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来临
又到了感冒多发的季节
多数患有感冒的人
存在一个普遍的想法
“吃点感冒药就好了”
然而
随意吃感冒药
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南京27岁的研究生小张
因为感冒入院
但仅7天后就离世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感冒药引发的悲剧
01
医生表示小张在感冒以后,自行服用了泰诺和维C银翘片,而刚好这两种药里面,都包含了对乙酰氨基酚,也是超过了这个人肝肾代谢的最高限额,最终导致肝肾衰竭而死亡。
入院后,小张高烧达到41摄氏度!伴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身体的八个脏器中有5个已经衰竭,而且全身肌肉溶解,最终无力挽救。
02
无独有偶,上海市民梅女士出现发热头痛等感冒症状。于是,她发烧时吃泰诺林,不发烧时吃的是泰诺的感冒药。
她自行按照说明书,每天服用4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连续服用了9天,引发了暴发性肝衰竭,出现肝昏迷。
梅女士被送到医院时,已出现了神志恍惚、意识模糊的症状,情况极其危急!经检查发现,梅女士整个肝脏都属于坏死状态!医院全力抢救才将梅女士从死神手上拉了回来。
对乙酰氨基酚是什么?
两个案例中我们都发现了感冒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它到底是“何方妖孽”?
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产物,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PGE1主要作用于神经中枢,它的减少将导致中枢体温调定点下降,体表温度感受器感觉相对较热,进而通过神经调节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抗炎作用较弱。对血小板及凝血机制无影响。
对乙酰氨基酚是治疗感冒药物最常见的成分,约80%的感冒药都含有该成分,成人一次性服用对乙酰氨基酚10到15克就会引起肝毒性,20到25克或更高剂量就可致死。
正常摄入量:
1. 成人:一般来说,成人摄入对乙酰氨基酚一次不应超过500毫克,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宜低于6小时,每日摄入最大量应不超过2000毫克,疗程不应该超过3天。
2. 儿童:小儿按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或按体表面积每天1.5克/平方米,分次服,每4~6小时1次;12岁以下儿童每24小时不超过4次量,疗程不超过5天。
3. 婴幼儿:也有报道认为,对乙酰氨基酚在新生儿体内排泄缓慢,毒性相对增强,3岁以下婴幼儿应避免使用。
患者服用药物时,可以对照药物说明书查看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几种药物同时服用时,对乙酰氨基酚的总和应当小于500毫克,此外有肝硬化、脂肪肝、肝炎、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以及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当慎用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
下面列举常见的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供大家参考:
维C银翘片 (105毫克/片)
999感冒灵颗粒 (200毫克/袋)
克感敏 (150毫克/片)
泰诺 (325毫克/片)
泰诺林 (650毫克/片)
散利痛 (250毫克/片)
必理通 (500毫克/片)
快克 (250毫克/片)
感通片 (125毫克/片)
日夜百服咛 (日片500毫克/片,夜片500毫克/片)
白加黑 (日片325毫克/片,夜片325毫克/片)
八类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得了感冒如果用药不当同样会致命。
感冒发生以后,千万不要自行去药店买药。如有需要,可以通过正规医生的指导再去用药。
普通人吃错感冒药都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患有其它病症的患者更是应该注意用药安全,以下有八类特殊人群切记不要随意服用感冒药: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用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时应谨慎。
胃病患者:服用含阿司匹林、布洛芬、扑热息痛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时要小心,以免引起胃溃疡甚至胃出血。
肾功能不全或下降的患者:会因感冒药中的解热镇痛类成分,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进一步加深对肾功能的损害。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服用含有氯苯那敏、异丙嗪、苯海拉明等成分的感冒药,也要警惕这类药物造成膀胱逼尿肌的肌张力的下降,使逼尿肌收缩无力,从而加重患者排尿困难。
司机:由于大多数感冒药中因含有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成分,容易导致困倦嗜睡等现象,因此,司机也应谨慎服用此类药品。
老人:由于生理功能及机体组成成分随着年龄的老化而发生了改变,对感冒药中的某些成分会格外的敏感,甚至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因此老年人选择抗感冒药应慎之又慎。
儿童:由于生理功能及机体组成成分还没有发育完全,一些参与药物代谢的器官如肝肾等功能也尚未发育成熟,如果不慎服用了对这些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必然会给这些器官带来损伤。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服用感冒药更要引起注意,因为这些药物可以经过胎盘或乳汁进入到胎儿或婴儿的体内。
如何正确服用感冒药?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重点关注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1)过敏反应(2)副作用(3)毒性反应(4)后遗效应(5)特异质反应(6) 致畸、致癌、致突变(7)药物依赖性等。
关注药品的成分
服用前,要了解药品的组成成分,对于复方成分的药品要多加注意!例如感冒药:白加黑、三九感冒颗粒、康泰克胶囊、新康泰克胶囊。药品中同类药品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
感冒药中的有效成分:
(1)解热镇痛类:如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等,通过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起退热止痛作用;
(2)缩血管类药物:如盐酸伪麻黄碱,收缩鼻粘膜血管,缓解鼻塞症状;
(3)镇咳祛痰药:如右美沙芬,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起镇咳作用;
(4)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和氯苯那敏,减轻毛细血管扩张,降低通透性,缓解流涕、喷嚏等症状;
(5)抗病毒药:如金刚烷胺。
要注意药品名称中的“麻、扑、敏、氨、酚、美、咖、胺”等字,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药物成分,应注意其服药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