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国画教程:“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基本原则,笔法很重要!

2019-05-18   绘画视界

笔法

笔法,是运用毛笔的方法,包括执笔法、笔锋的运用和各种用笔的技法。执笔法和笔锋的运用只谈用笔,而各种用笔的技法,则追求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笔、墨、水三者是鱼与水的关系,不蘸水、不蘸墨的净笔不会出形,纯水、纯墨不用笔也难上画面,泼墨、泼彩也要用笔因势利导。只是为了讲述方便,才将笔法与墨法分开讲。“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基本原则,所以,中国画的笔法主要体现在线的运用上。中国画常常利用毛笔线条的粗细、长短、干湿、浓淡、刚柔、疏密等变化,表现物象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毛笔的笔头分三段,最尖的部分是笔尖,中部是笔腹,与笔管相接处为笔根。笔锋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区别。

顺峰

顺锋是指笔从怀内至怀外(由左向右)或由上向下,这样的笔锋呈顺势,叫做顺锋用笔。

逆峰

逆锋则与顺锋的行笔方向相反,笔锋也呈逆势。正用和倒用都可以逆行笔,在笔锋推进中,笔头会受阻散开,自然形成飞白效果。按笔的轻重及行笔的快慢不同,画出的效果也将不同。

中峰

中锋是将笔管垂直,笔尖正好留在墨线中间,画出的线条挺拔、流畅。中锋也叫正锋或正用笔。用中锋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绘画时,若提、按用力比较均匀,则行笔较稳;若用力不匀、有轻有重,线条则会有粗细变化。

藏峰

藏锋运笔是指笔锋藏而不露,横行“无往不复”,竖行“无垂不缩”,古人称之为“一波三折”,画出的线条沉着、含蓄,力透纸背,常用于画屋宇、舟、桥的轮廓,也用于山石的勾勒和树干的双勾。

露峰

露锋运笔可使点画的锋芒外露,显得挺秀、劲健,常用于画竹叶、柳条便等。

运笔

中国画的运笔方法十分讲究,从古至今,画家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黄宾虹先生提出的“五笔”之说,“五笔”即“平、圆、留、重、变”。所谓“平”,是指运笔的力度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轻浮,要“如锥画沙”;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钗股”;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疾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狂野,要“如屋漏痕”;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像“风吹落叶”,也就是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所谓“变”,一是指用笔有变化,或用中锋或用侧锋,要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不能执一,二是指运笔要互相呼应,“意到笔不到,笔断意不断”。线的形式概括起来无非是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的变化和对比。

学习更多绘画知识,关注头条号:绘画视界。一直是你绘画路上的良师益友,简单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