰山区委宣传部新闻科)
《临沂日报》10月21日截图
《临沂日报》10月23日截图
《临沂日报》10月24日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