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山村哈佛女博士告诉我们,读书有多重要?

2019-12-02   初中物理化学


每周四和周六,我都准时守着电脑看奇葩说。


被詹青云圈粉,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辩题:


情侣吵架,究竟是“谁错谁道歉”,

还是“男生先道歉”。


詹青云这样分析:


“从生理结构上来说,

男生分泌血清素的速度和密度都比女生快。

血清素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平复情绪,

所以男生更容易从情绪里走出来。”


“从社会结构上来说,

女生相对依赖家庭,安全感较匮乏。

更容易沉溺于消极情绪。


因此,更快从情绪中挣脱出来的男性,

如果能主动道歉。

与其说是在认错,不如说是一种关怀。”



为此,她举了生活中的例子:


“很多情侣之所以决定和对方相守此生,

往往来自于一些不经意的瞬间。


比如吵架后,男朋友笨拙地做了一桌饭菜,

和女孩说“别生气了,吃饱了才有力气骂我。”


恰恰是这些微小却触动人心的瞬间,


才证明了:

“道歉并不意味着卑躬屈膝,

而是我不愿再让争吵伤害我们的关系,

是传递我最在乎的人终究是你。”



还有这样一个辩题:


“高薪不喜欢”和“低薪很喜欢”的工作,你选哪个?


很多人或许会说,当然选高薪啊。


詹青云先是科普了一个职场逻辑:


不喜欢的工作,无论高薪还是低薪,都是不会长久的。


“我们每天面对老板的时间,

比面对自己的爱人还要多。”


如果你从事的是一份不喜欢的工作,

无论你内心多强大,多么会伪装,

哪怕你能骗过所有人,但终究骗不了自己。


“高薪可以把我绑定在座位上,

但她不能把我绑定在创造上。


只有喜欢,才能带来创造,

创造,最终才能累积成财富。”



“只有工作可爱了,生活才可爱”。


哈佛博士、“学霸型辩手”、90后女孩詹青云脱颖而出,在第6期当选蔡康永战队队长。


辩题:博物馆失火,救画还是救猫?


阿詹的辩论旁征博引、行云流水。



听者会不知不觉被她带引着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游曳,在人文思想的海洋中深潜



“老奇葩”傅首尔评价:“听青云辩论就像被风亲吻。”


网友感叹:“看詹青云才知道,多读书能有多优秀。”


詹青云个人的辩论风格、性格都被大家由衷喜欢。



但同样是哈佛的美女学霸,许吉如在《奇葩说》上却惨遭群嘲。


被淘汰还一度上了热搜。


看起来同样优秀的两个人,观众缘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罗振宇,不顾自己队员的死活,自作主张把复活卡,送薛兆丰团队讨好。


隔着屏幕,都显得更油腻了。


学历高不代表读书多,读书多不代表受人欢迎。


只有腹有诗书气自华,又不自大自私,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


胜负心不强势的写在脸上,真的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位置。


有着人情味的温暖的人,才真正受人欢迎。




许吉如的表达方式表情管理就让人非常不舒服。


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表达咄咄逼人。


在对方表达的时候,频频摇头,开口闭口就是你不对。


仿佛只有她说的才是真理。


而詹青云的辩论,是一种很放松很享受的状态。


不管对方是大咖还是小白,都会认真听取并给予很积极的反应。


许吉如却一直都是紧绷着脸,面部表情非常严肃。


遇到精彩的论点,脑中如果只想着反驳,



就像遇到美味的料理,脑中只念叨着营养成分一样……太悲惨了。



她渴望赢,甚至是太渴望成功了。


在罗振宇老师送出“在下不服卡”以后,选了完完全全的新人胡老师来battle。


虽然胡老师的发言也漏洞百出,但最后还是以85:10强势性打败了她。


弹幕里有人说:不喜欢这样的许吉如,满脸都写着强势和欲望。


阿詹却给人一种温暖和踏实的感觉。


她游历20多个国家,贷款100多万留学,是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学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还是美国持照律师。


还曾连续多年参与中国乡村支教行动的组织者和志愿者,以及一家藏区青年旅社的合伙人……



她履历耀目,喜欢自称阿詹


她现在是一名全职律师,拿着年薪的工资,所有的成就都是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90后的阿詹,20多年前,还是是个“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阿詹出生在贵州某县城一个化工厂大院,母亲姓吴,是高中英语老师,父亲是普通工薪。


最初,她在老家乡村小学读书,全校仅有两位老师——一位教语文和思想品德,另一位教数学和其他所有科目。


学校操场上,还放着同学牵来的牛。


童年阿詹与妈妈


从小学到高中,阿詹经历过6次转学,每到一所新学校,都是落后分子。


还有一位老师当着她的面告诉她妈妈:“这孩子将来连高中也考不上的,趁早送去技校吧。”



阿詹的妈妈吴老师


每到这时,妈妈就哈哈笑着,胸有成竹地告诉她:“别着急,妈妈能掐会算。



妈妈算过了,你到了四年级,就会变成‘好学生’了。”


到了四年级,成绩仍不见起色,妈妈却还是态度轻松:“不用急,妈妈重新算过了,你变成‘好学生’的时间就在初二!”


到了高一,妈妈的预言终于实现了。


阿詹很庆幸,有这样不着急而永远相信她、鼓励她的妈妈。


不可一日无书


阿詹从小爱看书,杂七杂八,拿起来就放不下。


妈妈发现,花很多钱给她买的书,很短时间就看完了,干脆一到休息日就把她放到书店里


到了寒暑假,更是不限制她,大胆允许女儿捧着武侠小说不吃不睡。


从哈佛毕业了!好友庞颖来一起庆祝


成绩却一路开挂,读硕读博。


有同学评价她:詹青云好像看过世界上所有的书,什么都知道,而且也很聪明,是我见过的最强的文科生。”


这或许要感谢她没有一对因怕孩子“看闲书”、“看坏书”就时时处处监察她、限制她的父母吧。


优秀的孩子往往来自于优秀的家庭教育,优秀的教育往往鼓励多读书,读好书。



今日话题:


1、你觉得读书多的人和常人有哪些明显区别?


2、你看奇葩说了吗?最喜欢哪个辩手或哪期选题?


留言区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