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是除了云南省之外,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一个省会之一,大家可以在这里轻易的看到苗族侗族以及更多少数民族的身影,而正是这么多的不同民族组成了中国这样一个和谐的大集体,由于贵州的山水比较多,位于的地理位置同时又比较偏向于西方,所以这里不少的少数民族部落是不为人知的。
直到今天都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习俗让其他人觉得匪夷所思,首先是一个贵州比较著名的种族侗族,贵州的侗族人在结婚这方面比较早,在10多岁的时候就会让女生跟男生举办一场又一场的见面会就跟相亲似的,然后看对了眼的就会上门定亲,不过要付出的嫁妆也是很多的,按照当地村里的规矩,男方需要准备黑米饭以及一些农场产肉类,总之是带足了诚意去岳母家才能把女儿娶回来。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着这个民族会对男生有什么偏见,事实上这里可能是全中国男女最平等的一个地方了,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这个小镇里都会受到最公平的待遇,首先他们如果选择离婚,那么几乎所有的财产都会平分,然后男生会拥有房基耕地,女生会拥有首饰以及其他物品,与此同时,离婚在侗族是一件受到很多人歧视的事情。
为了避免有族人离婚,侗族还设立了这样一条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族规,离婚的人必须要缴纳50斤大米以及几百斤蔬果酒水,同时,被离婚的人还可以有一点补偿,而提出离婚的那个人则必须离开部落种族,因为他不会再被任何人所接受,这样的一条铁血规则看上去不近人情,但事实上也算是为维护部落的一夫一妻制家庭而做出的努力。
对来到侗族旅游的游客来说,当地最让大家觉得奇怪的还是一条结婚的习俗,这里的男孩跟女孩会在10多岁的时候来抱团见面,其中男生会抱着牛头琴或者是琵琶等一些乐器,而女方则需要带一些刺绣或者是其他代表技艺的东西,再然后就是一个订婚环节,不过尽管他们10多岁就已经订婚并且结婚了,但并不代表着他们会很快的生下孩子。
这个部落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少数民族中最懂得规划部落发展的,甚至还规定了村子里的计划生育,当男女双方结婚之后,女方必须长时间住在自己的家里,而不能跟男孩子一起回家,只有偶尔能够见个面,而真正跟男生一起住到家里的时间大约要在二十七八岁,大概是十三四岁结婚,但是过夫妻生活却要二十七八岁,这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跨度。
这也大大减少了当地村落早婚早育的现象,有效的遏制了人口不均衡增长,也不知道村子以前的老族长是不是有些特异功能,不然正常的农民怎么可能知道规划人口增长,会对部落的成长造成良性影响或者是负面影响呢?较长的一个生育周期也导致了部落里的资源分配总是更加得当,毕竟这是原始部落,一片土地上同时养三代人与同时养四代人的区别真的是很大。
目前这个村子的发展也是非常的繁荣,尽管这里地处偏僻之处,但是贵州的这些山村中拥有太多的少数民族,而其中侗族作为比较出名的一个,所以是比较多的受到了来自游客的关照,事实上,现在这些来贵州少数民族体验生活的游客,更多的不是来旅游看风景名胜,大家都只是想在这些民宿里过一段日子,然后体验一下比较原汁原味的古人生活,毕竟少数民族保存的生活习俗肯定是最原始化的。
其实侗族人的生活在很多方面都跟非洲南美洲的原始部落非常相似,大家都是由于深山的阻隔,所以导致很难跟外界的社会产生直接联系,这种阻隔的生态系统导致了他们的生活循环是不与外面相交融的,不过如今他们反而能够迎来这么多游客的到来,这对拉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也是一件好事。
然而对当地的居民来说,游客大量的涌入既代表着经济收入的上涨,同时又有很多的隐患,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当地的特色生活以及特产,但是他们会带来更多外界的信息,从而改变这里生态的一个本质,如果以后村子里同样开了旅游奶茶店,KFC跟各种现代化店铺齐全了,那么游客来这里还能体验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