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社保,不是缴满15年就完事了,如果这个细节没有注意到,就算到了退休年龄,你照样领不到养老金。
通常我们所缴纳的基础养老金账户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账户,另一种是临时账户。大多数人缴纳的钱都是进入普通账户中的,但是还有一些人,他们缴纳的钱是进入临时账户的,就算你缴满了15年,到了退休年龄也可能领不到养老金。那这么分辨自己的账户是临时账户还是普通账户呢?
判断自己的账户是不是临时账户,方法也很简单。如果女性超过了40岁,男性超过50岁之后,在非户籍地缴纳的社保都会进入临时账户。这种情况存在于外来务工人员,或者是在外地缴纳社保的职工。
因为国家对收到的社保缴纳基金是有统筹安排的,并且根据户籍所在地的社保基数进行缴纳,另外养老金的发放水平和医保报销比例,每个城市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外地交的社保都会进入临时账户,这样才能适应你们当地的社保安排和水平。那么缴纳的钱进入临时账户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的临时账户缴满了15年,放心,你的钱是不会少也不会丢的,只需要多一步操作,把临时账户里的钱转到户籍所在地的普通账户就可以了。一般回到家乡的社保局,办理社保转移,这样才能享受到退休的福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单位为个人缴纳的16%的养老保险费,并不能完全被转出。因为劳动者的个人账户的钱100%可以被转出,但是单位交的钱同样是统筹账户的钱,一般只能转出12%左右,为的是平衡各地的社保局统筹基金。不过也不用担心,我们享受的养老金大部分都是自己交的个人账户,被统筹到的钱是很少的,因此少这4%也没什么影响。
如果你在非户籍所在地缴纳的社保,除了是按照户籍地水平来享受的,另外医保报销比例也是按户籍所在地水平享受的。一般大城市每年报销上限更高一点,例如广州来说,每年报销上限为10到20万,而三四线城市的每年报销上限为5到10万。
除了养老金和医保外,其他异地缴纳社保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生育险、失业险和工伤险都是全国统一标准,并且任何地域都可以及时保险,所以跟在不在户籍地没什么关系。
是不是非户籍所在地比较麻烦,我就不能外出务工了呢?当然不是,如今社保改革后,手续转交方面已经容易得多,并且医保也可以异地报销,所以外不外出务工,对社保没什么影响。只要记得退休回来时,把临时账户的钱转结到当地的普通账户中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