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追逐一种实时的状态,要常常回忆快乐,揭开悲伤,记住痛感。像一点点打开本该愈合的创口,让情绪常保新鲜。这是一个功课,让人窥向自己。目光所及之处,脚下站立的世界变得真实。
本文系摘编,全文请订阅
《时装L`OFFICIEL》
演员是一个不会让伤口愈合的职业,戚薇说。为了永远和角色经历的故事同步,需要预先练好一套经验,那些情绪来自生活,来自每一次创作的记录,“但你又不能做出常规的反应,那样就俗套了。演员最宝贵的地方是,你有伤,没法好”。
她用结痂来形容这个过程,之前的伤痛本已愈合,结了痂,在接下一部戏之后,要把它重新剥开,要永远保持伤口的新鲜。“你舍不得剥,那就会越演越疲软,也不是不可以的,观众不接受,我也不接受”。
今年年初,她和所有人一样,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了。慢也有慢的好,她本有三天春节假期,想去一个温暖些的地方,就去了泰国家庭旅行。这一去就回不来了,剧组也只能停工。她想,那就别挪动了吧,踏踏实实住下。其实住哪儿不重要,这段和家人的相处,对她来说是额外奖励。
“大家都在动,你感觉你不动也不合适。那大家都停下来,各行各业都一样的,没有谁再推你一下的时候,你休息得也很坦然。”戚薇是一个很容易把自己笼罩在悲伤里的人,从前面对重大疫情、灾情,会尽量回避,但这次不同了,她要努力关注医护群体,这件事对她很重要。
当时她正在拍摄援外医疗剧《一起深呼吸》,剧本里的人物群像很生动。戚薇饰演的医学女博士周悦,援外前正遭遇人生瓶颈。杨祐宁饰演海归医生李天成,急于走出身份认同的困境。团队里还有十分中二的中年儿科医生、肩负重任小心谨慎的技术宅队长,话唠的护士长等……他们孤悬海外,还面临异国政局动荡、自然环境凶险的多重压力。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怯懦、迷茫,面对困境又以钢铁般的意志完成工作。经历疫情后复工,她的感受完全不同了。“认真观察医护群体,有让我感到特别敬佩的地方,特别难受的地方,也有特别惋惜的地方。很多的情绪,这种情绪不轻,把那段时间感受到的一切,我都融入到身上。”
周悦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开拍前她到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实习,当一切眼见为实,生活经历和表演创作便就此分开。“医生的职业有特殊性,用想象力是不够的。”当她穿上白大褂、戴好口罩,默默站在主任医师身旁实习时,“没有人发现你是谁,就很安然地在那里工作”。
工作几天下来,她有自己的一些观察:每个科室的医生性格截然不同,说话音量大小不同。妇产科通常音量较大,脚下步履匆匆,总是需要短时间内判断病因,快速处理棘手问题。“真正接触医生才知道,都说外科医生是细活,其实很需要力气的,小只的女生干起来很吃力。”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拍过这么累的戏了,主要是心累。”但是作为女性,要了解产科医生还是有些优势。当时每隔些时日就要产检,七八次检查下来,对产科大夫必然有所观察。不能说“门儿清”,但绝不是一概不知,身为演员的每一分钟,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在体验生活。
医生角色有大量台词,很多术语,还有大段英文,她对自己的要求是把台词练成肌肉记忆,仅仅是背下来、讲得顺还不够。“对医生来说,这些专有名词是他们的日常对话,无论是中文英文,都要信手拈来,如果讲的时候还要想一下,那就很假了。要达到那个状态,得使把劲儿逼自己。”
通常情况下,戚薇一进剧组就掉秤,因为吃不好。她有一个原则,如果一天只能吃一顿,那顿一定要吃好;如果饭不好吃,这一顿也宁可不吃。“像我这种四川人,出来对吃还是有点挑剔的,虽然我是个‘吃货’,但是个有品位的‘吃货’。”成都人一旦离开天府之国,饮食大多不如意。
录制恋爱综艺《心动的信号》时,她一看到拍摄地在成都,立刻开始想家,火锅的味道仿佛已经飘进录影棚。嘉宾中有成都本地人,四川甘孜的藏族小伙儿,也有来打拼的重庆人。讨论起“成都女孩与重庆女孩的不同”,戚薇说,如果对象回来晚了,成都女孩不会暴躁,反而很“温柔”,“现在都十二点多了,你还晓得认得路回家呀”,话语中酸酸的劲儿就得自己体会了。
看着恋爱嘉宾的亲热互动,戚薇一边保持理性,一边痴迷磕糖,看着看着就一脸慈笑,她说演员很容易代入情境,这早已成了职业习惯。她能准确指出男孩做不到位的地方,又能看出女孩的小心思。猜测几位嘉宾的第一次约会组合时,她根据画面中六个人的面光、顶光,直接猜对了结果。
她常常分享自己的恋爱价值观,和婚姻生活乐趣,为了陪伴先生,她学会了打游戏,陪着他一起玩。四川是块神奇的土地,这里的男人女人,在权利和义务分配上还挺平均。他们认为男人体能更强,下了班当然要多做家务,女人也要做些顺手的,比如理财、购置家庭物品,不能做懒婆娘。对男娃的教育是,不做家务,以后怎么娶老婆?对女娃的教育是,不好好学习,难道以后都要靠男人?
戚薇对此十分认同。“这些概念是很超前的,成都没有到一线城市,但非常文明开化。婚姻模式相对比开放,没有绝对规定谁应该干什么,两性中谁必须是什么角色。我身边很多是叔叔管家里的,也有爸爸一个人带孩子的。面对不同的家庭模式,邻居、朋友,没有人会去嘲笑。”
大约是开放包容的观念,让单亲家庭长大的她从来没有怨念。“的确有些恶劣的原生家庭,会给小孩留下伤痕,但对我来说,和大多数人在同一起跑线。”她从不把自己的奋斗经历、性格养成等等归结到家庭,“人自己要有出息,如果混得不够好,不要赖家庭,赖父母。”
每一期节目录制过程里,戚薇都坦率地分享个人价值观,给后期留足够多的素材。她和编导说,“我的意见我都会表达,如果有什么不妥,或者觉得有什么过了的地方,大家可以商讨”。她愿意一直做大家眼中的“戚哥”,真实、个性、不保留。“说话滴水不漏的人,你不害怕吗?公众人物每天都面对大众说话,完全不说错,不可能,但我始终相信,经过沟通后大家都能彼此理解。”
不久前她发了一首新歌,名字叫《半夏的纪念》,为了拍MV还挑战了老年妆。近两年,戚薇在造型上持续出新,她永远大胆、不惧颠覆,每每尝试了新鲜造型,还录制vlog与大众分享。她常说自己是个性别概念模糊的人,但在爱美这件事上,“戚哥”绝对是个敢突破的女性。
在追求美这件事上,做过哪些疯狂的事?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用零花钱买了一支口红,银蓝的,价格极便宜,也就几十块钱,买完我就觉得它一定是个很酷的存在。然而涂上这个银蓝色的口红的时候,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小孩的审美就是不在线,觉得自己好像挺有审美的,其实完全没有。
你内心有男性的一面吗?
我觉得我心里没有性别概念,这个分事和分人。我身边的工作人员知道,我做一个决定非常快,选择是没那么纠结,利弊权衡一下,马上就给出答案,这种处理像男生。我也有很多女生的部分,比如爱美、敏感、细腻,我会弃掉一些男生不够好的部分,女生不够讨喜的部分,留在自己身上的就成为我现在的性格。
对美容美妆很有心得,这一点其实很女性。
而且我对色彩特别敏感,我从小就对五颜六色的东西着迷,这一方面还是比较女生的。对口红的色彩搭配很敏锐,衣着搭配上也很注重协调。
在大量使用美容彩妆用品时,有没有踩过坑?
我买了多护肤品、彩妆品,拿来试,看哪个好哪个不好。我把脸试到烂过,皮肤屏障受损了,年轻小朋友真的不能仗着自己皮肤好,往脸上堆这堆那。如果你没有付出代价,那只是你运气好,像我这样烂了一下脸就知道了。我那个时候代谢很好,发炎快,恢复得也快。
你对尝试新品有执念吗?
没有执念,我倒很相信缘分的,买东西和交朋友一样,我挺相信缘分的。对于很多新款、限量版,如果能够碰得到,我就会买,如果没机会我也不刻意硬要买那个东西。
美容达人许多都创自己的品牌,融入个人心得,你会考虑吗?
我会。我有自己独有的审美、体验,也积累了这么多年了。如果可以创造自己的产品,给大家新品和新的可能性,我愿意尝试,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件新鲜的事,是一个挑战。我是分享型的人,很难自己用到一个好东西,闷着不说,我是一定会分享给朋友、工作人员什么的。如果她们因此变美了,这是我的成就感。
摄影 / Jumbo Tsui
编辑 / 浩正
化妆 / 萧峻
发型 / 贺志国
服装造型 / 杨钦凯Checkay
采访、文 / 陈晶
服装助理 / 李雪婷
灯光、场地 / 东西影棚
视频拍摄、剪辑 / 郝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