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属于它的古老街道
每个时代都曾留下它的光辉色彩
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老街记忆
并深藏于心
身 份 与 坐 标
大佛脚下,一条老街——龙泓路
左起东岸岷江大桥,右至碧山路
老街两旁的房屋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
徜徉在嘉州的老街,驻足不前
随着生活和城市的变迁,那些我们熟悉的老街正一点点改变他的模样
老 街 记 忆
雕琢的是面貌,不变的是韵味
这些老房子居民楼是属于嘉州人专属的记忆,这是乐山的特色
它承载着人们对于嘉州老街的所有想象
白墙黑瓦,长街回廊,回荡在迷蒙的雨雾里,是老街清响的足音和永久美好回忆……
“老街旧貌”
“红 墙 砖 瓦”
在老街守着的,只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搬出一个小凳子,放在门前,摘着菜,打着牌,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就这样守着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屋。
“居民旧屋”
“河桥小房”
龙 泓 路 蜕 变
随着城市规划的改造,
龙泓路仍然保存了原貌,成为“老嘉州”的象征
直到最近乐山双创,这条几十年的老街的面貌经历了一场蜕变。
“双创”过后的龙泓路老街,焕然一新
“文艺涂鸦墙”
“乡愁记忆”
龙泓路旧貌换新颜,粉刷老墙,旧物利用,墙上绘画,桔色的小黄花点缀着老街的韵味,巧妙的绘画印记这老街的历史底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墙头一角”
“簸箕大佛”
龙 泓 路 烟 火 气
说起嘉州龙泓老街,绕不开的是那些老字号的小店,虽然店铺狭窄、简陋,但很多已经经营了二十几年了,颇有年代感,许多人的青春就是伴随着他们的小店慢慢远去,一天天变老了。
可见,别看短短的一条龙泓老街,却是一个承载着岁月的地方。
“小卖部”
“小芳美发”
“象棋”
龙泓老街的街东主要是民居,街西主要是豆腐店、理发店、菜市、鱼坊、布店等商铺。虽然老街有些斑驳,但还保留着传统风貌以及文化氛围,很适合去走一走,慢慢感受浓郁的传统生活气息。
“杂货铺”
“裁缝布店”
“老裁缝”
“旧式锁边机”
日日年年随着岁月流转,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多想有一日能够住在这样的地方,安静,沉稳,优雅地老去。
踏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沿途看看老街风貌,任时光慢慢流淌,感受市井文化,它的美等你发现……
“甜皮鸭”
“鞋铺”
那些承载着回忆的老街小巷,穿越百年,为我们展现历史长河中的烟火气
而今的它们,除了人们带给它的热闹,还独有一股老街自有的怀旧风情
“水果铺”
“蔬菜摊”
龙 泓 老 街 味 道
很多人不解,龙泓街这么“旧”,还是有那么多人愿意去“挤”,为什么?因为这里的老店,沉淀了许多老嘉州人的味道记忆。
这些简陋的小铺面,和那些像流水的兵一样的大饭店比起来,是铁打的营盘。
尽管岁月更迭变迁,这里的味道一直没变。
“肉蒸笼”
“豆花”
“土豆饼”
“甜皮鸭”
土豆饼、豆花、香肠、腊肉、蒸肉、豆腐、牛肉......这些古味美食,遍布在龙泓街市两旁。
尽管加工环境显得简陋、凌乱,不过个个都是正宗地道的乐山美食。
“腊肉”
“牛肉”
“河鱼”
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些美食已经在一波又一波的美食新潮流中显出老态。
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关于龙泓老街的美食记忆还是在龙泓街的街角旮旯里。
“豆腐干”
“蘸料”
如果说,吃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那么嘉州人吃的,便是一种情怀,一种回味,一种记忆……感受这嘉州龙泓老街岁月的变迁,依旧是曾经熟悉的味道,回味到当初最美好的童年时光。
“红辣椒”
“椪柑”
走出龙泓老街,
刚好夕阳西下,光线倾落,
老街像被披上了一层红纱。
风景超美~
也许,
夕阳都想唤回老街的青春,
回归她昨日的韶华。
来源:恒旅网 作者: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