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邦寿 摄影报道
“倒流三千八百里”的郁江,从利川市佛宝山风景区奔腾而来,流经忠路镇木坝河形成一片洼地。这里有一座木结构殿庑式建筑——三元堂,整个建筑坐北朝南,藏于山野之中,低调朴实,恬淡自然。行至此处,仿佛抵达一个宁静自如的境界。
据《利川县志》所载,可以推断这座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前,现存主体为利川谋道长坪支罗人罗宗题于光绪二十七年扩建。整个建筑分三进,依山就势呈台阶式摆布,东西宽50米,南北长60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正门前的石梯及阶沿用长长的条石铺成。由前殿经过天井过道,顺着石梯进入正殿,但见中堂左右各有过道和厢房,后方正中是天井和高阁。后殿两厢重檐高翘,彩楼回旋,形成对峙之势。
整个建筑布局巧妙,或飞檐翘角,或回廊通幽,技艺精当,风采尽显。殿内柱基为双层镂空石刻,玲珑剔透,构图精良。这种柱基美观与实用相结合,图像生动,活泼流畅,只可惜有的已经残缺。
“山光淡淡水溶溶,知是蓬莱第几峰。红日一轮方挂树,白云万叠又闻钟。”到了清代,利川的名山秀水多与庙宇相关。三元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一座道观。
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清凉宜人的江水如飘然玉带,木坝河大桥若静卧长虹。道观后面围着圈椅形的高山,是当年忠路土司设在东大门上的军事寨堡。这里地势低矮,气候温暖,蝴蝶种类不下几十种,仿佛一座“蝴蝶堂”,为道观增添幽静清雅之趣。
采访手记:
掩映在山水、树林中的三元堂,给人以沧桑之感,而几公里外的老屋基老街乘电影的春风,民居、环境均得到改善。与老屋基老街相比,三元堂显得寂寥冷清。
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课题,有的在进行文化挖掘,有的在进行资源开发,有的兼而有之,其出发点都是对资源予以保护。如果选择绿色生态开发模式,则可以达到既保护文物又改善环境的效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PFlO28BMH2_cNUgY5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