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女人首先成为她自己,其次才是母亲、妻子、女儿。”
最近,在《出逃两日又如何》节目中,二姐张歆艺对袁弘袒露心声:
“我每天的考虑是我爸妈几点去看病,回来给他们叫车、晚上父母吃什么,我的儿子要吃什么,晚上要不要陪孩子洗澡?我在跑步机上也要想着要把晚上的饭给点好。我觉得我的生活很琐碎,虽然不是被迫做这些,但就是被迫变成了一个滚动的状态,有时候我停下来,发现你在听交响乐,在看书,我就好羡慕你,我也想把生活中这些支离破碎的东西扔掉,可我扔不掉。”
张歆艺表示,有了孩子后,自己被生活的琐碎压得不像自己的样子,但转头却发现袁弘还是那个爱听交响乐、对生活充满好奇的男孩,自己非常羡慕,但好像生活已经摧毁了原来的自己。
的确,有多少女人,一生都为了做好妻子和妈妈,而忘记了做自己呢。
在前段时间的热播剧《亲爱的自己》中,阚清子饰演的“张芝芝”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典型的“付出型”、不懂悦己的女人。
一方面她一直为了家庭付出,包揽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边工作边照顾家庭。然而自己却不舍得花钱,不买衣服不买包不打扮自己,丈夫刘洋“送”她一个好一点的保温杯,她明明很开心,却选择把杯子退了,自己另外加钱给婆婆买了按摩器。
另一方面,她全心全意为孩子付出,接送孩子上学、为孩子的学习忙前忙后,哪怕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培训班和补习班。
对于她来说,老公和孩子就是她的全世界。她觉得照顾家人这就是她的职责所在,再辛苦也理所当然。
可是直到她工作不顺利向刘洋吐槽的时候,她得到的不是丈夫的宽慰,却是要她全心全意当家庭主妇。张芝芝说:“可是女人,也得有自己的事业啊。”但刘洋却回复道:“我就是你的事业,雨薇就是你的事业。”
而听信了丈夫话的张芝芝却亲眼见证了丈夫出轨小三、抛弃了她们母女的事实。
所以你看,不是你付出,你对别人好,你就会被在乎、被疼爱。因为,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怎么奢望别人来爱你呢?
同样地,电影《喜福会》也在告诉我们: 无论付出什么,无论作出怎样的牺牲,都不能把自己抛诸脑后。
电影围绕四组家庭展开,在影片中,作为中国女性缩影的四位妈妈,无论是富贵还是清贫,无一例外都为自己家庭和孩子奉献了一生。
她们以得到丈夫的认可而备受压制和欺凌,以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而操心劳累,她们是妻子、是母亲,却独独忘了自己也是一个活生生过日子的人。
而最后的结果是:丈夫离心,孩子不亲。因为没有人会希望自己被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全面依附与控制。
直到影片最后,母亲与孩子们终于放下对彼此的芥蒂,她们达成和解的关键是明白了:“ 我很重要。”
不是成为谁的女儿而活,不是成为谁的妻子而活,不是成为谁的母亲而活,而是仅仅为自己而活。
作家笛安说过:“ 一个女人,随着时间,总有一天所有的人都会要求你去做妻子、做妈妈。可你不能忘了提醒自己,你还有自己的才华和人生。”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总能够平衡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会因别人而丢失内心真实的需求。谈到这里,演员孙俪可以说是典型代表。
在社交网站上,她是一个搞怪、逗比、爱笑爱闹、与老公频繁互动的可爱妻子,同时她也是一个熟知育儿宝典、会讲故事、会带孩子四处游玩、陪护照顾的好妈妈。
除了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她还是一个健身达人,一个优秀画家,一个书法大家,一个演而优的实力演员。
她在事业刚起步时遇到老公邓超,毅然决然在演员最耀眼的青年时期,选择结婚生子,但婚姻和家庭,却并没有阻挡她继续追求梦想和人生方向的脚步。
婚后她以一部《辣妈正传》作为人妻人母新篇章的开始,对角色深入人心的把握和演绎,让她荣获第27届金鹰奖最具人气女演员称号。
因在演技上的勤奋用心,她再次赢来郑晓龙导演的《芈月传》,她再度凭借扎实的眼技成功斩获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
从《那年花开月正圆》、《甄嬛传》到《安家》,她一跃成为独当一面的电视一姐。从单身到已婚,她的人生一直在发光发亮,因为她从未忘记做自己。
你看,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忘记,女人的未来不应该只是为了成为妻子和母亲。我们还有自己要成全,还有自己的才华要施展,还有自己的人生要度过,除了外在的身份,我们还有内在的自己。
作为妻子和两个孩子的妈妈,歌手龚琳娜唯一坚持不能丢掉的也是自己。她表示:“我们的家庭里,我和老锣每年都有一次独立旅行的机会。”
她对待孩子也是一样,不会完全把自己和孩子捆绑在一起生活,而是保持自我的同时也给足孩子成长的空间:
“如果我丢了自己去爱孩子,那我就会怪孩子,我把自己的价值都建立在他身上了,他不按我说的做,我就会说你不对,你看妈妈为你付出了那么多,这样不就把孩子的自由给锁住了吗?”
“如果你做自己,你就会知道你的孩子也要做他自己,他的生命不是你的。”
芭姐还记得《少年说》里有个高一女孩,曾站在高处对妈妈表白。
她说妈妈练瑜伽练了8年,在自己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考取了高级瑜伽教师资格证。但为了能照顾自己,她暂时放下了喜欢的瑜伽。
女孩说:“ 很多家长都以孩子为中心,久而久之他们的世界就没了自我。但我的妈妈不一样。”“ 她除了是我妈妈,她还是她自己:蒲琼芳。”“ 我希望妈妈不要把重心只放在我身上,而是勇敢做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比起忍痛割舍理想,又在琐碎的生活中自怨自艾的母亲,孩子的成长永远更需要热爱生活、积极上进的母亲。不管她打拼的战场,是在家庭,还是职场。
其实,人生中最好的礼物,就是你自己。但真正珍视自己的女人又有多少呢?是谁把女人变得如此琐碎而平庸?是谁剪去了女人想要飞翔的翅膀?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
作为女性,我们要懂得,幸福是一粒种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怎样播种、怎样耕耘、怎样维护、怎样收获,全在自己!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登上热搜的“56岁女子逃离家庭自驾游”事件吧。
“我不想再给大家干活了!”说这句话时,56岁的苏敏阿姨正在“出逃”,从压抑了30多年的婚姻生活中逃离出来。她开着自己的小polo,一直往温暖的南方开。
离开家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她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舒畅和自由,而视频中她也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自驾游。
苏敏家在河南,和很多女性一样,她按部就班地长大、工作、帮助爸妈扶持几个弟弟。这样的原生家庭让她有些想逃离,于是她选择了婚姻。以为结婚之后就有了更多自由。实际上,她不过是从一个困局跳进另一个困局。
生下女儿之后,苏敏全职在家带孩子,丈夫对苏敏很“抠”,每花一分钱都要仔细追踪去处。苏敏无法忍受伸手要钱没有尊严的生活,此后的30多年,一直在打工养活自己。
在这个家里,除了苏敏每天做饭打扫卫生等这些劳动不算钱,其余任何的经济支出,丈夫都和她是各管各的。
最难的时候,她是要一边打工,还要一边照顾年幼的孩子。丈夫经常对孩子不管不顾,孩子上学要花钱,这些都是苏敏在承担。
苏敏说,在家庭花销方面,丈夫顶多就是买个菜,而这也是因为他自己要吃饭,他每个月4000多元退休金,全部自己花了,压根儿没有想过给家庭付出。
在这段婚姻中,丈夫是完全的既得利益者,一个能自己赚钱还给他当免费保姆的妻子,去哪里找?
苏敏不是没想过离婚,可每个想离婚的节点都有无数个不能离的理由:女儿太小熬到她上大学吧、女儿要结婚了,总不能让她被婆家看不起吧、双胞胎外孙出生了,又要帮女儿带孩子。
终于,她等到了现在。
经过慎重考虑后苏敏决定要自驾游,想要勇敢地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为此,她花了一年时间准备,不断准备各种旅行装备:帐篷,冰箱,电饭煲等等。丈夫对此不以为然,觉得苏敏去不了几天就会回来,这是浪费钱。
今年3月,到了苏敏给自己计划的时间,一场疫情困住了她,丈夫幸灾乐祸:“看你还出不出去”。9月份,一切慢慢恢复正常,苏敏的快递也陆续到家了,丈夫慌了,没人给自己做饭吃了,更没人照顾自己了。他一度想把ETC的卡拔掉,被女婿说了才作罢。
终于,苏敏出发了。她开着自己的小车,一路往南。
在她的车尾箱里,装得满满当当的是一年四季的衣服,她决定,这是一次长久的旅行,即使今年冬天,也不想再回家了。
在苏敏上传的旅游视频中,我们看到,她用自己的足迹,渐渐开始丈量祖国的大好山河。她会快乐地介绍着每一个景点的美,在出镜的视频中,她涂上了漂亮的口红,对着镜头笑得很开心。
一个人出行,当然是有不方便的。一开始架帐篷并不熟练,也会引来很多好奇的目光,慢慢的,苏敏行动越来越熟练,她很享受这种自由的时光。
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她一直在迁就家人。她清楚丈夫的口味清淡,所以从来不做重口味的菜,可是当她一个人生活时,她总做喜欢吃的辣椒。
有时候开车走山路,人烟稀少,开几个小时也难看见一两台车,可是对苏敏来说,这是前几十年的人生里难得的自由,这是自己选择的自由。
后来,她结识了越来越多的房车旅行爱好者们,加入了他们的团队,旅途上又多了很多快乐。
女儿、女婿和丈夫都劝她回来,觉得她玩够了应该回来,但苏敏不再愿意回去给他们当“免费的保姆”,她计划去海南过年。
在那段压抑的婚姻中,她只有埋怨和不满,而今,她终于能够豁得出去,为自己而活一次。
尽管她已经年过半百,好在,这种觉醒没有来得太晚。
你看,被母职所禁锢的中国女性,很少能够肆意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进入婚姻到垂垂老矣,她们都是别人的女儿、妻子和母亲,她们这一生,都要不断地为家庭付出。
有多少普通家庭中的女性真正为自己而活呢?少之又少,所以苏敏阿姨的做法才得到无数女性的共鸣和钦佩。
原来,一个女人,即使进入老年,她的人生也不只有外人眼中的那一条路。
很多人,认为女人就应该被贴满标签,就应该做好妻子,做好母亲的角色,她们应该为这个家庭奉献自己的一生,不喊累、不抱怨,即使被别人认为没有多少价值,也应该虚心接受。
可是没有人问她们,你是不是想要这样的生活,你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人生。因为长久以来,所有的女性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你理所当然,也应该这么做。但芭姐想问,凭什么呢?世俗的就是对的?她们愿意为了家庭牺牲,那是她们心甘情愿的,并不是她们的义务。
太多人把女性为家庭牺牲当成理所当然,却忘了,她们在成为妻子和母亲之前,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
Papi酱曾做过这样一个人生排序:自己、伴侣、孩子、父母。她解释道:“ 首先,你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是最长的。之后的这一生,我是和我的伴侣一起过的。孩子和父母都是你只陪伴他们走一段路,剩下的路还是他们自己去走的。”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 女人,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个女人。”
如今,很多女性都是被大众所期待的:你应该结婚生孩子,应该承担父母、孩子、丈夫的照料工作,应该怎么怎么做,可是凭什么呢?
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之下太累了,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同上也太累了。当你在生命的某一刻,不再依附于别人,把自己的生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
当然,为自己而活并不是非要抛下家庭的一切,而是在多重身份之下,你还能保持自我。不管你是20岁还是30岁,或者50、60岁,你都可以推开那扇通往自由的大门,找到真正的自我。
无论你要成为别人的妻子,还是孩子的母亲,请别忘了,你首先是你自己,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不被任何传统观念“固化”,不被世俗观念所裹挟。
就如Coco Chanel告诉所有女人的那句话:“ 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尔,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供选择,但永远别忘记一件最重要的衣服,这件衣服叫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