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日北京正式发布《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 怎样建设首都”的时代命题,完善了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工作机制。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将按照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这“四个文化”的基本格局,以“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谋篇布局,侧重实操性和中微观层面,细化了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安排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和重要文化民生工程。如,北京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三山五园地区重点文物腾退保护修缮工程,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建设等。
老城保护方面,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通过中轴线申遗工作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按照“一街一策”要求,重点打造 “什刹海-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张自忠路北-新太仓”等13片文化精华区。利用中轴线文物腾退空间,优先用于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等公共功能。预计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还将打造城区2公里影院圈、15分钟阅读圈、覆盖全市的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意城市,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中心主任 刘绍坚:这次新发布的这个中长期规划,北京明确提出重点建设“五都一城两中心”。“五都”就是设计之都,影视之都,演艺之都,音乐之都,网络游戏之都,“一城”就是世界旅游名城,“两个中心”也就是是艺术品交易中心,一个会展中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qf0cXEBrZ4kL1ViVEG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