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从9块一口气涨到126,最后剩下一地鸡毛,解剖庄家的小伎俩

2019-07-19   舵海宏盘

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舵海宏盘(y691893),订阅最新的牛股热点和更多的操作策略!

大盘在1999年6月创出历史新高,一般价格创高之后都会打下去重新做形态,行业内俗称“蓄能”,1999年国家鼓励高科技企业优先上市,借着这个东风,很多科技企业涨上了天,包括当时一只科技明星股亿安科技,当时这只股票成就了一些人的财富神话,同时也成了很多股民的噩梦。

亿安科技的董事长请了李彪等操盘手来操纵这只股票,李彪就是后来很多股民熟知的《缠中说禅》的作者,李彪曾回忆坐庄这只股票时的惨烈状况,当时他们认为大市已经走好,开始在亿安科技这只股票上不断吸纳筹码,在1999年11月,股价在压力位附近盘整,涨一天跌一天,很多股民被搞得摸不着头脑,在下面这幅图的红色方块附近反复高抛低吸接了很多之前的套牢盘,也让很多技术派交出手中的筹码,李彪回忆当时账上的钱都打光了,只能去依靠透支额度来买股票,但是这种操作必须当天平仓,1999年12月16日,李彪等人在开盘后疯狂买入,下午又开始疯狂卖出,都是亏着往外卖,随后市场传闻亿安科技庄家因为透支买股票被强行平仓,股价跌破前期盘整的平台,第三天直接跌停,很多人都相信庄家被强行平仓是真的,该跑的都跑掉了,筹码都集中到李彪等人的口袋里,后面亿安科技突破非常轻松,15分钟就涨停了,但这次真突破的时候却没人敢追了,这只股票一口气从9元拉到126块钱

李彪因为坐庄这只股票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兄弟反目让他的内心深受折磨,但是操盘手法上非常的犀利,可以当做教案来讲了。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认为,李彪操盘的成功也是借助大市的配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大市成就了亿安科技的上涨,大家可以仔细的观察一下大盘和亿安科技的走势,基本就是相同的。读史可以明智,鉴往方能知来。无论是坐庄也好,主力维护市值也罢,如果顺应了大市,那么项目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下面的这幅图表是刚泰股份在2000年的时候走出的行情,这只股票和上面讲的亿安科技属于同一时期涨起来的,红色颈线被突破之后,因为受到一个上挤下压的作用而盘整,想突破颈线,主力就需要付出代价,即时间和资金成本。

主力通过这个底部形态盘整的过程接下套牢盘和获利盘手中的筹码,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成交量的放出,价格突破颈线之后一般都会有一个自然回撤的过程,行业内俗称“洗盘”,这个过程把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洗出局,之后可能有一个加速上涨的过程,但是这完全取决于大盘所处的环境,比如去年绩优蓝筹股疯涨,但是很多股票虽然都涨了很高,但是依然没有加速的过程,就是因为大市没有走强,上证和深证两个指数没有相互印证,所以我们在做股票交易的时候一定要盯着指数,这叫“左眼看大盘,右眼看个股”。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很多股民会问,选了刚刚突破的股票,但是却没涨,的原因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啊!


为什么在中国市场上难以坚持价值投资?

1、中国A股上市公司以强周期型行业为主,简单复制长期价值投资的做法相当困难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投资的主体是消费、金融和传媒等弱周期性企业,这三大行业在美国6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在中国A股市场上,消费零售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鲜有值得长期投资的强势企业;主要传媒机构仍然是受意识形态控制的非经济组织;金融领域也是近两年才出现一些值得长期投资的强势企业。不同的舞台唱不同的戏。在A股这样一个以强周期型行业为主的市场上,投资者简单复制巴菲特做价值投资是很困难的。

2、中国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对价值投资是一个巨大挑战

股票市场天然就是一个商业市场,它以经济利益为衡量一切是非曲直的标准。但在中国,股市如此,企业却并非如此。以经济标准去衡量一个非经济主体的价值,对投资者而言确实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但这就是国内股市的现实环境。不过,随着大量优质民营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以做好企业、积累社会财富为自身的使命,具有显著的长期投资价值。在香港市场上,已经出现一大批这样的优质民企。

3、以大量低素质散户为主的投资者构成,使得一些投资高手有比价值投资更好的策略选择

不管价值投资、行业轮动、波段操作、跟庄做庄、内幕消息...能够带来更高资本回报的投资策略就是好策略。中国这样的“绵羊投资者”有近一个亿,如果平均每人每年损失1万元,就是1万亿的零和博弈收益空间——1万亿,超过了电信、饮食、服装这样庞大的传统行业的市场规模——国内的投资圈,包括券商、基金、私募、大户、专业散户、研究、中介、媒体等,加总起来人数并不多,却分享了如此庞大的市场收益。

4、资金规模也深刻影响策略选择和投资心态,小资金比大资金更容易偏离价值投资

正如但斌所言,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通过价值投资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想明白了一些事情,然后用一生去坚守。巴菲特30岁出头的时候,已经有几千万美金的资本,属于美国当时非常有钱的人了。对他而言,只要坚持价值投资,每年赚30%已经非常可观了。而对大部分国内投资而言,不管是专业投资者还是散户,大家都没多少钱,如果每年赚30%,其绝对数值根本满足不了自己的胃口。第二,从买卖操作层面上看,小资金在市场上来去方便、进出自由,根本不会引起市场价格的波段。而对于巴菲特那样的大资金,或者一些公募基金和社保资金,显然不可能做到进出自由。小资金容易偏离价值投资,而大资金做价值投资,是最好的、也是无奈的选择。

人生不同的阶段唱不同的戏。巴菲特年轻的时候,也投机白银和邮票,也喜欢买小企业的股票。好在我们都比巴菲特年轻,也没他有钱。所以,只要我们现在采取的投资策略,其投资收益比价值投资高,且风险可以控制,即使不做价值投资,心理上也可以接受。等我们的资金累计到一定量了,等我们心态更平和了,再来重拾价值投资法宝,也算为时不晚。

最后,选择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在于市场环境、在于资金规模、也在于投资心态,并一定要因时而变。中国股市发展到现在,已经搞了20年,但它与巴菲特60多年的投资生涯相比,仍然非常年轻。中国市场上的各种投资思想和理念,还远远没有到盖棺论定的时候。也许,我们唯一需要做的是不断改变自己,去适应市场的变化,或者至少我们需要警惕市场已经在发生改变。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庄家在股市中的动向以及破绽:

7点分析庄家动向:

1、庄家

庄家以炒概率为主,持有流通盘30%以上,并且日换手率超过25%,以追求控制价格为目的机构投资者。

2、前期准备

收集流通盘的30%以上,就必须准备50%左右的资金量。利用超过500个账户,在外围造势。

3、第一阶段

庄家做盘先吃进一小部分,通过对敲砸盘缓慢吸筹。K线形态上,阴险多,阳线少,逐渐下跌或者横盘买入。这个过程中,收益率通常低于大盘收益率。第一阶段主要是,让持股者离场。若上市公司再发布一些利空消息配合,庄家还可以多吃进20%左右的流通盘。

4、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成交量开始放大,收益率大于大盘收益率。第二阶段仓位控制在50%左右的流通盘。

5、拉升

大单对敲后,快速脱离成本区。拉升阶段的收益率远高于大盘收益率。

6、出货

配合利好消息,比如上市公司的利好,就是庄家出货好时机。此时,散户蜂拥而至,轻易被拉上涨停板。最先抛出的是底部建仓筹码,利用对倒吸引散户更风,表现为假突破。

7、高位筹码松动

当庄家开始出掉底部筹码后,大阴线出现。表现为收益率大大低于大盘收益率。个股行情终结,散户高位接盘站岗,筹码松动。

筹码全部获利之打板技巧:

1、低位筹码全部获利

解析:低位筹码全部获利,往往是个股的启动点,而启动点如果是以涨停板形式,那么这是强势启动信号。如果不是涨停板形式,后面走势可能偏弱。

2、次新股打板

次新股流通盘小,个股的吸筹需要的时间小,拉升成本低,人气容易聚集,所以打板次新股是最容易成功的。

广哈通信:这是筹码全部获利厚朴以涨停板启动的,所以后面还有一个板。

庄家的破绽很多种,常见的有:

1、底部由于大量收集筹码,盘口变得很轻,因此创了新高也能不放量。

2、由于庄家想建仓,但是害怕别人跟风,所以经常做阴线,但是重心却一直上行。

3、由于庄家想出货,但是害怕别人跟着出,所以经常做阳线,但是重心却一直下行。

4、由于是洗盘,而并不想低位丢失很多筹码,因此洗盘要么重心下行不多,要么下行很多但是是瞬间打压。

5、由于庄家想吸引买盘,于是对倒放量吸引投资者,但是由于并非真实买入,仅是自买自卖不增加仓位,因此重心不明显上行。

庄家操盘图解:

1、突然拉高或打压造成股价阶段放量,剧烈震荡进行吸筹,快速打压洗盘、V形反转、拉升。

2、放巨量缓慢推高、高位横盘、直接拉升。

3、对低位的放量震荡,推高建仓。



价值投资和有效市场理念的思考

2003年以来,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在这种背景下,多数人忽略了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在投资中的作用。从某种程度而言,过分崇尚价值投资正是证券市场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而不是已经成熟的表现。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人心有效的抑制了投机,同时价值投资方法被大多数机构投资者所采用,导致了备选股票价值回归速度的加快,也消除了类似的投资机会。

在这里多说两句个人的感悟。证券市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前提,是系统从外部吸收资源的总量高于系统向外部输送资源的总量,否则系统便会因资源枯竭而消亡。这导致了两个结论:一、系统必须有一定的漏洞可钻,可以让投资者以某种投资方法获利,这是吸引外部资源不断流入的前提,这是证券市场生存的基础;二、这些漏洞有自然修补性,即不可能有大量的投资者能长期从这些漏洞中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否则证券市场便会灭亡。这使得大多数投资者不能够获取超额利润,作为整体,投资者是向证券市场输送资源而不是获取资源,这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

说得有点枯燥,举些例子来说。价值投资的教父格雷厄姆在晚年放弃了价值投资理念,转而信奉有效市场理念。而偏偏有效市场理论的建立者之一在1990年代放弃了市场有效理论。看似非常矛盾,也有很多信奉有效市场理论的人拿格雷厄姆的例子来说事。这个问题很好用前面的系统论的观点来解释。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方法本质是挖掘股价低于当前内在价值的企业,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一些,而在美国市场越来越发达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采用该种方法,从而导致存在价值低估的公司越来越少趋近于无,这样格雷厄姆本人自然也无法用自己传统的方法来长期获得超额利润了。但另一方面他却陷入了思维误区,就断言市场有效了。实际上他的方法不能够长期获取超额利润并不代表别的方法也不能,呵呵。

实战选涨停牛股策略,个股具体每日操作策略,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舵海宏盘(ID:y691893),最新股票情报和经验技巧,获取更多庄家主力战法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