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龙陵:草根“泥腿杆剧团”,播洒欢乐“秀”新春

2020-01-07   保山资讯

春节将至,举足保山市龙陵城乡,一支支“泥腿杆剧团”利用闲暇汇聚在广场上、坪场里,合着欢快的乐曲,忘情投入地踏歌起舞,呈现出“民星大腕”闪亮登场、“草根艺人”追逐向往、“泥腿杆剧团”放飞梦想,群众文化“秀”新春的景观。

今年,该县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开展以群众性广场舞热为契机,职能部门牵头,社会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年活动,要求各乡镇在春节期间,组织民族民间文艺、体育展演比赛,创编一批反映各族群众脱贫摘帽奔小康先进事迹的文艺节目,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职能部门派出30多名业务骨干下基层指导排练,重点开展汉族的“耍龙舞狮”、傣族的“嘎秧”、傈僳族的“打歌”、阿昌族的“蹬窝乐”、彝族的“打陀螺”等文体活动。

同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阵地作用,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信息“五进”农家活动,增长农民的致富本领,提升群众的道德水平,让群众欢欢喜喜过个文化年。

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龙陵县各县特色的农民业余剧团(队)再度热闹红火起来,有木城乡乌木寨的彝族香堂人土巴拉乐团、龙山镇芒麦村的阿昌族剧团、平达乡黄连河村的傈僳族“嘟哒哒”表演队等,上演的节目既有原生态的民族歌、舞、乐,也有宣传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乡土气息浓郁。农民剧团(队)把舞台搭在农民家门口,闹活了基层农村文化。

每天傍晚,碧寨乡碧寨社区城墙山寨,文化广场荡漾着文化馨风,寨里的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正在排练春节联欢会节目。队长郭改云乐滋滋地说:“我们社区已经摘去了贫困帽,眼下正铆足劲儿奔小康呢。

编创了11个反映脱贫攻坚和农村新人新事新风尚的文艺节目,有歌舞、小品、快板、山歌对唱等,演员有年过七十的老头、老奶,有中青年村民和中小学生,有夫妻、全家登台演出,还要举行“打歌”活动,场面可热闹啦!

她是我们村寨的‘小春晚’,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别小看我们的春晚级别低,但是人气挺高,周边十里八村的群众都赶来观看。”

连日来,龙江乡弄岗社区养喜寨农民业余剧团天天都在排练节目,为寨里一年一届的春节运动会准备“文化大餐”。

在为期三天的运动会期间,有300多名村民参加篮球、乒乓球、拔河等比赛。养喜寨在外工作、读书的干部、职工和学生自发组队参赛,附近村寨也组队来凑热闹捧场子,吸引了周边村寨千余名群众前来观看。

团长张明美大妈告诉记者:“这次编排了歌舞、小品、说唱等10个节目,内容十分丰富,演的尽是身边的人,唱的都是村事,几乎人人都可以在台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们还要举行串寨演出,让更多的乡亲看到我们的节目。”

接连几天,每当夕阳西沉,龙陵城区的数千市民自发汇聚到文体中心和几个社区广场上,合着欢快悦耳的乐曲翩翩起舞。

参加活动的大多数是退休人员、部分在职干部职工和“广场舞大妈”,他们以傈僳族的“打歌”、傣族的“嘎秧”、阿昌族的“蹬窝乐”等舞蹈为主,兴之所至,又即兴来几个中老年迪斯科或探戈、伦巴、印度土风舞。旋律优美,舞姿洒脱,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浓浓的年味轻轻地把龙陵笼罩。

文\\图 雷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