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儿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经对2万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调查的学生中,60%的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叛逆心理,而14岁是青少年叛逆期的高峰。
对于“叛逆期”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它代指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对独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而在生活中,不少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期”,都感到手足无措。甚至一些妈妈们的错误举动,非但不能对孩子的情绪有所缓解,反而“火上浇油”。
乐乐今年上初一,按照乐乐妈妈的描述来说:“这孩子就不是她的,真的是没法管了。”原来乐乐在上初中之前是班里的三好学生,学习成绩一向稳定。
可是上了初中之后,乐乐的学习成绩就开始下滑。妈妈为了给他一个教训。没收了乐乐的手机,还经常对他进行责骂。没想到越骂越叛逆,孩子竟然出现了离家出走和厌学的情绪,所以,乐乐妈妈现在对于孩子的管理,十分的心疼。
其实,我认为像乐乐妈妈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多妈妈仍在乐此不疲的使用。其中,这3类妈妈最容易引起孩子叛逆。
1、包办型妈妈
在日常的生活中,妈妈们照顾孩子向来是一把好手,有些妈妈害怕孩子照顾不好自己,所以干脆事事都插手,养成了包办型的妈妈。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让孩子感受到束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事事都为孩子操心的妈妈,反而得不到孩子的体谅和关心,他们通常都认为妈妈招人烦。
2、强势型妈妈
曾经有个同事和我讲述了她的童年遭遇,在她小的时候,必须严格执行妈妈的指示,而且就连自己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听妈妈的。这严重的破坏她的独立能力,到现在自理能力都不强。而且妈妈的强势对她影响非常大,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她总是不自觉地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对自己没有信心。
3、唠叨型妈妈
这一类妈妈相信我们在生活中很常见,妈妈们总是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教导孩子,可是这种所谓的关心,在大多数孩子的眼里确是唠叨。曾经有一项调查,有75.5%的成年人,在面对父母的关心时,都认为是无用的“唠叨”。我觉得大概只有自己到了父母这个岁数,才能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吧!而在这之前都会简介引起孩子的叛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一些家长却意识不到“叛逆”的严重性,认为这属于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不用过分的干预。殊不知,这样的想法,只会让孩子的问题更加突出,所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可预计的。
1、影响孩子的性格
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每一个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叛逆”,如果家长不能及时的发现,任由孩子叛逆,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独立自我意识增强,他们会迫切的离开父母,想要挣脱父母的约束。
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形成批判型的人格,他认为周围人对自己都充满敌意,所以通常表现拒人于千里之外。所以,叛逆会改变孩子的原有性格,这一点家长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2、使家庭关系更加恶化
上文我们提到,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对家长的管理产生敌意,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争吵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家长们能够心平气和的面对孩子的暴躁情绪,不然一定会发生冲突。
很多家长就会说:“我们也想平静的对待孩子,可是他的情绪这么暴躁,如果不加以管制孩子,以后岂不是得无法无天。”
所以在这样的心理条件下,越是和孩子产生冲突,家庭关系就会越来越恶化,孩子感受不到爱,自然就恶性循环,叛逆更加严重。
3、影响学习成绩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关注力变得广泛,比如喜欢玩游戏、爱看电视、有早恋的倾向。而这些因素在父母的眼里,都是不务正业,需要被强力打压的。
所以,压力越大就会让孩子想要反抗,孩子可能在家和父母对着干,在学校就和老师对着干。
那么,注意力被分散,自然学习成绩就会下滑。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叛逆期成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分水岭。”
其实,在我们人的一生当中,有三个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是在2-3岁左右,孩子逐渐有了自我意识,称"宝宝叛逆期";7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而第三个叛逆期,则是我们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也就是在12-18岁左右。
我认为,在不同时期,孩子们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所以,为了能让孩子顺利的度过这个时期。父母教育不能总“亮红灯”,应适当接纳孩子的同时,也要正确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1、适当接纳孩子的“坏情绪”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有时候就连我们大人都没有办法,完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在叛逆期他们的情绪也不能很好的控制。
所以,作为父母,首先做到的就是学会接纳孩子的坏情绪。当孩子表露出不耐烦或者生气的情绪时,家长不要急于的责怪孩子。给孩子一个反思的时间,也许效果会更好。
2、孩子独立的空间,尝试做朋友
有些家长可能会发现一夜之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可能从亲密无间到变得陌生。其实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所以做父母的也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心态。
在孩子成长的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尝试给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当孩子感受到界限,也就不会做出过激的反应,这时候和孩子做朋友,感知孩子的内心,也就变得格外容易。
3、减少“唠叨”的次数
在上文我们也提到过父母所谓的说教,在孩子的眼里其实大多都是无用的唠叨,所以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情绪帮孩子度过叛逆期,那么父母减少唠叨是非常有用的。我们要相信孩子的处理能力。不妨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以提建议的方式帮助,也许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接纳。
我认为每一位父母可能都是因为爱孩子,所以才会变得手忙脚乱。所以,如果您的孩子也处于叛逆期,不妨冷静下来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是逗儿妈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