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相信很多家长都是很有体会的,明明想好好地和孩子聊天,了解一下孩子的近况,但是刚开始说了一两句,发现孩子都不愿意和自己细说,总是"恩恩""唔"简单地结束了,这样的聊天自己一下子也不知道要怎样继续。疑心的家长就会想到,孩子不愿让自己了解他们的事情,不喜欢自己干涉太多。
其实不是这样的,孩子天生和父母有着紧密的联结,他们都是想和家长亲近的,只是彼此之间缺少好的沟通方式,反而让孩子和父母渐行渐远,不是孩子不愿意,只是我们不懂得如何和孩子沟通,我们可以来看看家长平时和孩子聊天的内容:
1今天过得怎么样啊?
2作业本都带齐了么?
3今天上课上得怎样啊?
虽然家长的确是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但这样的问法却只会让孩子接不下话,认为家长只是没话找话说,或是他们只是关心学习,而不是关心孩子自身。不会和孩子聊天的确是很多家长的通病,也就是网上所说的"尬聊",说不到几句话就冷场了。
其实,想和孩子有话聊,打破彼此的僵局,父母需要下一点苦功夫,毕竟孩子的世界和我们大人的还是有差别的,这也是考验父母的时候,说话也是需要技巧,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说说如何和孩子好好聊天。
不懂孩子的心——不要只聊"学习"
有些孩子说,他们其实都是很喜欢给父母讲学校里面有趣的朋友和事情,但很多父母都是接上一句"学校里面有趣的东西的确是不少,不过你们还是注意要以学习为重,看看隔壁你的同学,人家这次考试都排在班级前三名了......",父母的这些回应都让孩子沉默了,不知道要接下去说什么。
孩子其实想和家长多聊聊平常的事情,但家长总是说着说着就把话题转移到学习上面了,让孩子感觉到"他们只关注学习,不关心我",慢慢地孩子想找父母聊天的激情都没了,也就不会主动地找家长说自己遇到的事情,因为最后都是关于学习的话题。
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总是忘不了要叮嘱孩子学习,但是太过于明显的目的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虽然孩子最终知道得好好学习,但却不愿意和父母亲近。
聊天技巧:从小抓起,慢慢靠近
其实,想做到和孩子有话说不是很简单的事情,需要家长多花费时间和精力,不要觉得浪费时间,这对于孩子成长大有助益,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途径。
孩子想要聊天的渴望大多出现在3岁左右,也就是他们基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的时候,他们都是主动发起聊天的一方,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的询问,这个时候的孩子就像是"十万个为什么",一直都有说不完的话。
这个时候的聊天,不需要太多的大道理,更多的是孩子的日常生活,他们很享受和我们分享自己遇到的事情、朋友,也喜欢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这是孩子心中最喜欢的事情。
作为父母,需要好好地倾听孩子的诉说,积极地回应孩子,即使家长觉得没有多大兴趣,但也要"回应",不能打消孩子聊天的积极性,这样子聊天才能继续下去,这也是我们增进对孩子了解的时机。
为了增加聊天的趣味性,我们也可以配合简单的肢体动作、夸张的表情,去延伸孩子的话题,让孩子能够进一步地思考,在趣味的氛围下去转动自己的小脑袋,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
最后的收尾也是很重要的,家长不要总是想着"画龙点睛",提醒孩子要做什么事情,而是表达对孩子分享话题的强烈兴趣,让孩子以后多和自己聊天,这样子自己也能感受到更多的欢乐,孩子才能有兴趣想和家长分享。
聊天技巧:循序渐进,增强"思考性"
等到孩子长大一点的时候,开始有自己想法和思考的时候,家长聊天的话题就不能简单停留在饮食、交际等方面,而是把孩子当成大人来看待,让他们处于平等的地位来和我们进行对话,这个时候更多的是"讨论"。
话题的开始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看过的电影或是正在播放的新闻,家长可以询问孩子的看法,这个时候家长也和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话题就开始了,家长这个时候就得好好接,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涉及价值观念层面,家长不要过于计较。
对于话题的延伸,家长可以询问孩子观点的理由和想法,或是让孩子说说他们对我们观点的想法,来次思想上的碰撞。可以适当地提出和孩子不同的建议,但不是为了打击孩子,而是分享、交流,记住"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和谐的交流才是重要的。
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多站在别的角度去思考,让孩子尝试去多方面的想问题,因为身处不同的环境,人们的想法都是会改变的,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多想想,拓展孩子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这样才是聊天的目的。
聊天技巧:放低身段,尊重孩子
很多家长和孩子聊天可能出现的通病就是,忘不了自己是父母,总是把自己放在更高的地位和孩子去聊天,这样子就很容易出现家长直接批评孩子的观点、让孩子接受自己的看法的错误行为,因此,想要和孩子好好聊天的重要技巧就是,放低身段,和孩子平等地交流。
懂得倾听,关注孩子的反应。聊天双方是平等的,家长也要把话语权交给孩子,这个时候就做合格的倾听者,好好地听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完,注意孩子的感受,及时做出回应,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尊重,那么,他们自然也就愿意敞开心扉,和我们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不要质疑、批评孩子。家长要注意,在聊天的时候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要允许差异存在。不要一下子就质疑或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应该去深入地问问,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说不定能够进一步发现更多的东西。有些时候,家长难免会思维固化,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们也能发现新的世界。
多问问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提建议。不要以为孩子的话都是天方夜谭,有的时候,孩子真的可以提出解决方法。生活中的事情都可以多问孩子的想法和建议,让孩子能够开动自己的大脑,想想如何解决遇到的难题,家长也可以和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借此机会可以让孩子养成多思考的好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能帮助家长赢取孩子的信任,可谓是一举多得。
家长要记住,其实和孩子聊天,我们不用都把注意力放在教育上面,句句都离不开嘱咐,我们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对孩子敞开心扉,听他们的想法,分享我们的看法,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慢慢地孩子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和尊重,那么彼此的距离也就近了,那个时候,我们还需要担心孩子不愿意和我们分享么?
我是小C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