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甜”是怎么回事呢?什么因素影响着普洱茶的“甜”呢?

2020-09-21   生茶张

原标题:普洱茶的“甜”是怎么回事呢?什么因素影响着普洱茶的“甜”呢?

经常喝普洱茶的都知道,普洱茶的回甘是饮普洱茶过程中的一种最为明显的体验。也有很多茶友因为普洱茶的回甘而喜欢普洱茶。

看着茶杯里乌黑的普洱茶翻滚着,叶片舒展开来,缓缓的往下坠,到了杯底,还不忘调皮的吐出些泡泡。

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很少有饮料或食品具备普洱茶这种“可饮、可藏”的双重特性。

普洱茶的回甘一般比较持久,而且很容易渗透到咽喉部位,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甘韵扩及两颊,并不局限于舌面。

有人因为普洱茶苦而不喜欢,也有人因为普洱茶香甜醇厚而欲罢不能。那么,什么是普洱茶的“甜”呢?又是什么决定普洱茶的“甜”呢?

茶叶的甜味物质,是茶叶里具有甜味感的物质的总称。对茶的苦味和涩味有掩盖和协调作用。

一、茶叶的甜味物质有三类

普洱茶回甘是因为云南种普洱茶内质丰富,让口感更加的多样性。茶叶当中含有:

1、以游离态存在于茶叶中的单糖和低聚糖(可溶性糖),是让茶叶回甜的主要物质。

2、带甜味的氨基酸,氨与酚,就好比茶汤的味精。

氨指氨基酸,它的鲜、酸、甜味都会促使唾液分泌,导致生津。在普洱茶的长期存放中,氨基酸含量会下降,一部分会被分解和转化为无机物。

3、儿茶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

糖类物质不仅仅为茶树提供贮藏养料,也是茶叶内重要内含物的前体。茶叶被采摘后,依然进行着呼吸作用,此时消耗的能量来源于糖类物质。

茶鲜叶中的糖类物质包括:茶叶中的单糖、寡糖和多糖。而单糖和双糖是构成茶叶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

就茶树的同一个枝条而言,蔗糖、还原糖等甜味物质的含量老叶高于嫩叶,并随叶片的老化而逐渐增加。芽以下较粗老的三、四叶和老叶,甜味物质含量高于幼嫩的二、三叶,所以,用较粗老的原料制成的普洱茶,甜味明显。

二、茶树树龄的因素

树龄小的茶树主要以含氮(N)类化合物(氨基酸)代谢为主,茶汤喝起来鲜香度比较高,但甜度、厚度、柔滑度及耐泡度较差;而树龄大的茶树体主要以含碳(C)类化合物代谢为主,含碳化合物总体含量高,鲜叶里糖分及茶多酚含量高,这类茶汤柔和顺滑,味甜质厚。

树龄越大的茶树木质纤维化程度越高,所含糖分也越多,当冲泡到十来泡以后,其他内含物质已浸出完全,那纤维质也被完全泡开,纤维质中的大量糖分析出,在唾液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甜味,所以尾水就越甜。

三、转化以及年份

好的普洱茶是汤中带甜,汤质润滑饱满的感觉,而好的普洱除了需要年份造就之外,更需要“好原料+精湛工艺+优良仓储以及好的转化”。

当仓储条件优良且陈化一定年份的普洱茶,茶中的与苦涩相关的成分已转化,“化”掉新茶的苦涩,其茶汤就会喝到甘甜醇厚。

普洱茶茶名声响亮、品质独特,是人们追求喝茶喝健康、喝文化、喝故事的极品等等。

普洱茶已成为当今中国茶叶的金字招牌,喜爱茶的人士都以拥有正宗的普洱茶为荣,就连台湾、香港和韩国、日本的茶商更是不辞艰辛,到云南高价收购,使得好的普洱茶价格连年翻番。

云南人制作的普洱茶名声享誉国内外近三个世纪,云南的先辈们为普洱茶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