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高薪返乡创业 领村民共同致富

2019-12-01   南宁农业

邕宁区蒲庙镇联团村党支部副书记 黄飞贺

黄飞贺放弃在城市打拼获得的高薪和优越生活条件,心怀回馈乡亲的初心,服务村民的使命,返乡创业带领乡亲发展水果种植,实现共同致富。

黄飞贺正在果园里喂鸡(覃捷 摄)

返乡创业 坚守初心不忘本

在位于邕宁区蒲庙镇联团村十冬坡的广西南宁诚忠种养合作社百香果园里,成熟的百香果缀满枝头,工人们忙着采摘、挑选、装箱,一派热火朝天。

“多亏黄副支书返乡创业成立了合作社,我们才能实现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脱贫户黄如猛说道。村民口中的黄副书记,就是联团村党支部副书记黄飞贺,也是合作社的负责人。在他返乡创业短短3年里,为村里的水果产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年31岁的黄飞贺是联团村最年轻的村干部,土生土长的联团村十冬坡人,从小他便是村民眼中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考入大学,并在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在南宁市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并从一名小职员成长为知名大型集团公司年薪几十万元的运营总监。

黄飞贺在过年过节回家时,注意到了一个情况:村里闲置丢荒的土地越来越多,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了,村容村貌与他刚外出读大学时没有什么改变。“我能为家乡和乡亲做点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让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起初,家人都觉得黄飞贺是不是疯了,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条件,要回农村“种地”。但下定决心的黄飞贺不顾劝阻,于2017年初辞去了高薪工作,回家乡创业。时逢乡镇村“两委”换届,经村里党员推荐,镇党委考核通过,黄飞贺成为联团村党支部副书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入党誓词中不是有这样一句吗?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牺牲,但是我回来了。”黄飞贺说。

用心服务 群众支持聚人心

人是回来了,但如何实现振兴乡村的心愿?黄飞贺想到把村里闲置丢荒的土地整合起来,成立合作社,统一进行种养管理,让农户既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又可以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

万事开头难。虽然是本村人,但土地流转问题仍让他处处碰壁。过去一些“无良商人”在村里通过土地流转后发展种植,资金链断裂后一走了之,农民不仅没领到租金,还耽误了自家农作物的种植,所以大家对土地流转满怀戒心。黄飞贺便利用晚上时间在十冬坡召开土地流转动员会,和村民们讲发展、算收入、讲政策,仔细为村民解读土地流转合同里的每一句话,让村民对这“白纸黑字”上的内容明明白白。仅一个月内,他就开了6次动员会。他还登门拜访尚在观望的村民,耐心做思想工作。

十冬坡五保户黄大吾无儿无女,身体也不好。黄飞贺获悉后,带着村委干部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其申请低保金,逢年过节还自掏腰包买东西送给黄大吾。这样的事在村民中传开,大家都觉得黄飞贺靠谱。凡人善举赢得了群众的信任,2017年底,黄飞贺终于在十冬坡流转609亩连片土地,成立了广西南宁诚忠种养专业合作社,种上了百香果、番石榴、木瓜等水果。

真心带富 引入发展新观念

现年54岁的脱贫户黄如猛,其妻子因残疾无法参加劳动,两个孩子分别上初中和小学,家庭需要人照顾,他无法外出远门务工,家中田地又少,生活非常艰难。黄飞贺了解他的情况后,主动上门请他到合作社务工,并承诺其在农忙时可以兼顾自己家的农作物。“在合作社务工,每月有2500元的工资收入,又可以就近照顾家庭,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黄如猛说。

如今,像黄如猛这样在合作社长期务工的村民有16人,其中12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农忙时,到合作社临时务工的村民有将近60人,每人每日有100元收入,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联团村的百香果种植蓬勃发展,许多村民也都尝到了甜头。为鼓励村民种植百香果,黄飞贺推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及技术指导,村民出土地、劳动力,百香果成熟之后,合作社保价收购。目前已经有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这一模式发展百香果种植。

为让农产品有更好的销路,结合以前在城市工作的经验,黄飞贺引入“新零售”概念,线上线下相结合,不仅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开了网店,还在市内经营一家生活超市,同时与多家大型连锁超市签订供销协议,形成农副产品“O2O”销售模式,既解决了本村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还帮助邕宁区那楼镇、中和镇的部分农户销售百香果。2018年,合作社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

目前,合作社又种上了泰国青柚、黑老虎、沃柑等高端水果,还在果园里放养生态土鸡。未来,黄飞贺计划将合作社拓展至千亩以上,带动更多的乡亲发展产业奔小康。

短短几年时间,联团村的人均年收入从2016年的7000多元,增长到2018年的1.5万多元,村民实现了收入增长了一倍。而黄飞贺仍在继续践行着回馈乡亲的初心,服务村民的使命。



免责声明:本头条号发布的转载内容及配图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内容真实性由原作者保留,本号不做承诺,如涉及内容、图片的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来源:图文/南宁日报

编辑:南宁市农业信息中心

法律顾问单位:广西法严律师事务所

如需转载分享,请注明来源“南宁农业”今日头条号,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