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9-12-10     洛阳资讯在线


《洛阳市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

详细规划(2019-2035)》公示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北起中州路,南至南城河,东依小区西界,西抵金业路,规划面积94.15公顷。

  二、规划原则

  根据街区保护与整治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针对性的规划原则:

  1. 确保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真实性,坚持街区空间格局的整体性保护;

  2. 确保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完整性,强调街区传统景观的网络化保护;

  3. 确保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功能的连续性,在功能修补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街区的城市功能;

  4. 确保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环境的改善与提升,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促进基础设施的有效及合理更新;

  5. 将老城保护与发展与隋唐洛阳城的保护与发展联动考虑,充分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强化老城多元历史、更叠兴替的空间格局,完整体现洛阳“大历史、大都会、大景观”的历史特色。

  三、规划目标

  1. 多层次、全方位展现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价值;

  2. 在发展中保护街区整体历史空间格局和文脉;

  3. 改善各类文物、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群落和传统街巷系统的历史环境;

  4. 落实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物质空间,保护与街区发展相关的其它文化资源;

  5. 在保证街区空间格局整体性、传统生活连续性、历史遗存真实性的基础上,提出街区“城市双修”的方向与策略;

  6. 根据城市发展方向提出既有大量旧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多元模式,为街区社会经济振兴奠定物质基础。

  四、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结构为:一环、两轴、五片、六节点

  “一环” :老城城墙遗址-城河文化公园。在清理整治城墙遗址、梳理城河景观的基础上塑造环城文化公园,使其成为展示宋金-明清洛阳老城历史文化的地标,为城市提供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意义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两轴” :以东西、南北大街形成传统文化与休闲商业文化十字轴,西大街以传统商业功能为主,东大街以古代书院文化、传统民俗功能为主,北大街形成带状博物馆群,南大街形成景观大道,在强化传统商业文化功能的同时突出老城自隋唐以来的历史文脉,形成开放性的带状博物馆群;

  “五片” :1. 以府文庙-鼓楼-妥灵宫-玉虚观,建筑群及遗址公园为中心,形成以儒学思想、祭祀文化、古代书院文化、地方文艺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片区。

  2. 以丽景门-府城隍庙-西大街传统商业群落-公园巷民国建筑群为中心,形成民俗展示、传统餐饮和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的传统商业片区。

  3. 以庄家大院-史家大院-潘家大院等历史建筑为中心,形成反映传统院落民居文化和市井生活主题的传统大院文化片区。

  4. 以周南驿-五圣堂建筑群及遗址为中心,形成反映驿站文化的综合性、多功能博览展示片区。

  5. 以宣仁门-北宋衙署遗址为中心,形成反映唐宋文化特色的遗址及文化空间节点。

  “六节点” :魏家街-传统大院文创文化节点;宣仁门-文化遗产节点;安国寺-佛教文化节点;府文庙-科举文化展示节点;文峰塔-文化景观公园节点;城隍庙-文化节点。

  欢迎广大市民对该规划提出宝贵意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WTC724BMH2_cNUgSf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