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离婚大数据曝光:婚姻到最后,都逃不过“同归于尽”

2021-03-27     陆琪

原标题:2020离婚大数据曝光:婚姻到最后,都逃不过“同归于尽”

前段时间,2020年31省离婚大数据公布,结婚人数连续17年创新低,跌破900万对这个大关。

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离婚率逐年上升,天津和黑龙江的“离结比”都超过了70%。

对此,有人说,夫妻一场,大抵逃不过两个同归。

结婚,是殊途同归,金玉良缘;而离婚,是同归于尽,缘尽于此。

但无论如何,离婚率再高,也好过同归于尽的婚姻,有些夫妻宁愿彼此伤害,互相抱怨,抱着“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的念头,把婚姻的红线,变成了一个死结。

如果缘分已尽,你会选择同归于尽?还是就此放手?

01

《不将就》中有一句歌词:

互相折磨到白头,悲伤坚决不放手。

年轻的时候,我们一直以为,好的爱情应该是这样,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即便悲伤,即便痛苦,只要互相折磨到白头,便是爱情了。

可后来才发现,也许爱情未必只有这一种样子,也许选择了别人,结局会有所不同。

其实,婚姻也是有三六九等的,一等夫妻相互成就,二等夫妻相互陪伴,三等夫妻相互折磨。

电影《无问西东》中,刘淑芬和许伯常的婚姻,就是典型的“三等夫妻”:即使不幸福,也绝不放手。

刘淑芬为许伯常付出了很多,在他年轻求学时,为他挣学费,供他上学。

但许伯常却不愿意和刘淑芬结婚了。

后来,在刘淑芬的以死相逼下,两人还是结婚了,但婚后的许伯常选择了冷暴力,从不碰刘淑芬,包括刘淑芬用过的碗筷、水杯、水瓶。

无论刘淑芬怎么闹,许伯常永远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

一冷一热,日日相见,皆是折磨。

可刘淑芬放不下,也不想放下。

最终,为了这段婚姻,她搭上了自己的一条命。

事实上,许多婚姻的毁灭,就源于既不了解对方,也不愿理解对方,更不想放过对方。

虽然是夫妻,却活在各自的频道中,无法和对方取得共鸣,甚至自怨自艾,互相攻击。

可这样的婚姻,真的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吗?

02

前两天,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她和丈夫是高中同学,两个人曾有过非常甜蜜的时光,是真正意义上的从校服到婚纱。

后来,他们结婚了,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一直以来,她都以为自己生活得特别幸福,直到,她意外发现了丈夫的出轨。

“我当时真的很崩溃,因为我是一个很有情感洁癖的人,我无法忍受这样的背叛。”

于是,为了报复老公,她同样选择了出轨。

刚开始的时候,她的确品尝到了一种快感,与此同时,她又深深的自我厌弃。

“我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她出轨的事情,并没有刻意瞒着丈夫,而丈夫知道后,两人开启了互相捅刀子的模式,刀刀致命,歇斯底里。

拼命的指责对方,想把对方踩在脚下。

她想起作家黎诗彦所说过的一段话,觉得自己和丈夫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这步田地:

吵到后来,我们早就搞不清楚争执的问题点是什么,一心只想发泄不满的情绪,逼对方低下头来。

我们拿出看家本事责备对方,好像在实验一句话到底可以有多伤人一般。

当对方戳到了自己的痛处,我们便毫不客气,搬出脑海里最尖酸恶毒的话语,给予对方狠狠的回击。”

即便如此,她却不知道该不该离婚,因为她害怕,一旦离婚,孩子就失去了完整的家。

当时评论中,就有一句话直接开怼:

“你们这对夫妻是把孩子当成睁眼瞎吗?在这种父母互相折磨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还会有幸福微笑的可能吗?你自己好好想想,你家孩子多久没笑过了!

别再说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这样的借口了,家里有你们这样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不幸!”

是的,有些婚姻,并非无可救药,可有的婚姻,已经烂到根了,药石无医。

勉强下去,不仅会搭上自己,还可能拖累身边的人,沉入深渊。

03

看过一句话:

婚姻生活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摩擦和矛盾的生活,即使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有1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

因此,很多人说,夫妻之间,都逃不过互相伤害。

但你也不必对婚姻太过失望。

知乎上有个问题,结婚之前要清楚哪些道理?

有人说,结婚之前应该去民政局看过离婚夫妇,产房里看过生孩子的产妇,以及医院里是老爷子照顾老太太的多,还是老太太照顾老爷子的多?

其实,民政局门口不仅能看到离婚夫妻的怨恨,也能看到新婚夫妻的甜蜜;

产房里不仅能看到产妇的痛苦,也能看到为人父母的喜悦;

住院部也不仅仅是一方照顾另一方,还能看到夕阳红的相伴相随。

如果你只能看到风险,看不到对婚姻美好的期冀,那么无论和谁结婚,都很难获得幸福。

的确,婚姻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也许有时会让你觉得冷酷,让你看到灰色的,压抑的生活,但也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温柔,成为照亮你的光。

当你知晓风险,也认可美好时,欢迎你,来到真实的婚姻世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xD5hHgBrsvY2_Uu5L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