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朋友小L去年从外企离职,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以接项目、做设计为主要工作。
小L很有远见,离职不到一年就找到我,担心起她的养老金问题(财商很高哦)。
她刚离职就开始为自己交社保,由于担心离职初期收入不稳定,她按照北京市社会平均工资(以下称社平工资)最低基数缴纳。
有意思的是,小L以前在外企工资比较高,超过了社平工资的三倍,一直是按照最高基数缴费的,这样一对比,离职后她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增长的太慢了。由于担心社保缴费太低,影响自己未来可以领到的养老金,小L来找我寻求帮助。
在分析小L的案例之前,我先补充一下社保和养老金的基本知识,虽然这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但我确信很多人都不了解。
我们平时所说的养老金,其实包含两个部分: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这两部分资金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弄明白“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就简单了,这个指数可以理解为你的缴费工资跟社平工资的差距,数值越大,说明交的钱越多,未来你这部分的养老金就越多。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总额(含利息)/计发月数
因此,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成为我们退休时能够获得的退休金,而小L所担心的,正是由于缴费基数降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总额太少,导致退休金不足。
小L离职前后,她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征得小L的同意,我晒出她2018年的社保缴费单。
小L的社保缴费信息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小L在2018年7月离职以前,一直都是按照社保最高缴费基数缴纳保险金。按照社保缴费的规则,缴费工资的8%计入社保个人账户,在7月份的时候,她的养老金缴费基数是25401元,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入账达到2032.08元,而在离职后的8月份,小L按照北京市最低缴费工资3387元缴纳社保,计入她个人账户的部分,仅为270.96元,对比之下,个人账户每月减少了1761.12元。
如上所说,我们退休后的养老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保个人账户。这个账户就像银行账户:退休前按月存款,退休后按月领取,影响最终金额的,除了你存入金额的多少,还有利率。
个人账户的利率能达到多少呢?我们继续看小L的账户:
根据2018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来,小L个人账户的利率高达8.29%。
这就是社保的魅力!
既然社保个人账户的利率那么高,是不是意味着多多益善呢?如果每年都能保证8%的利率上涨,退休金肯定能够满足财务自由啊,直接按照最高缴费额度缴纳行不行呢?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继续以小L的情况来分析:
由于她是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的部分,全靠自己缴纳。要知道,她在单位的时候,除了自己缴纳了8%,单位还帮她缴纳了16%,只不过按照社保的政策,这16%没有进入她的个人账户,而是进入了统筹账户(统筹账户的钱跟她没关系)。因此,她现在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除了缴纳个人账户的部分,还需要缴纳另一部分进入统筹账户。
按照社保个人缴费政策,计入统筹账户金额占比达到60%,只有40%能进入她的个人账户,假如她继续按照最高基数25401元缴纳,每月缴费比例为20%,达到5080.2元,其中40%进入个人账户,金额为2032元,而多交的3048元就跟她没有关系了。这样算下来,即使以后个人账户的资金依然能够按照8%的利率上涨,但远远比不上多交钱带来的损失。
所以,虽然现在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利率很高,并不意味着我们缴费越多越好。
除此以外,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利率是浮动的,也叫记账利率。既然是浮动的,就有可能高,也有可能低。在2016年以前,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一直都跟定期存款利率保持一致,略高于定期存款利率,2017年4月13日,《统一和规范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出台,规定:
“记账利率应主要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和基金平衡状况等因素研究确定,并通过合理的系数进行调整。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所以,2016~2018年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由人社部和财政部统一发布,分别为8.31%、7.12%和8.29%。由于职工工资增长迅速,养老金个人账户得以获得高利率。
有了这样的认知,如何缴纳养老金就分为了不同的情况:
像小L一样的自由职业者,我建议按照最低基数缴纳
虽然社保按照最低基数缴纳,但是省下来的那部分钱,一定不能挪作他用,必须严格作为养老基金进行管理,可以投资到养老基金,或者直接定投指数基金,不到退休的时候坚决不用。
自从2017年底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来,公募基金市场已经出现了多只以养老为目标的基金,这些基金的投资原则是长周期、低风险,以便为投资人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有足够的资金过上退休生活,今年以来,多只养老目标基金都取得了7%以上的收益,并不比养老金个人账户的收益逊色。
数据来自天天基金网
依然在单位上班的人士,我建议一定要按照高的基数缴纳养老金
因为个人不用承担统筹账户资金的缴纳,个人缴纳的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这部分资金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账户的余额,而且有利于提高基础养老金的金额,可谓是一举两得。
因此,以后如果有人再跟你说交社保没有用之类的言论,你就要学会根据不同情况分析了。
社保作为一项福利制度,目标是让最广大的人群获得福利,维护社会稳定。缴费高的人群缴纳更多的资金进入统筹账户,通过社保基金的运作获取收益,用来弥补缴费较低的人群未来退休的需求,缴费高的人群由于个人账户资金充足,在造福他人的同时,也为自己退休做足了保障。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多元化,大量职场人士开始脱离组织,加入到自由职业者的行列,就像文中的小L一样,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能力出众,但也需要有足够的财商意识,才能为未来退休养老做好准备。
最后再总结一下:
自由职业者的养老保险,一定要按时缴纳,建议以最低基数缴纳养老保险,把节省下来的钱,按月通过公募养老基金或者年金保险的方式存入自己的养老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