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邓超刚被官宣成为腾讯视频《创造营2021》的男团发起人后,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其本人秒删了一条“爱豆是什么意思”的微博,本应是和节目组的联动营销,却引来网友无情的口诛笔伐:“邓超还是好好做个演员吧”,“频上综艺卖梗抖包袱已经把自己的演员气质磨没了”,“大可不必,又在立什么人设?”……
可偏偏,他还同时加盟了另一档真人秀《哈哈哈哈哈》做固定MC。综艺性质,听名字也能猜个七八。粉丝眉头一皱,发现事情正朝最坏的方向发展。
没错,他来了,他真的又来参加搞笑综艺了。
近两年鲜有高票房高口碑影视作品诞生的邓超,再度搭上了综艺“赚快钱”的顺风车。六季《奔跑吧》固定MC下来,邓超手里的金鸡影帝奖杯已经不怎么香了,即使在国师的调教下让《影》中一人分饰两角的表现广受业内好评,却还是有不少观众认为他一张嘴就要来句“We are伐木累”。
只不过嘴硬的超儿还在新综上发布会上亲口否认自己是综艺咖来着。
同样的,已经坐稳国内顶级女演员宝座的宁静,近几年因先后参加了《花儿与少年》、《偶像来了》、《乘风破浪的姐姐》等多部热门综艺,“真性情”和“一姐”的个人形象被观众定型。其间,“综艺咖”的称呼也是不绝于耳,只不过静姐本人不太在乎就是了。
随着“翻车”的演员越来越多,演员到底该不该上综艺这事儿倒是再度被大众翻出来议论了。如果ok,那么频率应保持在什么水平才不至于被观众嫌弃?有些演员,明明没有“剧抛脸”,又为何执拗地要在综艺路上一去不复返呢?
01
如何区分演员和综艺咖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演员和综艺咖之间是不是真有一条明确的“楚河汉界”分界线。
因为哪怕再好的演员、再大的咖,综艺上多了,在观众面前,过往“战绩”也皆成浮云:
在电视上看惯了《极限挑战》的人,自然忽略了这是拿过飞天、白玉兰和金鹰奖满贯视帝的孙红雷,甚至有网友说“以前看《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时候可喜欢孙红雷了,但自从看完《极限挑战》,现在他一严肃我就想笑,下一秒就觉得他想搞点事情”。
还有曾在热播剧王《甄嬛传》中饰演过皇后娘娘的蔡少芬,后续也在《偶像来了》《王牌对王牌》《妻子的浪漫旅行》等多部综艺里以一口非流利普通话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网友现在再回顾她的剧都担心突然抛出句港普。
但偏偏,有些演员一边频繁上着综艺一边也有热剧在播,路人缘却好到“全网无差评”。“综艺咖”这个词貌似一直跟他们没什么关系。王耀庆就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哥哥(舅舅),《声临其境》、《快乐大本营》、《元气满满的哥哥》相继播出,似乎也并不影响他在《下一站是幸福》和《怪你过分美丽》中精英总裁形象的塑造,些许的反差萌反而让网友大呼“挖到宝”。
张若昀也上过包括《明星大侦探》、《最强大脑》、《拜托了冰箱》在内的热门综艺,不但没有影响他在《庆余年》等热剧中的形象塑造,睿智冷静的头脑和内敛幽默的性格反倒成了跟人物特色相得益彰的加分项。
这除了跟演员的个人魅力相关外,更重要是他们上综艺不是为了纯搞笑,而是在展示多元的性格。选对了综艺,这点真的很重要,有时还能成为演员的加分项。
谭卓在《巧手神探》前并未上过综艺,但节目中惹人捧腹大笑的言论、举动背后,是对她幽默性格的侧写,网友也惊讶于原来跋扈的“高贵妃”还有这样可爱的一面,更有不少出圈表情包诞生。
所以,演员和综艺咖实则是没有明确界限的,关键在于演员参加的综艺对其不同角色的塑造是起加成作用还是弱化作用。如果能很好地平衡二者,那么艺人的演员身份和综艺嘉宾身份其实并不违和。
但同时,不管业内如何看,我们需要承认,至少在饭圈内,是存在一条演员>综艺咖的鄙视链的。
以邓伦为例,近一年时间除了电影《晴雅集》和单元剧《在一起》的拍摄,几乎全年常驻各大卫视和各大平台。从《上新了故宫》到《密室大逃脱》,从《极限挑战》到《这就是灌篮》,清一色的常驻MC。因此邓伦粉丝在年中也有过在微博上声讨其工作室的行为,大意多为劝诫工作室爱惜羽毛认真挑剧本,少接综艺保持神秘感。
02
为什么一定要接综艺
既然鄙视链是存在的,那么演员为什么还要冒着当“综艺咖”的风险去接综艺?
其一自然是为了赚钱。综艺“拍摄周期短、赚钱多”早就被打在了公屏上。一部电视剧动辄就要拍四五个月,但一部综艺集中拍摄也不过十几天。再加上演员“限薪令”的出台,演员电视剧片酬缩水明显,因此接综艺成了很多演员“赚快钱”的首选。就连胡可在直播中都不小心“说漏嘴”:沙溢近半年接了9档综艺的真正原因,正是“缺钱”了。伊能静也在和秦昊合体直播时说,“秦昊不会为了钱拍烂片,但会为了钱上综艺”。
其二,有的演员接综艺是为了增加曝光,维持热度。从鹿晗加盟《奔跑吧》这种国民度较高的综艺成为固定MC开始,后续每季都有包括黄旭熙、蔡徐坤在内的年轻艺人争相加盟,对年轻艺人而言,这不仅是短期内提升曝光度的一条捷径,更是人气的象征。
再加上如今的内娱艺人更新换代周期已大大缩短,很多演员需要借助外力来维持知名度。当年迪丽热巴加盟《奔跑吧》成为该季唯二的女嘉宾、甚至因为跟鹿晗互动较多被网友组了“陆地夫妇”的CP时,实则也对另一女嘉宾Angelababy造成了一定冲击。节目播出后迪丽热巴光速走红,代言和商业活动接到手软,不但话题数据赛高,多场合也被拿来跟Baby一起比较。至少在安慕希代言上,当季节目播出时迪丽热巴已分走了Angelababy 1/3代言。因此接对了综艺,对明星的商业价值也会起到很大的加成作用。
其三,纯粹因为个人喜好。虽少,但也存在。以周迅为例,在马东和大张伟问到她关于加盟《乐队的夏天2》这档综艺的想法和原因时,她很直白地表达,“因为我是个大乐迷,很早就喜欢黑豹、崔健、郑钧、张楚和窦唯……而且我特别喜欢贝斯的声音。”
于周迅这样拿遍三金奖项的顶级女演员来说,演员本职工作做到了顶级,再去追求个人爱好,跟综艺一点也不违和。加上如果手头上暂时没有好剧本可拍,那不如上综艺来得舒心。
因此,并非演员频上综艺一定会限制戏路,却会破坏演员的神秘感。多数演员以前鲜少展示或没有渠道展示私下的个性,观众认识和了解他们都是通过他们塑造的各种角色。但随着综艺节目频出,又有演员为了各种原因频上(特别是搞笑综艺),也就别怪观众看他们演什么都出戏了。
终于知道邓超否认自己是综艺咖的原因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0_Ak3UBjdFTv4tAN85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