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落实七个“立足”这里的项目如何实现“量质齐优”

2019-12-26   中国企业报

今年以来,围绕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任务和价值追求,广东东莞强力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在外部总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东莞营造出一个备受关注、备受瞩目的招商引资小气候。对内对外均形成浩大的招商声势,东莞成为湾区当中备受瞩目的投资热土,掀起新一轮产业招商热潮。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新引进内外资项目2062宗;合计协议(合同)投资金额1073.22亿元,同比增长35.7%;实际内外资投资453.31亿元,同比增长2.3%。从大项目来看,全市引进内外资大项目共122宗,涉及投资金额960.24亿元,占总投资额的超6成,同比增长54.85%;其中,超亿元内资项目85宗,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37宗。

而今年10月22日,东莞国际商务区启动全球招商。东莞市政府分别与10家知名企业签署了进驻意向协议,意向投资额达410亿元。11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价值投资分享交流会上,东莞又一举签下12个项目,涉及意向总投资额1169.5亿元。

东莞招商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市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推动下,全市招商工作贯彻落实七个“立足”,招引的项目实现“量质齐优”。

立足“提高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招商工作责任感

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挂帅,专题调研东莞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强调要全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东莞带来的深刻变化,努力给投资“松绑”,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将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刀刃上,让先进资本、绿色投资在东莞感到束缚最小、效率最高。

东莞将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加强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统筹,联动协调全市各部门攻坚克难,各司其职,着力解决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努力引进一批大的优质项目,只争朝夕、日夜兼程地开展高水平招商引资。

立足“项目为王”,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招商洽谈

按照“项目为王”的要求,围绕五大领域十大产业,瞄准高精尖优质项目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环节项目,东莞主动出击实施“10+N”重点产业精准招商行动计划,全力以赴做好“百日大招商”攻坚行动。全市迅速形成招商队伍奋发团结、工作积极、朝气蓬勃的良好工作氛围,把招商引资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并在市、园区、镇街间多维度形成了浓厚的招商氛围。

立足“速度再创先”,着力推动签约项目加速落地

东莞全力打好“项目落地攻坚战”,对每谈成一个项目,都进行倒排工期,分解任务,明确分工,加快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强化对已协调项目的跟踪督办,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全力实现项目落地越来越快,成效越来越凸显,再创东莞速度,真正进入“提速增效”的良好态势。

投资170亿元的新能源封装电池项目在大湾区规划纲要发布第2天就顺利动工了;投资200亿元的凤岗京东智谷项目,在短短一个月内项目用地顺利挂牌,创造了东莞项目落地的新速度,还成功推动了10亿元的兆威机电项目等优质项目用地顺利摘牌。

立足“点燃新引擎”,着力推进国际商务区招商工作

东莞将积极建设国际商务区成为东莞的市级CBD、城市前厅和未来经济发展新引擎,以总部经济、现代服务、金融贸易功能为主,重点发展金融贸易、法律咨询等商务服务,着力打造功能多元、配套完善、环境优越,能够吸引优秀企业和人才的“7天24小时活力商务区”。

立足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招商工作

为拓展产业招商和发展的空间载体,东莞积极推进市镇联合招商基地和新型产业用地(M0)有关工作,统筹、优化招商载体资源。今年以来,已先后认定了望牛墩镇、道滘镇、沙田镇等10个基地,总面积共3444亩。制定出台了《东莞市新型产业用地(M0)开发主体准入认定及项目效益审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政策。

立足精准推介,积极营造浩大的招商引资声势

今年以来,东莞先后组织筹办了“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产业招商会议及投资促进交流会、莞港现代服务业对接交流会等大型活动,并借助“中国(东莞)—美国企业投资合作对接会”、第十一届加博会等的活动,参与了10多场招商宣传推介,向国内知名企业及香港各界人士积极宣传推介我市投资环境。

新鸿基集团、恒基兆业、嘉里集团、京东集团等海内外企业纷纷前来东莞开展投资洽谈考察,并对东莞表示有强烈的投资意愿。此外,市党政代表团赴德国、西班牙、葡萄牙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海内外进一步擦亮了“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靓丽名片。

立足提升质量,进一步强化招商项目管理

完善招商政策体系,进一步夯实招商基础。今年以来,制定出台了《东莞市招商引资产业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功能区统筹招商引资的实施方案(试行)》《东莞市招商引资重特大项目认定申报指南》《东莞市重点招商项目评估操作规程》等政策文件,初步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招商项目评估体系,搭建招商项目管理系统和智慧招商综合地理信息系统,招商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为适应招商工作的新形势,帮助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快速实现招商工作的转型和升级,为中国在新的经济和产业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中国企业报》隆重推出《中国招商融媒体周刊》。

《中国企业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以企业和企业家为报道对象的中央级媒体,是国务院国资委系统最重要的新闻信息平台。《中国招商融媒体周刊》依托主办方超过50万家会员单位的企业资源优势以及《中国企业报》对地方政府及园区招商的全面、深入而独到的研究,精准把握企业的需求,致力于打造全国招商引资第一资讯平台、最专业的招商引资干货分享平台,是招商局长及园区管委会主任必读的招商引资刊物!也是企业、机构了解政策、市场的必要工具!

《中国招商融媒体周刊》将推送最先进的招商理念,推介最独到的招商方法,分享最前沿的招商信息和最“一线”的招商负责人访谈,全方位呈现“新鲜”“有用”“实操”性的招商引资信息及招商方案。

《中国招商融媒体周刊》共分为五大板块:

《招商方法论》: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及园区招商引资的方法、思路、建议和经验。

《招商局长必读》:精编国家招商引资政策信息及地方政府招商优秀案例,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一把手访谈》:专访市长、招商局长及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了解其招商经验,独家干货分享。

《招商信息联播》:一周招商动态、信息资讯的及时推送。

《找项目》:新鲜出炉的招商引资项目介绍,便于企业寻找最适合的投资项目。

《中国招商融媒体周刊》每年订阅价格9800元(自订阅日起,一整年。比如今年7月2日-明年7月1日)。每周一期,全年约50期,每期约100页(A4),以PDF形式发送给单位邮箱或指定微信。

提供在周报中可添加单位定制名称和LOGO的服务,适合以单位名义直接快印成纸质版分发至各科室,也可通过手机阅读。

—— —— 订户权益 —— ——

融媒体周刊一经订阅,订阅单位即享有如下权益:

1、赠送同期《中国企业报》纸质版一份。

2、融媒体周刊不定期免费刊登订阅单位介绍及企业动态信息。

3、订阅单位可不定期向融媒体周刊供稿,周刊编辑部根据稿件质量择优刊登,并选择优秀稿件在《中国企业报》全媒体进行刊发报道。以上稿件一经采用,按相应标准给予稿酬。

4、订阅单位有权免费参加由《中国企业报》举办的各种沙龙、论坛等会议活动,并优先推荐参与《中国企业报》举办的各种评选及榜单发布。

5、订阅单位在《中国企业报》上发布广告,享有优惠政策。

订阅热线:13683180392

联系人:贾女士,耿女士

邮箱:zhiku@zqcn.com.cn

【汇款信息】

单位名称:《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华夏银行北京车公庄支行

单位账号:10282000000248270

融媒体周刊订阅

本文选自大洋网。编辑:米果。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原著版权,如您对我们的文章存在异议,欢迎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

在这个时代,我们以传播信息、分享知识为已任。

微信关注中国企业报公号:zgqybnews,关于财经你想知道的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