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
要想富
先修路
农村没有路
致富有难度
在咱广饶
一条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编织成了
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成为最亮眼的“广饶答卷”
盛夏季节,大棚蔬菜正是换茬期,菜农明其武却没闲着,他正忙着浇棚整地,为一个月后栽植幼苗做好准备。广饶县大王镇是远近有名的蔬菜之乡,这里的农民靠着种植大棚蔬菜发家致了富。可在以前,种植户们却吃尽了“路难走”的苦头。明其武告诉记者,之前的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没法走,老百姓种出的西红柿本来是长的很好,因为运输问题影响了品相,就算品质好,也卖不上高价。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过去这里的真实写照。2013年,村里开始修缮村路、生产路,土路摇身变成水泥路,菜农们纷纷称赞,这是一条致富路。广饶县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早在1991年,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柏油路“村村通”。2003年起,广饶又开始着手打通断头路、建设连村路,让路“串起来、联起来、环起来”,构建农村交通网络。
崔寨村是当地重要的西红柿生产经营集散地,从事购销生意十几年的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玉桂向记者介绍,全国客商都来拉货,跑上海的,东北的,当地西红柿一天可以收20来万斤,这路修的宽了,大车进来也很方便,对老百姓运输都很有帮助。
在广饶,从种一个棚尝试,到现在管理三四个棚的菜农比比皆是,形成了一定规模,把小小西红柿做成了富民大产业,纯朴的菜农在苦和累中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广饶县坚定不移把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作为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上实现了新的跨越发展。从去年开始,广饶县计划利用三年对县乡公路全面升级改造,确保三级以上县乡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以上,向着“既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养好、运营好”的目标不断前进。
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813.9公里。其中,县道199.9公里,乡道452.5公里,村道1193公里,专用道路68.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73公里/百平方公里,通乡连村的农村道路支脉网络基本建成。
从坑洼的土路、到柏油路“村村通”,再到如今全面推进“户户通”,从缺吃少穿到迈向小康生活,可以说,道路建设见证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沧桑巨变。下一步,广饶县将以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县乡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60%,中等以上公路保持90%以上,为振兴农业、服务农村、造福农民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