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潮”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不对等的装备较量中,打出国威军威

2019-05-28   半杯馊茶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中国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伟大决策,东北边防军部队随即改编制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万毅,55年中将

与此同时,东北边防军炮兵亦改为志愿军炮兵机关,司令员为万毅(原东北军张学良亲随,赫赫有名的“万岁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创建人之一),政治委员邱创成。此时距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成立才刚刚两个多月(1950年8月1日成立)。

1950年10月25日,炮兵司令部在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员匡裕民率领下,由安东入朝.统一领导和指挥入朝炮兵部队。(入朝鲜之前,万毅领受了新的任务,留在国内着手主持接收苏联援助的装备和改建炮兵部队并组织训练。先后将6个步兵师改装成高射炮兵、地面炮兵和战防炮兵部队,支援朝鲜前线作战。)

邱创成,55年中将

​当时建国伊始,从战争中走来的解放军部队,虽然历经战火洗礼,但从装备上而言,还没有开始国防科技与国防装备的成系统的建设,就战场之王的炮兵而言,仅有炮兵第1、第2、第8师共9个团,装备日本、美国制造的旧式火炮284门,且多由骡马牵引;队属炮兵主要装备山炮、步兵炮和小口径迫击炮,由骡马驮载或人力背负,其建制多为连、营。

1950年12月下旬,炮兵司令部奉命回国负责改装和组建新的炮兵部队。

1951年1月27日,中央军委复决定组成精干的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在朝战场炮兵,匡裕民为主任。

匡裕民,55年中将

1951年2月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入朝。

1951年4月,陆续入朝的炮兵有经过改装的炮兵第2、第8师,和新组建的炮兵第7师、火箭炮兵第21师、防坦克歼击炮兵第31和32师,以及高射炮兵第61、第62、第63、第64师。

在整个战争期间,因为国力的原因,我们的炮兵在装备和后勤上河对手相比,明显存在着落后,但在每次战役战斗的实战战场上,却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胜利的完成了各次作战任务。

到第5次战役时,志愿军预备炮兵已由9个团增加到16个团,其中包括野炮、榴弹炮、火箭炮和反坦克炮部队;队属炮兵也大量增多,部队的技术、战术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1952年11月22日,军委决定志愿军炮兵部队实行轮换作战,以保证各个炮兵部队能及时得到战场锻炼和休整。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前,预备炮兵已发展到10个师共46个团,配有1855门火炮。

志愿军炮兵入朝作战

第五次战役后,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匡裕民批示有关部门作了一个统计:

战役名称 实有火炮 参战火炮或部队 发射炮弹

第一次战役 97门 5个营 505发

第二次战役 272门 48门 549发

第三次战役 106门 106门 4287发

第四次战役 131门 127门 7921发

第五次战役 886门 25个营 7865发

合 计 1346门 20127发

1952年4月,队属炮兵,也于兵团、军、师建立炮兵室。

1953年,随着炮兵和装备的增多,炮兵指挥所建设也日臻完善,设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高存信任主任、刘何任政治委员。

红军时期的‘炮神’,解放军迫击炮射击第一人,赵章成,55年少将

1954年,赵章成赴朝鲜,任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志愿军炮兵第二司令员。

赵章成将军,可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以来名气最大的“炮神”,可以说,在艰苦卓绝的2万5千里长征中,功勋显赫,可以说,在全军炮兵中,无出其右。

在乌江、遵义、娄山关、大渡河、安顺场、泸定桥、腊子口等著名战役里,以其百发百中的射击技术,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配合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战斗。

在强渡大渡河、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关键战斗中,迫击炮再次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赵章成亲自操作他以仅有的3发炮弹,弹不虚发,命中敌人核心阵地,功不可没,毛泽东签发命令,授予他“神炮手”光荣称号。

志愿军炮兵行进中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炮兵部队共歼敌15.8万余人,毁伤敌火炮570余门,汽车730余辆,坦克、 装甲车950余辆, 击落敌机2300余架,击伤7500余架。炮兵部队有32300余人荣立战功,450个单位荣立集体功。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志愿军炮兵在战争中所取得的对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作战的经验,为以后​的“金门炮战”,打下了炮群作战的实战基础,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