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县紫溪造纸厂,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紫溪郭家村筹建的805工厂,1962年投产,主要生产防潮纸。1969年该厂移交给铅山县,更名为铅山县紫溪造纸厂。
紫溪造纸厂占地面积33711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85.5万元,净值197.5万元......1985年,主要产品为凸版纸、书写纸和有光纸。年生产能力为2380吨,合格率90%以上,总产值达280万余元,实现利润45万余元。
1985年该厂职工、干部共275人,其中固定职工175人,技术人员4人,干部、职工中,大专文化程度者12人。有职工俱乐部、职工子弟学校——这是1990版县志对紫溪造纸厂的一部分记载。
紫溪造纸厂原办公楼
作为当时的全县工业骨干企业,名列前茅,创造了骄人的业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因为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不相融而出局了。
造纸厂人或哪怕是造纸厂人的朋友们、抑或是当地的乡亲,对造纸厂都有一份感情,看着满目疮痍工厂废墟的,无不为之心生惋惜和感慨。
废弃的厂房
有多少造纸厂子弟在这工人宿舍呱呱落地呢?
这台水轮发电机组是西德、奥地利、芬兰三个欧洲国家1959年制造的,现在仍在发电。如果从造纸厂投产那年算起,发电机组已经使用了50多年。
当年引水发电的大水管
铅山紫溪造纸厂生产车间,1987年《上海经济区工业概貌上饶地区卷》刊用
看到这图片,小编还记得当年有几个很喜欢的姐姐就是在紫溪造纸厂上班,她们会每星期和我姐姐写信,刚刚高中毕业的她们,正是花样的年华。
俯瞰当年的厂区
这个标牌上有“1959”的字样
紫溪造纸厂原发电厂工人宿舍
老厂房旁现在的横(峰)南(平)铁路线
历史的车轮
” 铅山县紫溪造纸厂是一个具有30年历史的老厂。1990年,当全省数以百计的纸厂处于生产不景气,销售疲软之时,该广却独领风骚,始终保持着产销两旺的好势头,1990年完成销售801.51万元,比1989年上升50.48%...”——《企业经济》1991、10刊
铅山紫溪造纸厂改制已有二十年了吧,下一次的县志修编应该会把这些属于铅山的新历史记载。造纸厂的人们都在改制后各自有了营生之路,但造纸厂一定会是很多造纸厂人心里的初恋和冬日火炉旁的老年记忆。
历史就如同这滚滚的车轮,碾过的不仅仅是遗落的时光,更有那么多的青春和故事。在铅山,紫溪造纸厂、机械厂、糖果厂、耐酸泵厂、麻纺厂、古汉酒厂......都会是铅山新历史的闪光一页里不可或缺的文字。向那些支撑着共和国渡过了最贫困最艰难的昨天、又为着共和国更辉煌更灿烂的明天奉献自己的人们和企业致敬!
紫溪乡位于铅山县境南部,东、南、西部被武夷山脉所环抱,是县城去武夷山的必经之路。清同治编纂的《铅山县志》称紫溪“人烟辏集,路通瓯闽,宋曾设驿站”——一个曾有过这般鼎盛的紫溪,未来可期。
图片来自 :信江人家、汪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