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坚定“生态立县”不动摇,围绕东平湖生态保护强化源头治理,加强系统修复,注重常态长效,精心呵护一湖碧水,确保水环境安全和南水北调水质达标。
水清如玉,碧波万顷。初夏的东平湖畔和风习习,水面波光粼粼,水鸟蹁跹起舞,景色醉人,美不胜收。
游客孙友存:“看到这些水景是真好,水鸭子、水面都非常好,心里是真高兴。”
老湖镇水泊社区群众刘文芬:“风景很好,也有鸟了,老少的都跑来玩儿,多好啊。”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唯一的蓄滞洪区,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最后一级调蓄湖泊。为确保东平湖水环境安全和水质达标,多年来,我县强化源头治理,实施“清网净湖”,全面取缔湖内人工养殖。拆除沿湖餐饮船只,取缔周边违规餐饮,根除湖内流动污染源。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为契机,加快实施系列生态修复工程,让东平湖水更清、岸更绿。
泰安市生态环境局东平分局副局长尚福爱:“先后建设了稻屯洼、东平湖滨湖带等生态修复工程9个,建设修复湿地2.4万余亩。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规划建设了12个水环境工程项目,有力促进东平湖水质的改善。”
水质改善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我县把东平湖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组织执法力量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在沿湖沿河乡镇设立4个执法中队,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构建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护航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泰安市生态环境局东平分局局长李传科:“把改善和保护东平湖水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始终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强化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截止目前,经东平湖累计调水34.8亿立方米,为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