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战“疫”】多位老人手写感谢信,点赞区养老院真心付出

2020-03-02     新武清

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

武清区养老院积极应对

全院近400名员工担当尽责、坚守阵地

在保证病毒不入院的同时

用真情和真心关注老人的各方面合理需求

看到院内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和无畏付出,老人们感动不已,特意手写感谢信,感谢全体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紧张形势下,不畏困难舍小家、为大家,始终把老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这是一支每个人都用行动诠释爱的团队

这是一支每天忙碌过后集体找缺点补漏洞的团队

这是一支每个人自觉自愿免去休班歇假坚持战斗的团队

这是一支不讲代价只求奉献的团队

这是一支久经磨砺茁壮生长壮大的团队

据区养老院院长周克双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院采取严格果断措施,第一时间封院,全体员工和医护人员24小时轮值轮休、吃住在院,对春节期间探望老人的家属测体温、做好登记。与此同时,该院迅速对留院老年人进行“用药大摸底”,在区民政局的支持下,统一外购药品,做足储备,并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只保留生活必需品和食物供应出入口。

为加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提高防护技能,该院医务部护士张丹丹利用午休时间分批次为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防疫知识培训,坚持实用、有效的原则,为老年人讲解防护基础知识,演示消毒操作方法,最大程度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由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情况紧急、留院员工人数较为短缺,驻守在院的每位员工都肩负着防控和护理重担,他们每天超负荷工作,时刻绷紧“疫情防控和老年人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这根弦,密切做好查房、日常诊疗等工作。巨大的工作量面前,他们不叫苦不叫累,其中有人因过于疲劳而生病,周克双劝他们回家休息养病,却被他们纷纷婉拒:“谢谢周院长的关照!但我还能坚持。院里本来人手不多、任务又重,如果我回家了,其他同事只会更累,大家都在负重前行,我不能拖后腿。”强烈的责任使他们冲锋在前,坚决不下火线。

疫情期间,区养老院全体工作人员与老人们并肩作战,每天24小时吃住在一起,通过这些天的相处,工作人员更加了解老人、认识老人们可亲可敬的一面,大家尽己所能、发光发热、温暖老人。

院里的孙大爷患有糖尿病,脚趾肿痛难忍,封院期间,家属探望不便。院内医生周永主动承担照顾孙大爷的任务,他每天定时给孙大爷的患处清洁擦药,细致入微地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仅用了一个星期,孙大爷的肿痛症状竟完全治愈。孙大爷和他的家属对周医生的照顾感激不已,孙大爷先后多次到周克双的办公室表扬和感谢周医生。

区养老院医生王永双的父亲突发重度脑梗,被紧急送往环湖医院抢救,情况危急。王永双挂念父亲,虽然很想赶到医院照顾父亲,但还是马上擦干泪水,忍住内心的焦急和惦念,立即转身投入院内老人的护理诊疗中去。同事们非常理解她的心情和感受,在闲暇时为她疏导心情、排解忧思。危急关头,大家抱团取暖,舍小家、为大家,用娇弱的身躯坚守阵地、坚守肩上的责任。

洗衣房现只有职工程红梅一人,全院所有的衣物都得由她一人清洗,不仅如此,她每天还对170个老人房间、20多间功能房间和20间员工宿舍进行用电安全检查;对每天进院的货物进行登记、消毒、看管,又因鞋套、一次性帽子、防护服等应急物资不足,只能用剩余的布料进行加工制作。心灵手巧的她为大家赶制换洗的内衣,协调在院员工生活用品的需求和供应等多项工作。

院内75岁的老人袁姨得知这些,十分心疼程红梅,她每天上午八点到十一点、下午二点到五点都会准时来到洗衣房帮助程红梅干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主动帮忙看管每天送来的蔬菜和粮食。程红梅为了袁姨的身体考虑,劝袁姨回去休息,袁姨却笑着说:“我不累,你一个人太辛苦了,我住在这里六年了,这里就是我的家,这里所有人都是我的家人,在这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家务事,现在这么多活都压在一个人身上,我帮着干点,你不就能轻松点嘛。”袁姨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叠着衣服。袁姨本该是享受着舒适的服务,怡然地安排着自己的时间去放松、去休闲,但是因为心疼,她每天七八个小时都在尽己所能帮助他人。老人温暖、朴实、体贴的话语与行动也温暖着每一个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Pjon3AB3uTiws8KAb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