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质构造问题,日本是全球地震的高发区,又因为日本属于岛国并无大陆,所以日本人的忧患意识也十分强烈。比如慢慢就衍生出了沉没的说法,当然了这些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因为日本确实全年地震多发,而且近年来又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也呈上升趋势,所以说日本人并非“杞人忧天”。
关于这种说法,日本国内也有不少小说和电影进行描述,比如日本作家小松左京就于1973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日本沉没》的小说,销量达到了四百万之多。到了2006年,日本又发行了一部灾难电影,名字也叫《日本沉没》,电影中先是地质专家发现地壳剧烈变化,并判断日本将在380天后彻底沉入大海。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人对自己生存的家园有如此大的担忧呢?而且全世界岛国千千万,比如英国既是地理意义上的岛国,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大国,为何他们就不担心沉没呢?
日本也有“千岛之国”的称号,国内又多山地和丘陵,而且日本这么大点的土地就有全球10%的火山,包括日本的标志之一富士山还属于一座活火山。
日本国内持有这种说法的人认为,日本位于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范围内,同时日本本土又被深达数千米的深海包围,比如有日本海沟、千岛海沟,包括最大深度为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除了本土外,包括日本的重要地区冲绳的南部,也有一条琉球海沟。这么一看也就是,不管站在日本的哪一个角落,都意味着四面八方皆被海沟包围,地理条件的险恶,也就很好理解日本人的这种忧患意识了。
不过,以科学的角度来解读的话,海沟只是一众小原因的其中之一,最主要的还是地质构造,当然还有日本国内人为因素的一些影响,比如是历史上某种文明的传承等等。
下面就再将也属于岛国一类,并且还是世界强国的英国拉出来与日本作为对比,看看二者到底有何不同。
首先看起决定性因素的地质构造因素,这方面是日本的弱势,因为日本的地理位置确实尴尬,其被亚欧板块、菲律宾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所包围,而正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彼此冲撞,才造成了日本地震多发的结果。而且根据日本国内根据地震后的数据分析来看,日本地势确实存在着下降的的趋势。
不过,英国基本上就没有类似担忧,可能好几年才会有一场地震,如果超过四级的地震都能算是严重的了。
还有一个就是日本文明和文化的传播有限。英国曾是老牌殖民强国,虽然目前世界上英国是没有殖民地了,但还是有着53个英联邦国家,比如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此外还有像是加拿大、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也都是属于盎格鲁萨克逊文明圈,其互相之间的移民和交流也非常频繁。
这个方面别说是日本了,全世界也没有第二个国家可以比得上英国了,虽然日本近代以来也没少往美洲等地移民,不过当初百万数量的移民对于目前一亿多人口的日本本土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说,一旦日本悲剧发生,那么除了购买海外土地外,也就基本意味着文明的消失和陨落。
还有一个近现代的历史因素,20世纪伊始,刚刚崛起的日本就迫不及待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领土的扩张,而野蛮的侵略行径又给东亚诸国带来深痛灾难,所以说日本人至少是在东亚这一片地区再没有第二个落脚点了。
而英国早期虽然也是全球性的扩张,但是也造就不少个发达国家,而且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又有不少人都是当年的英国人后裔,另外这两个国家地广人稀,也完全没有人口承载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