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杭城公办小学招生已近尾声,不少学校出现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情况。照理说,学校应根据学龄儿童户籍和家庭住房情况,按“住、户一致”优先原则录取,排在最前面的是“一表生”,即学龄儿童户籍与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三者一致,均在学区内。然而,今年许多“一表生”家长也不淡定了。
据钱报记者统计,杭州主城区(不含萧山、余杭)一表生“爆表”的小学超过10所,创下新高。其中,多数学校一表生的落户年限在2到3年,最高的达到3年半。
仔细研究这些小学的分布后,钱报记者有重要发现:部分“爆表”小学,对应同一所公办初中。由于公办小学毕业生是直升进入对口的公办初中,换言之,继热门公办小学后,未来杭城部分公办初中也可能“爆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5所公办小学今年一表生“爆表”
从杭州各区教育局发布的2019年学区预警信息看,学区适龄户籍儿童人数达到招生规模人数100%及以上比例的学校(即红色预警)最多的城区,是西湖区。结果,该区也是今年“爆表”学校最集中的城区之一,共有4所学校一表生超过招生计划,分别是——
学军小学求智校区,以适龄儿童户口迁入时间为序,排序前315位的一表生安排在求智校区,其余33位一表生借钱塘外语学校学院路校区场地办学。能在学军小学求智巷校区就读的一表生落户时间截至2017年6月9日。
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以适龄儿童户口迁入时间先后为序,排序前316位的一表生安排在文一校区,其余66位一表生借钱塘外语学校学院路校区场地办学。能在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就读的一表生落户时间截至2016年12月5日。
文三街小学,以适龄儿童户口迁入时间先后为序,排序前180位的一表生安排在文三街小学就读,其余91位一表生借钱塘外语学校学院路校区场地办学。能在文三街小学就读的一表生落户时间截至2016年8月30日。
翠苑第一小学文华校区,今年首次出现一表生爆棚现象,多出来的10多个一表生调剂到了翠苑一小翠苑校区。其实,翠苑一小文华校区这几年招生压力不小,学校此前是通过扩班的方式解决,今年学校毕业4个班,招生5个班,每班45人,仍无法满足所有一表生的入学需求。
上城区一表生超过原定招生计划的公办小学有4所,分别是凤凰小学、胜利实验学校、胜利小学钱塘校区和天地实验小学。
滨江区一表生爆表的公办小学有3所,分别是——
江南实验学校月明校区。今年,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月明校区和滨和小学)新一年级报名总人数超过原计划招生数,按批次及学生入户先后排序录取。其中,月明校区拟录取对象为已通过第一次现场核验的一表生第一批部分孩子,孩子入户时间在2017年3月21日(含)之前;滨和小学为已通过第一次现场核验的所有一表生。已在月明校区现场核验,但未被录取的一表生,按集团调配方案,调配至滨和小学。
闻涛小学,今年计划招收6个班共270名新生,报名人数超过原计划招生数,所以按批次及学生入户先后排序录取。今年一年级新生录取对象为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出生的一表生第一批部分(孩子入户时间在2019年4月23日(含)前)。
滨文小学,今年计划招收12个班,其中滨文小学校区和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区各招收6个班。根据报名情况及家长意愿统计,要求在滨文小学校区就读人数超出计划招生数,所以有落户年限一说。在滨文小学校区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入户时间截止到2017年8月16日(含)。
江干区一表生爆表的公办小学有2所,分别是——
采荷一小教育集团采荷校区,今年一年级新生招生计划为270人,实际报名的一表生人数大幅度超招生计划,学校依据“同一表别看入户年限”录取,一表生落户截止时间大约在2016年1月底。其余一表生调剂到采荷一小钱江苑校区。
采荷二小教育集团采荷校区,今年一年级新生招生计划为 360人,实际报名的一表生人数大幅度超招生计划。学校依据“同一表别看入户年限”录取,一表生落户截止时间大约是在2017年4月左右。其余一表生调剂到采二集团景和小学。学校还有个重要提醒:未来采荷校区学区内中途插班,也无能为力接收了。
拱墅区一表生爆表的公办小学有1所,是文澜实验学校。
因学区户籍生人数超过招生数,该校按照一表生学生入户时间先后录取。录取后,排序前336名在文澜实验学校就读,后252名借大关中学教育集团郭家厍校区就读一年。在文澜实验学校就读的一表生落户截止时间为2016年6月22日;借用郭家厍校区就读的学生有252名,其落户时间为2016年6月23日至2018年6月28日。
下城区一表生爆表的公办小学有1所,是长寿桥小学。
该校今年共招收315人,实际报名的一表生人数大幅度超招生计划,按照一表生入户时间先后录取。据了解,今年在长寿桥小学入学的一表生,落户时间至少2年。其余一表生可在以下5所调配意向学校中选择,包括长寿桥岳帅小学、朝晖实验小学、江心岛小学、天水小学和文龙巷小学。
多所“爆表”小学对应同一所初中
从一表生爆表的公办小学数量上看,今年主要集中在三个城区:西湖、滨江和江干。滨江的3所爆表小学,分别对口3所不同初中,而西湖、江干的几所爆表小学,对口初中却相对集中。
比如,西湖区4所爆表小学中,学军小学求智校区、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和文三街小学这3所小学,对应的均是杭州第十三中学。
又比如,江干区2所爆表的小学,采荷一小采荷校区和采荷二小采荷校区,对应都是采荷中学。
以学军、文一街和文三街这3所小学为例,排序靠后的一表生均是借场地办学,但仍是上述学校的学生,将来也是可以直升杭十三中的。
单凭目前的场地,小学已经容纳不下了,对应初中未来能收的下吗?
即便是对应的公办小学仅一所爆表,有的公办初中也快吃不消了。浙大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对口的小学是滨文小学和在建的江南单元小学(未命名)。江南单元小学计划明后年启用,该校未启用前,施教区内的学生均为滨文小学招生范围,所以自去年起滨文小学出现一表生爆表的情况。这两年,江南单元小学招生规模均为6个班,以滨文小学的名义在浙大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过渡。浙大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设计规划是36个班,目前已经借了12个班的场地给对口小学办学。如果明年江南单元小学启用,情况将有所缓解;但若没有启用,这所公办初中的场地可能就不够用了。
生源高峰、公民同招、全民摇号……
未来几年
杭城公办初中很可能越来越热
造成杭城部分公办初中出现“爆表”趋势的原因,除了生源高峰,还有公民同招、全民摇号这两大新政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生源高峰,比较好理解。
首先是大背景,小学的生源高峰正逐步向初中蔓延——2011年前,杭城小学一年级新生人数一直维持在2.3万人左右;2011年接近2.8万人,2013年达到3.3万人,2016年突破了4万人大关。以此类推,再不考虑外地转学生的前提下,2017年杭城初一新生达到2.8万人,今年起码3.3万人,2022年要超过4万人。这相当于三年后,初一新生还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0%以上。
其次是生源分布不平衡,在一些热门公办小学特别集中。像采荷一小采荷校区、采荷二小采荷校区等多所学校,一表生“爆表”已持续多年。近几年,“爆表”的公办小学数量继续呈上升趋势,今年已经达到15所。为容纳下所有一表生,“爆表”学校通常会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扩班或增加班额,二是借场地办学。但无论哪一种,都将成为其对口公办初中的生源压力。
像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教工校区,今年的招生形势就非常紧张。往年二表生、部分三表生也能入读,今年仅录取一表生,其他学生只能调剂到十三中教育集团嘉绿苑校区。
“教工校区这些年一直招收14个班,已经严重超标了,无法容纳更多的学生就读。今年学校能把所有的一表生接收,也是通过扩大班额的方式进行,相当于多招收两个班。”该校一位负责人告诉钱报记者。
他表示,由于教工校区对口的公办小学,都是时下最热门的公办小学,包括学军小学求智校区、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文三街小学和行知小学等,近几年生源年年爆棚,甚至要借场地办学,所以学校对今后两三年的招生形势做出了基本判断,入读学生肯定会一年比一年多,未来仍可能需要分流。
有类似情况的,还有杭州采荷中学采荷校区,其对口的几所公办小学,也是热门小学,像采荷一小和采荷二小一表生爆棚均持续多年,采荷三小原来是小班化教学,这些年的班额也是年年扩。虽说今年收下了对口公办小学全部毕业生,但采荷中学采荷校区已经充分体会到了小升初入学高峰带来的压力。
学校一位负责人透露,采荷校区今年招收14个班,以往每班是40人,今年每班增加了4到5人后,才收下所有的学生。
“采荷校区本来是36班规模,现在已经达到了42班,不能再扩了。”这位负责人说,今年通过扩班额的方式解决学生入学需求,已到学生容纳量的顶峰,明年无法再突破了。
大关实验中学今年招了9个班,预计明年12个班,三年后会达到16个班,也就是学校容纳量的极限。生源压力,一方面来自对口的文澜实验学校(原卖鱼桥小学文澜校区)年年扩招,最近两年,一表生又连续“爆表”;另一方面来自学校周边陆续交付使用的新楼盘,家长们争相购房入户,就是希望孩子没赶上热门公办小学,但能赶上这所口碑不错的公办初中。
“如果附近没有新的配套公办初中尽快投入使用,未来几年的招生压力会很大。”该校负责人预计。
假如说生源高峰是让部分公办初中越来越热的客观因素,那么配合上家长们的主观因素,威力就更大了。
主观因素,主要来自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第17条“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明确提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通俗点讲,就是小学和初中将全面实施“公民同招”和“电脑派位”两大政策。
关于“公民同招”,借鉴上海经验,杭州已在探索实施公办民办中小学同步招生,小学今年开始实施,公民办中学的同步招生方案,暂未有明确信息。而关于“电脑派位”,杭城民办初中多年来均按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电脑派位(今年派位比例为60%),但截至目前,全国各地教育局已纷纷调整民办学校招生方式,民办初中100%摇号,并诞生了一个新词“全民摇号”。
在教育界人士看来,这两大新政一旦在杭城初中开始实施,对公办初中来说,既是动力,又是压力。
动力来自生源质量提升——如果民办初中100%摇号,公办初中与其的生源差距肯定会缩小。
压力来自生源爆棚,有可能容纳不下那么多学生——一旦公民同招,民办初中又是100%摇号,热点公办初中的家长都会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摇不上民办初中,是不是连对口的公办初中都可能读不了?为保险起见,许多家长会考虑放弃摇号,那么申请进入热点公办初中的学生就更多了。今年杭城小学实行“公民同招”后,确实出现了类似情况,热门公办小学比往年更热了,因为去民办小学“试一试”的少了。
有公办初中校长分析,现在“初中公民同招”、“全民摇号”等政策信息传的很热闹,是不是真的实行,以下发文件为准。“但对于优质公办初中,实行公民同招肯定是有利的。如果小升初的学生,以后只能选择一所初中,要么民办,要么公办,就得慎重考虑,一旦选择民办初中没有被录取,他在公办初中的录取排序中就靠后,这种风险会影响家长做决定。”
也有校长认为,如果以后真的实行“初中公民同招”政策,对优质公办初中是利好消息,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好学生留下的会多起来,导致就读学生人数增加,学校无法容纳所有的学生,就会有学生被调剂。
话说回来,到时候部分公办初中真的容纳不下那么多学生,咋办?是不是也会跟小学入学一样,按一表二表三表排序?
据了解,杭十三中教育集团教工校区今年就是按一表二表三表顺序排队的。负责人预测说,在目前这种形势下,未来几年教工校区估计只能容纳一表生入读,如果一表生都满出来了,只能对一表生进行排队。不过,十三中教育集团嘉绿苑校区,这些年的办学水平已经得到家长认可,教工校区满出来的学生会往嘉绿苑校区分流。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改扩建,或者有新的配套学校投入使用。钱报记者了解到,十三中教育集团教工校区学生,在新学期将到杭州钱塘外语学校过渡,过渡期为两年。因为教工校区将进行整体改建,其中有三幢楼拆了重建。改建后,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杭州采荷中学采荷校区的负责人说,今年能收下全部的毕业生,今后是不是还能收下,这个就不好说了。“从形势上来看,我们学校以后有可能面临无法收下所有对口小学毕业生的情况,一则是学区内对口公办小学人数增加,二则是小升初流失的毕业生人数减少,都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而作为家长,要应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新形势的最佳办法,就是不要轻易出售自己的学区房。据了解,今年就有热门公办小学要求家长签定承诺书:“在孩子就读小学期间,将常住在小学教育服务区内。若搬出教育服务区或将服务区内房屋产权出售,则根据就近入学原则,自愿转学到所住学区上学。”这位承诺书的期限是6年,未来若对应的公办初中也出现爆满的情况,估计“不得出售学区房”的期限还会再增加3年。
来源: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记者 梁建伟 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