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情况可能是腿脚“老了”!骨科专家每天这样“练”腿

2019-11-26   生命时报

有好的身体才能享受生活,对老人来说更是如此。然而上了年纪,很多老人被腿脚不便困扰,给生活带来诸多麻烦。

《生命时报》邀请骨科专家,告诉你腿脚退化的高危标志,并教你如何正确护腿。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医师 温建民

航空总医院普外科血管外科专业组主任医师 任师颜

腿脚退化的7种迹象

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的力量会降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医师温建民介绍。当人体出现以下7种情况时,可能警示腿脚退化:

曾在家中绊倒或滑倒;

上楼梯必须扶扶手或使用拐杖;

单脚站立无法穿袜子;

持续走路超过15分钟就非常累;

总是没办法在绿灯时间穿过马路;

提2公斤重的东西走路很吃力;

做家务时感觉困难,需器械辅助 。

腿疼要警惕这5种病

老人出现这些情况,大概有3方面原因:

1 脑部问题

有些老人有轻微的脑梗和腔梗,这会影响人走路的平衡,导致肌肉退化等问题。

2 骨关节疾病

随着年纪增长,关节功能退化或由于痛风等问题,易导致关节部位的疾病,从而出现走路易绊倒、上楼要扶扶手的情况。

3 摄入能量不够

老人代谢慢、胃口小,吃得少,这也是导致肌肉没有力量的一个因素。

腿疼要查五种病

走路多了、坐久了、站得时间长了,感觉腿疼不适是一种常见情况,因而很多人都对腿疼不当回事。但如果老人的腿疼有以下特点,可不是仅仅揉一揉就能缓解的。

如果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感觉麻木或疼痛,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咨询骨科医生。

如果是关节部位肿胀、疼痛, 比如游走性疼痛,即关节疼痛不固定,一段时间一个关节痛,一段时间换另外一个关节,可能是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建议到风湿科就诊。

老年患者若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冠心病,步行一段时间后感觉腿疼,需要休息才能缓解,步行后再次出现腿疼,在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导致缺血的表现。建议这类患者到血管外科就诊,检查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做下肢血管彩超、动脉CT血管造影等,然后接受相应治疗。

如果患者多年静脉曲张,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可能是静脉血栓,要咨询血管外科,做下肢静脉彩超,根据血栓的情况选择抗凝溶栓或做微创手术。

如果是肿瘤患者,出现下肢腿疼,需要注意有无血栓形成或骨骼癌转移,建议咨询骨科、肿瘤科医师,做腰椎磁共振检查等。

骨科学会推荐的护腿法

年过50就要注意这些问题,但如果出现也不必太过紧张。尽早就医解决疾病问题,逐步调整日常生活状态。

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力量训练,比如靠墙静蹲。每天晒晒太阳,活动关节,做一些刺激血液循环的动作。

患有骨关节疾病的老人尽量走路不要过多,以免造成更大伤害。其他老人可以借鉴日本骨科学会提出的倡议,进行一些练习:

睁眼单腿站立,每次1分钟,每天3次;

半蹲训练,每次5~6个,每天3次;

如果实施困难,可辅助桌椅支撑,以防摔倒。

本期编辑:邓玉 本文作者:生命时报记者 李爽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