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孩子明明一个人待在家里,但是嘴里却念念有词,仿佛在跟朋友窃窃私语一样,有时候还会兴高采烈的提到朋友的名字,但是明明他的对面没有人,朋友中也没有这号人物。
很多家长会因此感到不安,特别担心,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会不会心理有问题呢?
其实,这个“看不见”的朋友,就是孩子的幻想朋友!
01幻想朋友是孩子的需求,会让孩子更幸福
心理学上来说,“幻想朋友”是指孩子利用幻想虚构出来的朋友,这个朋友会陪他们玩耍、聊天。据有关调查显示,3-7岁的孩子中,大约有65%的孩子都至少有过一位幻想朋友,这些幻想朋友可能来自熟悉的卡通角色,可能来自日常生活接触的人物。不过,这些幻想的朋友大多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着孩子的需求而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每个幻想朋友的背后都有孩子的需求。如果父母忙碌,也没有朋友一起玩耍,他们感觉特别孤独,会幻想出一位能够陪伴自己的朋友;如果父母太严格,经常责骂他们的话,他们会向往一个特别温柔的角色,会幻想一位朋友来安慰自己;如果他们特别崇拜英雄,或者总被欺负,可能会幻想出一个英雄的角色来保护自己;还有些孩子会有一些悄悄话,小秘密,不想告诉别人或者父母朋友不太理解,也会幻想出一位愿意倾听自己心事的朋友。
就像这本《我的秘密朋友》一样,这本绘本属于《世界上最坏的妈妈——儿童安全感与幸福力培养绘本》系列,一共5册,让我最喜欢的当属这本《我的秘密朋友》,毕竟孩子目前正好处在这个阶段,这本绘本解决了我很多关于幻想朋友的疑惑。
在《我的秘密朋友》中,主角是一只小兔子,它有一个幻想的朋友哈利,每天都会跟哈里在一起。冬天跟哈利在雪中玩耍,春天跟哈利在草地上打滚,夏天跟哈利一起游泳,秋天跟哈利一起爬树,就连吃饭睡觉洗澡,也得哈利陪在身边,特别的幸福。
通过这种幻想朋友的方式,孩子能够给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户,找到一个述说的对象,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幸福,还有利于孩子的心智成长!
可以说,每个“幸福”孩子的背后,都有个“看不见”的朋友,满足他们对幸福的需求,帮助他们得到幸福!
02有“幻想朋友”的孩子,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会“略高一筹”
幻想朋友跟真的朋友不一样,他们属于幻想中的,是虚构的,不会因为输了比赛发脾气,不会跟孩子抢玩具,不会抢电视、抢好吃的,也不会对孩子不耐烦,训斥孩子,他们不仅能够倾听孩子的心声,还能够一直陪着孩子,一起玩孩子喜欢的游戏,去孩子喜欢去的地方,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拒绝孩子。
就像《我的秘密朋友》里的幻想朋友哈利一样,不仅能陪小兔子玩耍,还能陪小兔子上学,安安静静的不吵到任何人。
很多父母特别担心,孩子幻想朋友会不会心理有问题?其实不然,幻想朋友是孩子心理发育的一个阶段,大部分孩子都会经历这个过程。而且,有研究认为,有幻想朋友的孩子,他们的智商和创造力都会比其他孩子要高一些。
孩子幻想朋友以后,会跟朋友聊天,一起玩耍。一般男孩会喜欢打架的游戏,而女孩更喜欢过家家,她们会观察大人的行为,或者模仿看到过的情景,来做角色扮演。比如:“当当,你的衣服好脏啊,我给你换个新的吧。”“当当,妈妈说睡前不能吃糖果,我们把这颗糖果留到明天吧。”“当当,外面好黑啊,不过不要害怕,我会保护你的。”孩子跟幻想朋友的互动,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社会技巧的学习,智力以及创造力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03对于孩子的幻想朋友,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
尊重孩子的幻想朋友
孩子的幻想朋友,一般出现在3-7岁,7岁以后会慢慢的自然消失的,作为家长没有必要干涉孩子,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的幻想朋友,在孩子和幻想朋友对话、玩游戏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孩子,也不要未经孩子的允许强行的“介入”他们的世界。
就像《我的秘密朋友》里,兔妈妈尊重小兔子以及幻想朋友哈利,不仅不会干涉小兔子跟哈利的玩耍,还会帮助哈利洗澡、做好吃的,让小兔子感觉到特别的安心与幸福。突然有一天,小兔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哈利也就“搬家”了。不需要兔妈妈的干涉,小兔子自己度过了这个幻想朋友的阶段。
所以说,家长们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幻想,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看不见,不理解而训斥孩子,过分的好奇和嘲讽孩子,或者以成人的眼光评判孩子,认为孩子这是瞎胡闹,甚至以为孩子心理有病,过度的干涉孩子,这些行为都会干扰孩子敞开心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和孩子聊聊幻想朋友
作为父母,应该接受孩子的幻想朋友,花时间和孩子真诚、平等、轻松的聊聊他的这位幻想朋友。注意,父母的目的是要知道孩子和幻想朋友在交流什么,比如你们在一起玩耍时,你可以试探的问一下:“宝贝,今天你朋友当当来了吗?你们都玩了些什么呀?”家长一定要耐心的倾听,尽量少说话去“引导”孩子,否则孩子会因为感觉被干涉而闭口不谈的。
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打开心扉,自己主动告诉父母,自己每天经历的事情,开心有趣的事情,跟父母分享。
《我的秘密朋友》中,因为兔妈妈的尊重与接纳,小兔子特别喜欢跟兔妈妈分享。比如冬天下雪了,朋友们邀请小兔子一起去滑冰,回到家以后,它会主动地告诉兔妈妈发生的事情,跟妈妈一起分享。而兔妈妈也会给予回应“听起来真有意思啊,哈利也玩的很开心吧?”
观察孩子的幻想状态
虽然幻想朋友是正常的,但是作为父母,也得观察孩子的幻想状态,尽量在不打扰孩子的情况下,观察他们和幻想朋友的互动情况。
如果孩子非常投入,心情也很愉快,就像平时跟朋友们玩耍一样,那么就可以放心了;但是如果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比如摔东西,辱骂幻想朋友等等,父母需要及时跟孩子谈心,问问孩子是不是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情?如果孩子兴致不高,甚至郁郁寡欢,父母要明确这种现象的发生情况,是最近才有,还是一直这样?如果最近才有的话,可以跟孩子谈谈,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如果长时间都这样的话,父母就需要反思了,是不是因为陪伴孩子时间太少,或者是对孩子太严厉,让孩子缺乏安全感或者信心?
陪伴孩子,充实孩子的生活
虽然幻想朋友的作用很大,能陪伴孩子,提高孩子的智力以及创造力,但是想要孩子更健康的成长,还是应该让他们多接触一下大自然,不能只有幻想朋友的陪伴。
父母应该经常陪孩子做游戏,外出游玩,让孩子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让他们负面情绪有机会排泄出去;让孩子们接触更多的真实的朋友,跟朋友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朋友。
综上,幻想朋友是孩子的需求,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心理阶段,作为家长一定要积极面对,尊重孩子的幻想,而不是一味的干涉打压!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