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期待下一次相逢

2019-11-05   德州冷墨欣语

邂逅那片粉红色的云雾海洋,是在故乡的田野里。“衲田花海”,占地2220亩,由612块花田拼接而成,自南向北形成黄、红、紫三大色区,有五十多种花卉,次第开放。

流连于花海,听花开花落,闻浓郁芬芳,享受着此刻的柔情蜜意。那片朦胧的粉,就在这时闯入视线,如梦如幻,似雾似霞。风过处,粉浪翻滚,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近前仔细观察,它成株生长,状如孔雀开屏。绿色的叶片纤细,顶端生云雾状粉色花絮。可它并不是花,标识牌上写得清楚,学名“粉黛乱子草”。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越过所有的姹紫嫣红,直抵眼眸。初次结识,就被它飘逸的美所折服,私自以为,这是故乡特意为我准备的一份礼物,人也在这红尘粉陌上,悠然沉醉。

阔别十年后,怀揣着父母的心愿,踏上故乡的土地,内心充满感伤。未惊动亲友,悄悄选择一家静谧的酒店入住,与父母一同,静静聆听故乡的声音,默默体味故乡的味道,细细领略故乡的风景。

酒店坐落于“古黄河雄壮河湾公园”内,风光旖旎,置身其中,好似游走在画里。漫步于“映月桥”上,观园内大片的生态保育区,顿觉神清气爽。桥下,河水浩浩汤汤,岸边,蒲苇迎风招展,水中,莲叶浮游如萍,林间,飞鸟呼朋引伴。

古黄河又称黄河故道,特指位于现淮河流域北部区域。古时,由于黄河“善淤、善决”,一经泛滥,令沿岸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发出“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关山点点愁”的感慨。后于清代,将其改道流入淮河,两岸居民才得以生存。

沿河岸缓缓而行,看蜻蜓河面戏水,听蝉鸣此起彼伏,感受河水的轻柔,感受岁月的静好。恍惚间,却有一幅黑白泛黄的画面,在眼前浮现,当年,投笔从戎的父亲,也是从这里出发,留下渐行渐远的背影。

在岸边席地而坐,面前,小野花怯怯扬起羞红的脸,狗尾草多情地围着花儿起舞。有蝴蝶追逐翩跹,有午后的阳光温柔照抚,不知不觉中,忽忽一梦,回到了小时候。

沟渠边一簇簇狗尾草、稗子草在疯长,也有粉色、黄色、紫色的花儿点缀其间。孩子们采来狗尾草,与野花一同编手环,编项圈,你送我,我送你,喜悦溢满眼角,笑声飞上蓝天。稗子草则娴静地立在一旁做观众,大家不拿它来游戏,在孩子们心中,对它另有一份尊敬。成熟的草籽,抖掉了薄敷的轻粉,包裹着日月精华,在北方,它是家禽越冬的口粮。夕阳洒在满载而归的母亲身上,令她浑身都浴在柔美的霞光里。接下来的日子,会被满院草籽的清香充斥着,清香,就这样漫过岁月,抚过了孩子们的童年。

回忆是很说不清楚的一件事,也许是因一首歌,也许是因一句话,也许是因相似的场景。梦醒,惆怅。那清澈单纯的时光,让人如此想念。那样的世事安然,却再也回不去了。

草丛里,虫鸣声已少了夏的铿锵,有了秋的缠绵悱恻。走过了鹅黄的春,葱茏的夏,到达丰厚的秋。年岁越长,越喜欢怀旧,越喜爱独守寂静。

人们常说,境由心造,可以一花一世界。这些年,在复杂而拥挤的尘世间行走,内心何曾看到过一朵花的开放?经历过世事沧桑后,方明白,人生最大的解脱,无非“放下”,最渴望的惬意,无非“自由”。放下烦恼,自在悲喜,不受打扰,过清澈明净的日子。然而,这看似简单,却难以企及。

起身,拍掉身上的草屑,呼吸着夹杂着花草香气的清新空气,轻轻地,将自己与父母的灵魂一同安放,陪伴着他们,于故乡的鸟语花香中静享安宁。

此时,夕阳倒映在水面,树影重重,雾霭腾起,河水已笼在青烟里。尽管经过了无数次岁月更迭,古黄河水依旧滔滔不绝,奔流不息。似命运交响曲,时而如丝竹管弦,时而如群马奔腾。它告诉人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抵达终点,而是享受整个生命旅程。一个人最可悲的不是年华老去,而是在平淡的生活中,自我迷失。

俯身与花草再见,挥手与古黄河告别。灵魂可以安歇,身体还需上路。

所有的相逢都是缘分,谁知道下一刻又会遇到哪一朵花,哪一颗草?谁知道生命之舟又将驶向何方?前路漫漫,与光阴并肩而行,不怠慢,不辜负。心存美好,期待着下一次相逢。



【作者简介】

陆黎君,笔名空谷幽兰,北大荒第二代。徜徉于山水间,驻足在文字里。用纯净的双眸观察万物,以简单的文字记录生活点滴。用一颗浅淡的心,安放每一寸光阴;于一书一茶中,领略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