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垛伏击歼敌寇——记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垛伏击战

2019-07-28   轻兵器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抗战时期,新四军在敌、顽、我势力犬牙交错的地区顽强坚持敌后抗战,给予侵华日军很大的打击。本文在此呈现一个新四军作战战例——三垛伏击战。

三垛伏击战经过要图

三垛伏击战背景

1945年,抗战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已非常有利于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和反攻。以粟裕为师长的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一直活跃于江苏中部地区,成为这一地区的抗日中坚力量。1944年,日军发动浙东作战,将闽浙两省的沿海地区占领,使其成为敌后地区。为了向敌后发展,同时策应美军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登陆作战计划(实际上后来没来得及实施,日本就宣布投降了),中共中央决定新四军第1师派出部队南渡长江开辟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区。

时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粟裕

此时,新四军第1师下辖3个旅,即第1、第3和第18旅。其中,第18旅是1942年10月新四军第1师和第6师领导机关对内合并时(对外仍保留第6师番号),由第6师划归第1师建制的。原隶属第1师的第2旅于1943年1月南下苏南地区与原第6师所属的16旅合并,并使用16旅的番号,脱离了第1师建制。接到中央关于开辟苏浙皖边地区的命令后,粟裕、陶勇等人即率第3旅旅部、第7团、特务1团、特务4团7000余人,加上300余名地方干部渡过长江南下苏南,与16旅会合,并于第二年1月成立了苏浙军区,由粟裕任军区司令员。1945年4月7日,第1师副师长叶飞等人率该师教导旅3个团,即第1团、特务2团和江高独立团6000余人,再次南渡长江到达苏南地区,加入苏浙军区序列。新四军第1师主力南下苏浙后,剩下的部队则进行整编。苏中军区大力进行扩军运动,除了补充主力部队外,各县组建了新的独立团或警卫团,使得军区的兵力保持在37000余人。

时任新四军第1师副师长叶飞

由于军区所属的主力团几乎全部南下,特别是第1师的3个旅所属的第1团、第4团、第7团三个红军主力团都先后离开苏中到了苏浙地区,苏中军区的战斗力量受到很大的削弱。此时,苏中军区只剩下了一个主力团——52团。这个团是18旅的主力团,其虽然是一支优秀的部队,但是毕竟显得独木难支,许多人疑惑单靠这一个主力团,苏中军区的形势能否保持住继续发展的局面。只有通过以52团为主力打一场漂亮仗,才能坚定大家的信心。

就在这时,机会来了。日军为了防止美军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从1944年底开始增强苏中地区的驻防兵力。随之,日伪军开始加紧进行部署调整。到1945年4月以后,日军将关东军的一部分兵力抽调到连云港和上海地区。汪伪政权所属的伪军孙良诚第2方面军的42师,随同日军山本旅团南下到苏中布防,驻扎在高邮、宝应、兴化地区。原来驻扎在宝应的日军一部和伪军一部,也有即将调动的迹象。面对复杂多变的敌情,我方的情报网也开始加速运转,以获得情报捕捉战机。1945年4月20日,18旅旅长兼第1军分区司令员刘飞通过我军内线获得情报,伪军42师到达宝应后,原驻宝应的伪第5集团军独立团(亦有资料称,该敌的番号为特务2团)将南下经三垛,调往兴化以南周庄一带布防。

伪军当时已经被新四军吓破了胆,不敢单独行动,同时日军也对不断向新四军投诚的伪军不放心,因此还有日军合川大队的2个中队一起配合行动。接到这一情报后,刘飞等人下决心伏击这股敌人,打一个漂亮仗。苏中军区批准了这一计划,并且同意刘飞将原属18旅、现为苏中军区机动部队的52团调回参加这次战斗的建议。

时任18旅政治部主任刘飞与旅主要领导的合影

得到军区批准后,刘飞随即开始对这次伏击战进行部署。刘飞率人通过实地勘察,将伏击地点选在了三垛以东公路、北澄子河两侧地区。该地段沿河、沿路的村庄较多,有利于我伏击部队的隐蔽,而且还有很多可以掩护我军出击的沟坎。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地段距离驻有敌军的高邮和兴化两个县城都是40多里距离,敌军增援的难度较大。伏击阵地东起徐庄、薛家舍,西到西甘垛、瓦屋庄,长达3.5km。刘飞将参战部队分为河南纵队和河北纵队两部分,河南纵队由江都独立团(这个独立团是由原52团3营为基础扩编而成的)、特务5团组成,河北纵队则由52团和1分区特务营组成。两个纵队以北澄子河为界,河道内的歼敌任务由河南纵队负责。该纵队的江都独立团任务是在河南阻止敌人向东逃跑,特务5团则负责防止敌人向南逃走;1分区特务营负责防止敌人向西回窜;52团则隐蔽在公路以北,战斗打响后即全线出击负责将敌分段分割歼灭。

新四军苏中军区成立大会上的干部战士和各界代表

在这一地区进行设伏虽然条件很好,但有一个缺点,即位于公路以北的新庄早已被日军烧光。因为村子只剩下残垣断壁,部队无法在村子里隐蔽,然而,一旦战斗打响后,沿着公路行军的日伪军却可以迅速抢占新庄作为依托,抗击我军的进攻,甚至以此为突破口打开突围的道路。正因为这个原因,刘飞特别叮嘱52团团长张宜友,要他们在战斗打响后一定要先抢占新庄。如果敌人先占领了新庄,那么就坚决发动攻击将其夺回。这样一来,52团也就做好准备在新庄与日军打一场硬仗了。

三垛伏击歼敌

1945年4月25日夜间,我军参战部队转移到临泽以南隐蔽。第二天晚上开始南下,于27日拂晓进入预设伏击阵地周围的村庄隐蔽。27日白天,我军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严密封锁消息,严阵以待等日伪军进入我伏击地带。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昼夜,日伪军对于大批新四军官兵隐蔽在三垛附近毫不知情。

28日拂晓,伪军独立团在日军2个中队的配合下,沿着公路向三垛开来。因为临近河道,日伪军分为水陆两路前进。陆上的一路行军序列打头的是日军一部加上伪军独立团的1500余人,中间是日军主力2个中队300余人,最后面则是伪军87团第3营。河面上的一路有3艘汽艇,这些汽艇拖着20余只民船,上面满载辎重物资,由50多名日军和200多名伪军押运。本来,这两路敌军是同步行进的,但到了新庄以西的公路上时,发现公路出现塌陷。陆上行进的日伪军被迫停下来修路,耽误了20分钟,造成水陆并进的敌军行军序列出现脱节。修好公路后,日伪军继续行进。因为警惕性不高,日伪军居然以并排的四路纵队沿着公路毫无戒备地前进,对于监视着的新四军部队毫无察觉。就这样,2000多名日伪军于当日15时全部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圈。

三垛伏击战一等功臣合影

就在这时,刘飞立即发出攻击信号——两发红色信号弹。看到信号发出后,负责阻止敌军向东突围的江都独立团3营和52团3营,一起开始了行动。河道两侧的部队同时冲向北澄子河,距离较远的部队跳上事先准备好的小船,沿着与北澄子河垂直的木沙河向前猛冲。前面提到,陆上行进的敌人因为修路滞留了20多分钟,此时河里的敌人汽艇已经快要开出我伏击阵地了。从澄子河南面出击的江都独立团3营以猛烈火力向牵引民船的日军汽艇射击,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迫击炮弹未能击中汽艇,而机枪火力虽然毙伤了部分敌人,却无法击毁日军汽艇。看着自己成了新四军集中攻击的目标,汽艇上的日军开始急于逃命。但是,这些汽艇都拉着很多民船,根本跑不快。打头的汽艇里的日本军官一看这形势,就窜出来用指挥刀将缆绳砍断,侥幸逃了出去。第二艘汽艇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被我军的2发炮弹命中,顿时瘫在河面上动弹不得。这时,汽艇牵引的木船在河面上拥挤成一团,堵死了第3艘汽艇逃跑的路线。不过,艇上的敌人特别是日军还在顽抗,企图跑到岸上与主力会合。

此时,江都独立团3营和52团3营都赶到河边,一南一北向敌人发动攻击。战士们冲到河边先是甩出一排排手榴弹,然后挺着刺刀跳上敌船歼灭残敌。由于这两个营动作迅猛,使得走水路的日伪军很快即被歼灭。除了第一艘日军汽艇逃走之外,船上其余的日伪军全部被我军消灭,2艘汽艇和20多艘满载物资的木船也全部被我军缴获。除了取得这样的战绩外,江都独立团3营和52团3营也圆满完成了堵住敌向东逃走道路的任务。

在敌后坚持抗战的新四军电台工作人员

我军发起攻击后,日伪军被分割为三段,打头的走水路的一段已经被歼灭,剩下的两段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突然遭到我军攻击,很快就陷入混乱之中。最妙的是,在我军刚刚开火之后,伪军独立团的团长就被一发炮弹击中负重伤而从马上掉下来,日军中队长也被我军机枪火力击毙。战斗一开始,这一部分的日伪军就基本失去了指挥。负责攻击这一段的是52团2营,战斗一开始就趁着火力打击的效果冲上公路,将混乱中的日伪军打得晕头转向。该营6连冲上公路后看到日伪军处于混乱之中,指导员就向日伪军喊话要求他们投降。伪军大部分知道我军的俘虏政策,很多都放下了武器。但是,顽抗的日军却回过神来,架起机枪向我军扫射,同时还将密集的枪弹打向准备投降的伪军。就在这样的弹雨中,6连指导员中弹牺牲。6连指战员看到后,呐喊着向日军猛冲,把这股鬼子大部击毙。

伪军军官看到团长被打成重伤,鬼子也死的死逃的逃,随即失去了抵抗意志,在副团长的带领下放下武器投降。位于北澄子河南的江都独立团1营在稍晚的时候渡过北澄子河冲上公路,打头的1连很快就将伪军1个连缴了械,配合的52团2营将这部分敌人全部消灭。担负防止敌人向南逃窜任务的特务5团,以火力支援北澄子河北岸的战斗,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日伪军的尾端。在这里,殿后的伪军87团3营和被我军切断的日军1个中队进行了激烈反抗。负责防止敌人向西逃跑的特务营在战斗打响后,迅速封死了敌军向西回撤的道路。看到退路被切断,又受到特务营从后面的火力打击,日伪军随即开始迅速向新庄跑去。由于日伪军距离新庄的距离要短得多,新庄随即被其占领。新庄虽然只剩下一些被烧毁的残垣断壁,但是一旦被占领的军队利用,就会成为防御战中很好的依托。日军中队迅速占领了新庄的西半部,而伪军的1个营也抢占了新庄的东半部。加上部分从中段被我军打击后漏网的鬼子和伪军也都跑到了新庄,这里的日伪军很快就达到了约500人的规模,其中有100多人是日军。

三垛伏击战52团全体英雄模范合影

52团1营负责攻击新庄。与其他部队不同的是,他们要面对已经占据了新庄的日伪军,无疑使得他们的任务更为艰巨。1营的隐蔽位置距离新庄有几百米,就是这几百米使得1营遭受了很大损失。该营左翼的1连在冲击过程中要经过一片蚕豆地,日军猛烈的机枪火力将蚕豆杆都齐齐打断。就在这里,1营教导营、1连指导员、副支书、2排排长等人先后中弹牺牲。右翼的3连也在通往新庄的开阔地上受到猛烈火力压制,随3连前进的营长、3连连长、指导员等先后负伤。2个连都被日军压制在开阔地上无法前进,形势一时变得非常不利。

看到这一情况后,52团参谋长和政治处主任立即赶到1营,命令预备队2连接替主攻任务,并另选出击道路,攻下新庄。2连利用一条通向新庄北部的河沟为掩护,派出有经验的老兵探路,然后全连跟进接近新庄。2连先头的几个老兵趁着日军没有发觉的有利时机,迅速投出一排手榴弹,趁着爆炸的烟雾冲上去占领了新庄北端的几处断壁。跟在后面的1排也冲上来,架起机枪对着里面的一堆鬼子猛烈扫射。指挥日军顽抗的中队长带着剩下的几十个鬼子怪叫着冲上来要与1排拼刺刀。2连曾多次与日军拼过刺刀,看到这一情景毫不畏惧,官兵都一起涌上去与日军进行白刃战。这场白刃战后,2连共有十几把刺刀都被拼弯了。据守新庄的100多个鬼子,差不多有一半都是被2连官兵的刺刀和大刀砍杀的。

三垛伏击战中缴获的轻重机枪

2连的白刃战拖住了日军,使其封锁我军前进道路的火力大大减弱。被日军压制在开阔地上的1连趁机突入新庄,从东北角发动攻击。随后,我军其他部队也都聚集到新庄,向残余日伪军猛攻。但残余日军依托新庄内的断墙仍然进行顽抗。战至19时,为了保持主动权,我军除以部分兵力继续攻击、监视新庄内的残敌外,大部分参战部队撤出战斗转移。29日10时,新庄内残存的30多名日军和200余名伪军逃出新庄。我军参战部队也全部撤回。

三垛伏击战至此胜利结束,我军经过4小时激战共击毙击伤日军240余人、伪军600余人,俘虏日军7人、伪军少将团长以下958人。此战缴获的武器装备也非常可观,共缴获轻重机枪24挺、大小口径炮16门、长短枪多达1166支、枪弹5万余发,还有电台3部。不过,此战我军的伤亡也比较大,仅52团就伤亡270余人,主要都是发生在新庄争夺战中。这次伏击战获得了新四军首长的通令嘉奖,并且使得52团声威大震。以该团3营为基础组建的江都独立团也得到了很大锻炼,为苏中军区此后的发展乃至这一地区的大反攻作战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编辑:谢阳 王晨阳

校对:曾振宇 王晓涛 魏开功

轻兵器官方微博:@轻兵器

轻兵器头条号:轻兵器

轻兵器抖音号:qingbing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