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书法名贴鉴赏

2019-12-13   语文梦工厂

书法作品介绍

文征明作为明朝一代书法大家,吴门书画界众望所归的领袖,他的书法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篆、隶、真、行、草,无所不精,尤以行书擅长,最具特色。在这里我们具体谈谈文征明行书的艺术特点:

(一)严谨端庄,含规入矩。我们知道,一种书风的形成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也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文征明出身于世代仕宦之家,所师者吴宽、沈周、李应祯等人,均系一代俊彦,自幼他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养成了那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性格,他的性格特点不自觉地反映到他的书风之中;文征明生活在一种仕绅文化环境中,作为书画界的一代领袖,他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稳重老成,不管他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喜怒哀乐不溢于言表,在他的笔下不愿作过分的渲泄,他始终以身作则,予人以正中导向。所以他的书法正如清人邹炳泰所评:‘衡山格法精遒,无一笔失度’。其行书点画交待十分清楚,偏旁部首十分规范,转折的提按顿挫十分注意。行笔干净利索,结字严谨端庄。平易近人,使人乐于接受。

(二)典雅秀劲,流畅舒和。在取法上,文征明主要是以《圣教序》为宗,力追二王,并吸取智永、欧阳询、李阳冰、怀素、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等历代大书法家的用笔特点,将一路是‘险劲’、‘刚劲’、‘劲利’、‘苍劲’、‘雄健’;一路是‘虚和’、‘舒徐’、‘流畅’、‘典雅’、‘含蓄’不同风格,有机地溶为一体,形成自己的独特书风。难怪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针对文征明的一本《千字文》评价:‘于整栗遒劲中,不失虚和舒徐意致’。这虽说是对这本《千字文》的评价,同时也是文征明行书特点的真实写照。历史上的许多书家,或向‘整栗遒劲’方面发展,或向‘虚和舒徐’方面发展,能将二者兼容起来的的确为数不多。文征明却能做到,这是相当了不起的。这或许与他的‘中和之美’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三)矛盾统一,终归平静。文征明追求其行书险劲,又力求平整、融和,由于他惯于使用一种弹性较强的尖硬毫笔,运行时似乎能听到有丝丝响声,敛不住锋毫的犟性,时露尖厉之迹。尖厉与平整、融和是相矛盾的,文征明却能使笔性就我性,以笔势服从其心目中的线构规范,使这一对拼搏着、纠缠着的矛盾关系,终归统一,终归平静,且有生气。同时,可以看出文征明对毛笔锋毫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如果不是他具有良好的修养和扎实的基本功,要化解这一对矛盾,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文征明的一生十分勤奋,他学习到老,变化到老,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行书也在不断地变化,从变化中可以看到他不同的时期行书的不同风格。这本书所选之字,是从他成熟时期的行书作品中选取的,是具有代表性的。

 书法作品鉴赏

一文征明《元旦·太湖·春日郭外山行诗》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