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50,7种疾病易上身,心里有数提前预防,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0-01-08     问上医

经过50多年的使用,人体脏器和其他零部件多多少少会有劳损,也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可能会突然出现一些重大疾病,除了癌症,会影响晚年身体健康的主要有以下7种。

希望你心里有个数,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身体保养。

1.与心脑血管相关的疾病

  • 心脏病,50岁左右的男性突发心脏病的可能性甚至高达50%,最常见的迹象是胸痛、呼吸短促以及肩颈背部疼痛,还可能会出汗、头晕或者想吐。保持健康的体重、不抽烟和经常锻炼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 中风,脑供血出现异常,脑细胞开始死亡,就会出现中风。表现为面部、胳膊或者腿部突然无力或者麻木、失去方向感、意识不清、说话困难,此时需立刻急救。降低中风风险的方法包括:定期测血压、低胆固醇饮食、控制压力、锻炼、戒烟。
  • 动脉瘤,即动脉壁变得脆弱和向外凸,若血管破裂就会引发严重的内出血甚至中风。症状包括疼痛、恶心、眩晕、皮肤湿冷和心跳加速,上述降低心脏病和中风风险的办法也有助于降低患动脉瘤的风险。
  • 肺栓塞,肺部血管出现血栓导致堵塞引起的,可能会非常严重,一旦出现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包括胸痛、突然呼吸短促和眩晕。还可能出现咳血、腿疼和皮肤湿冷发蓝。血栓通常会从腿部开始形成,早期的迹象可能是一侧小腿疼痛或肿胀。患有心脏病、近期做过手术、长时间处于较狭窄的位置(如在飞机或火车上)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2.肺炎

因为免疫系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弱,50岁以上的人因细菌出现肺炎的风险更高,这种肺炎也叫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3.消化系统疾病

  • 胆结石,胆汁硬化结块就会出现胆结石,会引起上腹部或肚脐眼后面剧烈疼痛。肥胖、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不锻炼等会提高结石风险。
  • 急性胰腺炎,会引发剧烈胃痛、恶心、呕吐和发烧,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酗酒、钙水平过高、甘油三酯水平过高的人风险更大。

4.骨骼和关节问题

  • 骨质疏松与骨折,年龄大骨质流失会严重,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症,同时骨骼变脆更易出现骨折。补钙和维生素D可以帮助减缓或预防骨质疏松症恶化,一些药物也可以帮助强健骨骼。
  • 关节炎,使用关节时,软骨会出现磨损,日积月累就会使软骨越来越薄,关节的两骨头之间会失去缓冲而直接接触,产生关节炎,最长见于膝关节。
  • 痛风,是体内尿酸积聚引发的一种关节炎,表现是关节(通常是大脚趾)突然疼痛和肿胀。高危因素包括服用降压药、吃红肉和贝类、每天饮酒超过2杯、果糖、肥胖。

  • 椎管狭窄,通常是由关节炎引起的。神经可能会划伤或挤压,引起疼痛、麻木或者下背部或颈部痉挛。药物和理疗可以治疗椎管狭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会进行手术。

5.眩晕

随着年龄的增长,内耳中帮助控制平衡的小晶体很容易移动,这会让人更容易晕眩。医生可以通过一系列头部运动,让晶体回到原位。

6.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出现问题的人可能会看到漂浮的斑点或闪光,不及时治疗会让人永久失明,高危因素包括:严重近视、做过白内障手术、患有其他眼部疾病。

7.肾结石

肾结石是肾脏中钙化形成的结石,大一些的会引起剧烈疼痛、出血、感染或堵塞尿液。在男性中更常见。

早发现能避免不可挽回的后果,重点做到以下8点

定期自行或到医院做以下健康检查。

  • 测量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这个数值以上可判断为高血压。
  • 胆固醇电泳,建议至少每隔5年做一次胆固醇电泳(心脏病患者应该增加检查次数)。
  • 血糖测试。建议至少每3年做一次血糖测试以提前预防糖尿病,糖尿病人则应遵医嘱监测血糖。
  • 称重,BMI值,即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最好将其控制在18.5-23.9之间(国标);
  • ,每个月自查皮肤上有没有不寻常的斑点或痣,并确保每年到医院进行一次检查。
  • 眼部检查,从40岁开始建议直到60岁每2年进行一次常规眼部检查,60岁之后缩短到每年检查一次。但是如果你有视力问题或有导致眼部问题的风险因素,那就相应增加检查的次数。
  • 口腔检查,把你的生日定为看牙日,而且咨询医生你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 接种疫苗,人到50岁应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健康的人需要每10年接种一次破伤风加强版疫苗,其中应该包括为预防百日咳而接种的百日咳疫苗。如果你没有肝炎,那就要考虑接种甲肝或乙肝疫苗。过了60岁后,建议接种抗击疱疹病毒的疫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3vYhW8BMH2_cNUgdR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