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自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在外长达1年的梁启超,终于在日本落脚,一安定下来,梁启超便返回澳门,接妻子李蕙仙一同前往日本。
李蕙仙是北京南边固安县人,1889年,堂哥李端棻以大学士身份当任广东典试,巧的是,这年,17岁的梁启超也来参加科考,考场上的一篇文章,不仅让梁启超高中举人,也彻底折服自己的主考官李端棻,让李端棻生出爱才之心,当即决定,将堂妹李蕙仙嫁给梁启超。
这李蕙仙,虽然出生名门世家,但性子温和,秀外慧中,并没有官家小姐的那些臭毛病,虽然是包办婚姻,虽然李蕙仙比梁启超大了4岁,但梁启超对这桩婚事,还是相当满意。
1901年,19岁的梁启超与23岁的李蕙仙成婚,婚后没多久,李蕙仙便跟着梁启超返回广东老家,梁启超的父亲,只是个穷教书匠,但出身名门的李蕙仙,并没有看不起梁启超家庭,对梁启超的父母很是孝顺,即便梁启超的继母仅仅比李蕙仙大了两岁,但李蕙仙依旧将其当做婆婆看待,恭敬有加。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梁启超对李蕙仙的表现,是满意至极,夫妻二人更加恩爱,但可惜的是,结婚数年,李仙蕙除了给梁启超生了个女儿梁思顺之外,肚子再无动静,这多少让夫妻二人有些遗憾。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开始逃亡生涯,而李蕙仙,责任更重,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女儿,还要照看跟着一起逃到澳门的梁启超的一大家子人,李蕙仙承受多大的压力,可想而知。
然而,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梁启超一在日本立足,便立刻回来接她们母子,可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李蕙仙母子到日本没几个月,梁启超便接到老师康有为的邀请,让他去美国,共举大业,李蕙仙只能无奈再次送丈夫离开,然而,这次,一向顾家的梁启超,出事情了。
原来,梁启超不懂英语,去美国后,工作很难开展,便在这时,一位名叫何蕙珍的20岁女孩,因为仰慕梁启超,自告奋勇,给梁启超当起了秘书。
何蕙珍自幼在美国长大,思想开放,在与梁启超一起工作时,渐渐喜欢上了这位一心为国为民的同胞,而梁启超,也被青春靓丽的何蕙珍吸引,心生爱慕。
不久,何蕙珍便向梁启超表达了爱慕之情,而梁启超,也心动了,但李蕙仙为自己的家付出了很多,梁启超还是很在意李蕙仙的看法,于是老老实实给李蕙仙写了一封信,将自己和何蕙珍的情况,交代的清清楚楚,希望李蕙仙能够成全自己和何蕙珍。
当李蕙仙收到梁启超的信,心里有多痛苦,可想而知,自己嫁给梁启超9年,勤勤恳恳一心为家,结果到头来,竟然比不过一个相识仅仅1年的女子?经过几天的思想斗阵,李蕙仙最终决定,捍卫自己的婚姻,于是提笔,给梁启超写了一封回信。
李蕙仙首先在回信中写道:“你不是女子,不用从一而终。”,意思是说自己是女子,从一而终是社会的要求,而梁启超不一样,三妻四妾很正常,这话好像是说同意梁启超娶何蕙珍,但紧接着一句话,却让梁启超心惊不已。
李蕙仙又写道:“这事我做不了主,需要禀告父亲,看他的意思!”,李仙蕙自嫁到梁家后,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变成家庭主妇,孝顺公婆,操持家务,在梁启超父亲心中,李蕙仙的地位,根本无人可以撼动,而何蕙珍,梁启超的父亲连见都没见过,如何会为了她,放弃心中的好儿媳李蕙仙?
而且当时,梁启超的父亲年纪已经很大,身体状况也不好,如果因为自己和何蕙珍的事,再把父亲气出个好歹,这也不是梁启超想要看到的不是?于是,梁启超赶紧给李蕙仙取信求饶。
经此一事,梁启超也认清了李仙蕙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夫妻更加恩爱,1901年,梁思成出生,1908年,李蕙仙又给梁启超生了个儿子梁思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APppG4BMH2_cNUgLn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