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增长不到2%,净利润下降32.4%,鸭脖三巨头周黑鸭掉了队

2019-09-13     CEO在线

8月27日,周黑鸭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企业上半年营收增长不到2%,归母净利润仅为2.24亿元,同比下降32.4%。

几家欢喜几家愁,隔壁的绝味鸭脖和和煌上煌营收以两位数增长,净利润增速同比均超20%。

除了业绩暴雷,门店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半年关店117家。

恰恰相反,绝味半年新增683家,接近周黑鸭总门店数一半。截至上半年,在全国共开设了10598家门店,令周黑鸭望尘莫及。同期,煌上煌门店共3300家,新增436家。

显然,鸭脖三巨头之一周黑鸭率先掉了队。


01

眼看,周黑鸭要“凉了“,”狠心“网友却嘲弄:自作自受。

“又贵又假,还不好吃”、“不新鲜,吃了拉肚子”、“服务员太冷淡了”、“ 价格与品质不匹配”……

今年3月4日,周黑鸭还被做空机构狙击,质疑其夸大销售。

沽空机构Emerson Analytics称其在18年3季度时,走访并调查了周黑鸭华中地区的524家门店销售情况。发现周黑鸭通过“交易取消”虚增销量,实际调查的华中地区每间零售店的日均销量比2018半年报中的数据高出了38.7%,平均每宗交易额比2018半年报中的全国平均水平低约6.8%。

据此,Emerson Analytics推测周黑鸭去年纯利只有2.55亿元人民币而非官方报告显示的5.4亿元,报告还称周黑鸭股价只值2.4元,而目前股价为3.5元。

被狙击后的周黑鸭当即宣布短暂停牌,并否认了夸大销售的指控。但仍值得注意的是,继Emerson Analytics发布做空报告之后,3月5日花旗银行发布研究报告,将周黑鸭2018年至2020年盈利预测下调约18%,并给予周黑鸭“沽售”评级,将目标价由4.3元降至3.5元。

8月27日半年报一出,增长不到2%的营收与下滑三成的净利更是让股东傻了眼。

其实,此次业绩严重下滑早有端倪。翻阅年报可以发现,自16年上市以来,周黑鸭的净利增速逐年下降,16年为29.47%,2017年为6.43%,18年断崖式下降为-29.09%。

对于业绩下滑,周黑鸭解释道,净利润下滑主要是由原材料成本上升、门店经营利润率下跌,以及部分工厂投产带来的折旧及能耗等成本上升导致的。

且不说原料成本以及折旧,单看门店经营利润,18年上半年周黑鸭销量为18235吨,同比去年下滑1.3%,门店月均收入27.7万,同比下降23%。19年上半年,门店月均收入又继续减至21.6万,同比下降28%。

当周黑鸭面临门店经营利润下跌、客流损失、关店的困境时,绝味与煌上煌两兄弟却混的风生水起。

可见,市场是有的,周黑鸭自己卖不动了。


02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而我却不能有姓名,周黑鸭究竟是哪里干不过绝味和煌上煌?

首先价格上,网友纷纷吐槽,太贵,买不起。然而周黑鸭不撞南墙不回头,越贵越涨,一小盒如今卖27,仅有200g,大盒卖38元,共380g。

而竞争对手绝味和煌上煌约卖40元一斤,周黑鸭的价格约为绝味,煌上煌的1.5倍。在价格上周黑鸭处绝对劣势。

如果说价格高口感好也就另当别论,可是一向注重产品口感质量的周黑鸭却也变了味。

众所周知,周黑鸭不搞加盟只做直营,这意味着全国周黑鸭店的原料、酱料等都是集中采购,集中配送以保证口感一致。而实际上,直营模式也没有给周黑鸭带来如出一口的好评,反而关于周黑鸭的讨论是“XX店周黑鸭齁甜,XX店周黑鸭太咸,XX店的周黑鸭太辣”。

“鸭脖子”口感不稳定,难免遭网友嫌弃:价格与品质不匹配。

单一的品类也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周黑鸭只有一种甜辣口味且只能按照盒卖,然而一盒不够吃,两盒吃不了。绝味口味多样,有微辣,中辣和不辣且按斤称,吃多少称多少,还可以混搭。煌上煌除了卖鸭还卖鸡。

另外,店铺布局看似很合理但却使周黑鸭失去了更大的市场。官方表示,2019年上半年,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布局自营门店仍是周黑鸭的主要经营策略。在周黑鸭经营的所有自营门店中,有362间交通枢纽门店,且多布局一二线城市,该部分的收入占比约达40.1%。

在周黑鸭布局交通枢纽时,绝味与煌上煌早已占领了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后期周黑鸭若要开拓这部分市场怕是没那么容易。

近来,周黑鸭更是丑闻缠身,多家周黑鸭店铺被曝店铺不厚道,不让使用优惠券。更有甚者,部分门店私自篡改标签和生产日期,今天卖不完,明天接着卖,难怪网友吃了拉肚子。

除了以上问题,有分析指出周黑鸭的掉队与其直营模式不无关系。

03

连锁企业扩张通常有两种方式:直营与加盟。直营由总部统一领导、品质与品牌形象有保障,但前期投入高、扩张慢。而加盟来钱快,迅速跑马圈地,资金无压力,不利之处就是品质与管理无保障。

相对于火锅、特色餐馆类这种体系复杂的大型餐饮品牌,卤味鸭制品品牌的产品相对单一,服务流量也相对简单,产品与服务更容易实现标准化,因此开放加盟也会相对容易管控。

绝味的扩张模式就主要以加盟为主,其加盟渠道的销售占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0%;而煌上煌则直营与加盟并行,结合了直营连锁、特许经营连锁和经销售商三种经营模式。

与二者不同,周黑鸭坚持直营。

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周黑鸭营收16.26亿,毛利9.09亿,净利2.24亿,共1255家门店;绝味营收24.9亿,毛利8.52亿,净利3.96亿,共10598家门店。从数据可以看出,就单店创收来说,周黑鸭远高于绝味,直营带来了更大的毛利率,却也变相提高了公司的营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利润。

据公开资料显示,开一家周黑鸭门店大概需要12万元左右、招募2至3名店员,平均2个月内实现收支平稳,半年内收回投资。

然而就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放缓、我国经济增速触底的大形势而言,并不利于周黑鸭的扩张。1255家自营门店究竟要投入多少成本?是否每一家店都能在半年内盈利?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周黑鸭“开疆拓土”的脚步。

周黑鸭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19年半年报中松了口,首次提到了“特许经营模式”,表明了其想要打破过去坚持的直营模式,学习绝味与煌上煌,通过直营结合其他经营模式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然而市场不容许半点迟疑,绝味与煌上煌早已跑马圈地,周黑鸭此时改变战略方向能否打破窘境,迎头赶上?

另外坊间还传闻,周黑鸭老板无心做企业,减持股票发大财,早早就移民并将资产转移到了海外。调查显示,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与唐建芳夫妇,于2018年12月18号将所持的公司股份存入海外注册的家族信托,总估值6亿美元,约合人名币41.4亿。

事实上,无论哪种经营模式,直营或加盟,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重要的是企业创始人扎扎实实匠心做企业,在特定的时期运用合适的经营手段,而不是让企业脱离生产属性,沦为资本的工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avVLm0BJleJMoPMkOy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