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
苹果公司发布了 新版AirPods的概念图
北极熊和它的一只AirPod
图源:CATERS NEWS AGENCY
开个玩笑……
今天是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我们找出国家地理网站上最萌的动物们,
让你高兴高兴。
科式海蛞蝓鲜艳的颜色向捕食者展示自己的毒性。海蛞蝓因为长着两只“长耳朵”,被人们称为“海兔”。
摄影:DAVID DOUBILET, NATIONAL GEOGRAPHIC
关于人为什么会看到某些动物后,
产生“萌”这种感觉,
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具有“ 幼稚形态”的动物更容易激发人类本能的爱心和保护欲。同理,在自然环境中,这样的动物也更容易受到同类的保护,因而更容易存活下来。
换句话说就是:
“卖萌动物最好命”。
海豹的“得意”
摄影:AMY KENNEDY, CWPA/BARCROFT IMAGES
具体而言,“幼稚形态”包括且不限于以下特征:
白、毛茸茸、个头小、具有拟人性……
一只十分“警觉”的猫头鹰
摄影:SHANE KEENA, CWPA/BARCROFT IMAGE
下面,
我们就来依次看一看,
具备这些特征的动物,
是如何萌化人心的。
所谓“ 一白遮百丑”,
这句话在动物界可能也适用,
比如 北极熊——
另一只“AirPod”在向你招手。
摄影:ANDREANITA, DREAMSTIME
北极熊妈妈和宝宝抱在一起。
摄影:QUINN CHAN,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还有 冬天的鼬鼠——
摄影:STEFANO UNTERTHINER
摄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NATIONAL GEOGRAPHIC
摄影:CINDY HERZOG,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为什么是“ 冬天的”鼬鼠呢?
因为鼬鼠的毛发在冬天是白色的,
而开春之后则会变成浅棕色。
但其实,
即使是毛发变成棕色的鼬鼠,
也一样可爱——
当雪开始融化,鼬鼠毛发的颜色就会开始变深。
摄影:ALEXIA BURILLE,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和春季的鼬鼠一样,
灰熊也同样不具有“白”这个优势,
但是依然不妨碍这种动物卖萌。
这两只七个月大的灰熊幼崽手牵手,一起走。
摄影:OLIVER KLINK
两只熊仔在林间玩耍。
摄影:VOLODYMYR BURDIAK,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灰熊宝宝骑在妈妈的背上。
摄影:TRISH CARNEY, YOUR SHOT
摄影:ALASKA STOCK IMAGES
一只灰熊因头发太乱,一头扎进雪地中。
摄影:PATTY BAUCHMAN, CWPA/BARCROFT IMAGES
灰熊虽然不白,
但是“毛茸茸”这一属性,
却为它“增色”不少。
同理,
很多动物可爱,
多是因为满身的绒毛——
两只猎豹宝宝挤在一起。
摄影:GUS MILLS
一只火烈鸟正在起飞的边缘疯狂试探。它们在起飞之前需要助跑一段路程。在两岁之前,火烈鸟基本还都是白色的,之后才会渐渐变成粉红色。
摄影:ANUP SHAH, NPL, MINDEN PICTURES
狐獴宝宝胆子非常惧怕猛禽,以至于就连飞机飞过,他们也会怕得躲进自己的洞里。
摄影:PAUL BISHOP, DREAMSTIME
不过同样是浑身绒毛的动物,
幼崽就会比成年的动物可爱不少,
就比如上图的狐獴长大了,
就变成了下面的样子——
两只狐獴从地洞中探出头。
摄影:IRAWAN SUBINGAR, MYSHOT
成年狐獴虽然也可爱,
但是和自己小时候比起来,
还是略显逊色。
除了毛茸茸的动物幼崽以外,
还有一种动物,
把幼崽形态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以至于即使它长了一身的刺,
自己的萌属性也没受到丝毫影响——
刺猬Biddy可以算是Instagram上的“网红”了。
摄影:THOMAS UNTERSEHER, @BIDDYTHEHEDGEHOG
摄影:ZORANDIM, DREAMSTIME
另外还有一些动物,
虽然外表上不太“吃香”,
但是因为某种形态或神态具有拟人性,
也会让人觉得可爱。
“卖蠢”的小丑蛙
摄影:ZIGMUND LESZCZYNSKI, ANIMALS ANIMALS, EARTH SCENES
“停!”一只松鼠喊道。
摄影:MARY MCGOWAN, CWPA/BARCROFT IMAGES
“害羞”的狐猴
摄影:JAKOB STRECKER, CWPA/BARCROFT IMAGES
言归正传,
世界动物日的设立,
是为了号召人们善待和保护动物,
与动物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其实,
所有的动物都值得人们去保护,
不论它们是否具备“幼稚形态”的特征,
也不论它们是否可爱。
点击下图
购买2021《国家地理》中文日历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就点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