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终于不拍烂片!但口碑还是崩了

2019-08-29   CIBN微视听

邓超+俞白眉,影视圈灾难般的存在。

甚至是“烂片”代名词。

他们曾联合执导过两部电影,也合作过多部作品。

但都狗血到不忍直视。

豆瓣没超过5分,口碑彻底扑街。

再合作,不由得让观众心里一紧。

这次真会有所不同?

还真是。

豆瓣13万人打出6.2分,票房7.89亿。

可以说,这部新片两极分化严重——

《银河补习班》(2019)

当然比起前作,《银河补习班》突破不少。

最明显的感觉,设定走心。

不得不说,这次的邓超和俞白眉翻盘了

毕竟,有观众诚心实意为这片买账。

不少人被电影感动,被一次次戳中泪点,又被意外逗笑。

在他们眼里,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好电影

但也有人一眼看穿,为了煽情而胡编乱造的情节数不胜数

即便主创团队用心,却也是盖不住的刻意。

不是观众太苛刻,而是作品确有瑕疵。

(以下内容有部分剧透)

影片来自于一段横跨20年的父子故事。

父亲马皓文(邓超饰),一名桥梁设计工程师。

在亚运会圣火传递当天,桥梁坍塌。

他为单位背黑锅入狱,妻子也离婚改嫁。

7年后,马皓文出狱。

再见到儿子,是在马飞学校的通报大会。

逃学叛逆,不做作业,成绩垫底,勒令退学...

刚上初一,就已经被所有人放弃

教导主任说,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

母亲说,没救了,这辈子就这样。

只有父亲说,他会是这个学校最出色的孩子。

为了证明儿子真的很优秀。

马皓文当众跟教导主任打赌:

马飞会在期末考到年级前十,考不进年级前十,再开除也不迟。

你以为接下来的剧情,是父亲给儿子恶补初中课程?

并不是。

马皓文开始给儿子“煲人生鸡汤”:

他必须知道人活着为什么。

无限堆砌金句名言: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马皓文用独有的散养模式,培养出了一个神童

出门旅游了半个月,名次倒数的马飞,竟然在重点中学的期末考试,考进了年级前十。

就这剧情设定,还真难让人信服。

完全不切实际,全凭意想。

需要PK应试教育,也不该是这样的迷之操作!

整部电影,就像精心算计过一般。

刻意营造泪点,算计着观众的眼泪。

一切鸡汤和情节设定,都是为了煽情服务

不管剧情有多突兀

为了给儿子买电脑,马皓文不惜去卖血。

遇到混混,为了凸显父爱伟大,一定要让儿子先跑。

为了显现父爱的光辉,所有人都被塑造成了恶势力。

前妻,前同事,邻居,教导主任...

全都跟这对父子过不去。

甚至于到了最后,儿子成了宇航员。

这时,父亲正为多年前的桥梁事故翻案。

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航天事业,如期执行飞天任务。

于是,马飞要求父亲忍气吞声,放弃申诉。

所有的刻意,都为了引出泪点。

再用一个个瞎掰的故事,给你喂着毒鸡汤

结果,儿子优秀了,父亲的素质教育却很失败:

为了一己私利,牺牲蒙冤多年的父亲。

批判应试教育同样失败:

亲近自然,开拓视野,就能轻松当状元?那些努力的孩子将置于何地?

故事逻辑和主题的全面崩坏。

仅靠着编剧的强凑金句,刻意煽情,就可以糊弄了吗?

煽情不代表感动,荒唐也不是真实。

没有严谨的内核,想靠这样一部电影一雪前耻?

路艰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