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在这个春天

2020-03-04   香城都市报

本报讯(通讯员 周红芳)如果这个春天宁静如常,你我或许依然平凡如昨,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乐享融融春光。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全部处于封闭状态,我更是在不停的担心和释怀中度过。2月2日,我们楼道因为有一名疑似病例,执行封楼管理。意味着二单元楼道按下了暂停键,我们楼道都不能出,是彻底的被隔离了,外人感觉我们是陷入了绝境。但情况并非如此,我们感受了来自各方不一样的温暖和感动,我们也是由最初的不理解到积极配合。


便民的医疗服务,让放心多一点

“马上楼道开始消毒,请住户暂时不要开门。”这是住户群里的一条简单的消息。

自从楼道发现了疑似病例后,我整个人都精神紧张,因为这户就住我家对门,隔离前些天我们见面还经常打招呼。那段时间我不敢开门,感觉楼道的空气中都有病毒的气息,甚至紧张得感觉胸口喘不过气,总担心自己被感染。同为一个单位的老公总是耐心地劝导我,驱走我心中的焦虑。同时为让住户更安心,小区每天都会定期消毒,消毒前也都会有善意的提醒。有一天我特意趴在窗台上观察,一位全副武装背着消毒液的白衣卫士正认真细致地消毒着小区的每个角落。因在楼上看不清人脸,待他走进楼道,我还特意好奇地从门洞观察了一下,原来这个白衣卫士竟然是我们门卫60多岁的刘爷爷!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油然而起:刘爷爷都不怕病毒感染,亲力亲为在一线,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勇敢?

“嗯,挺好,体温都正常,呆在家里千万不要出门,有什么问题就给我联系,记得照顾好你的父亲。”这是管户员陈刚每天入户排查后关切的话语。每天他都会排查并登记我们楼栋住户的健康状况,并对每户配发了温度计、口罩等医护设备。对家里有老人的更是无微不至的关心。有一次我们楼道有一位老人急需胃药,陈刚听说后跑遍了县城药店,终于把药及时送到老人手中,老人感激不尽,一直在念叨:这小伙子真不错,考虑太周全了!


贴心的生活保障,让安心多一点

“请二单元住户下楼拿菜。”这是我们小区群里最多的留言。为避免隔离住户生活受到较大影响,每隔三天,办公室充当跑腿工的刘主任总会准时地把我们的生活物资采购好,每次都换着花样为我们配菜;遇上节日,更会贴心地配上节日大餐。想到我们楼道住户比较多,采购任务繁重,为减少刘主任的工作量,妈妈说家里的米不多了,估计省着吃可以挨过14天隔离期,咱们就不麻烦刘主任了,晚上就煮点面条或稀饭凑合一下吧。后来刘主任听说这个事情后一直责怪自己工作不细致,同时还特别叮嘱我说:“特殊时期物资要跟上,特别是你父亲身体不好,营养更不能少,以后有什么需要直接给我打电话,这是我的责任,别不好意思。”遇上谁家缺米少油或尿不湿奶粉断货等,刘主任更是义不容辞第一时间满足住户的需求,让隔离的居民后顾无忧。“辛苦了,你在采购的时候也要做好防护,千万注意不要感染了!”因为心怀信念,他始终默守那一份承诺,他以实际行动温暖着二单元29位住户,同时也换来了住户们暖心关切的提醒。

“请值守人员把二单元楼道垃圾清理一下。”疫情值守群又有留言了。封楼以来,我们的生活垃圾只能拿到楼下,没法扔到小区门外的垃圾桶里。而负责值守小区的值班人员就义不容辞地充当起了环卫工的角色。

一面党旗、一张桌子就是他们的临时办公点,无论天气多么寒冷,他们执着;无论条件多么简陋,他们坚守。天冷了,他们就原地跑一跑,增加热量;肚子饿了,简单的面条就是他们的一餐。特别是他们还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不怕脏不怕累来回运送垃圾,那身影更让人动容。有好多次,我提出申请要重新回到值守岗位替换一下他们,可每次都因为楼道没解封而作罢。我能做的,只有在窗台默默祈祷疫情早点结束,我们回归平静!


和谐的邻里环境,让爱心多一点

封楼宅家的生活,让原来忙忙碌碌、互不相识的住户变得亲近起来。我们楼道有一户住着两位老人,有一次老人的一大箱水果在楼下没法运上楼,楼道一位年轻人看到后,默默地帮老人家把物资搬上了楼。平时不怎么联系的住户,也都渐渐熟悉了起来,经常通过电话、微信相互问候。困难面前大家齐心协力、相互帮助,谁家缺盐少姜,只要在群里说一声,大家都会送过来。这些举动似乎寻常又实在不寻常,像寒冬里的一盆火,像黑暗里的一盏灯,让我们彼此都有了依靠和动力,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虽然我们足不出户,但我们并不孤单。

因为爱心,我们收到了来自云南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物资;因为爱心,我们收到了邻里的亲切关怀。有了这些莫名的触动,我好像重新认识了这些关爱我们的人们,隔离不隔爱,温暖一直在,我更爱这些可爱的同事和邻居们。

春天来了!期待三月的暖阳,彻底带走肆虐的病毒,愿时光不老,大家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