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
经过了几次烂尾剧的伤害,我们很少敢安利刚播出的新剧。今天又忍不住了,实在是很喜欢这部细腻的剧。
《风平浪静的闲暇》,开播后豆瓣9.2,播了第二集上升到9.4。由日本90后影后黑木华、以及大家都爱的高桥一生主演。
和去年的《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类似,《风平浪静的闲暇》的女主也是一个无法拒绝别人的老好人社畜。
但是《风》更特别是,它拍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
“KY”这个词现在经常出现在中文社交网络上,意为“不会读取空气”,这来自于日本。
在日本,有约定俗成的“空气文化”。“空气”在日语中,除了有字面意思“空气”之外,还有“气氛”、“氛围”的意思。察言观色,读懂当下的氛围,是日本人在职场交往中的必修课。
那些让场面冷掉、尴尬的人,就会挂上“KY”——空気が読めない(没眼力见、不识时务)之类的负面标签。
“空气”难以捉摸,而《风平浪静的闲暇》在开始的一分钟,就重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空气”。
工作时明朗平静的空气;
见到老板时骤变紧张的空气;
还有老板对女员工搭讪,下属们附和假笑,狭小空间里尴尬的空气......
对于女主大岛凪这种讨好型人格来说,她对于“空气”的敏感度就更高了。(注:凪为和制汉字,寓意风平浪静。)
在职场上,大岛除了做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之外,还总是被周围空气挟持着前进的。
比如文件出现纰漏时,真正负责的同事就开始给她使眼色,向她求助。
而读懂空气的她,为了不成为“ky之人”,则马上自我献身救场,站出来替同事背锅。
帮人背黑锅,对方感谢女主吗?没有,她觉得理所应当,也不会停止吐槽上司,甚至还给了大岛一条“读空气”的建议:感觉恶心时就说出来一起吐槽,不要憋着。
习惯性读取空气,讨好型人格的女主角,生活里的每个细节都不会拒绝。
节约的大岛每天都自带便当去上班,可是为了合群,却会被同事带着去网红店打卡,早就做好的便当只能原样带回家。
明明不愿意参加这些社交,可是一旦参与社交,大岛就努力跟上节奏,慢一拍地附和:“我懂,我懂。”
而就算合影中拍出来的照片自己最不好看她都要忍,都不会提出换一张照片。
完全不愉快的聚会,被迫花钱被拍丑了,回家之后的大岛,还得给同事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点赞。
老好人大岛总是会被同事塞来这样那样枯燥的工作,更会被同事们暗暗地评头论足。
没穿什么名牌的大岛凪会被同事们说是“女主播style”。虽然隐隐感到这句话是在diss自己,但是大岛为了不让场面尴尬,还是尽量想要一个合适的回复。
还要在脑内不断排练各种版本!是直接说“谢谢”?还是温柔地玩笑地反对?
讨好型人格就是这么累,聊天都如此纠结和损耗。
在恋爱的时候,女主大岛凪也习惯性讨好男友。她把自然卷的头发每天都拉直,以便符合男友“又直又顺”的审美。
高桥一生扮演的男友慎二和女主大岛凪完全不一样。看起来,他在公司里是一个轻易能掌控空气的能将,人际对话中完全处于上风,前途光明。
两人一直谈着地下恋情,大岛心里不愿意,还是装作无事发生。她的讨好型人格迫使她尽量去做一个乖巧的女友,男友让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
连不想为爱鼓掌的时候都要做出很开心的表情!
这讨好型人格的枯燥生活中,男友被大岛视为救命稻草。她幻想着,只要嫁给他,自己就可以从让人窒息的公司空气中被解放出来。
但是,对人百般讨好,对男友事事顺从,就能获得人缘和爱情吗?
一个意外打破了这些,某天夜里大岛先被“塑料同事们”硬推了工作留下加班,不巧发现了同事们对自己的吐槽。
原来她们不仅瞒着自己自己去聚会,还在群组里嘲笑自己。之前的脑内邪恶剧场都成真了,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依然是同事眼中不堪的人。
男友的“另一面”也暴露了,慎二在同事面前吹嘘自己厉害,贬低女性,大岛只是他的性伴侣吗?
不停读取空气的人,反而觉得周围空气愈发稀薄,甚至在瞬间被抽干,无法生存。
在虚假的关系中忍受太久,几乎是出于“求生本能”,大岛丢下工作,在乡下租了间廉租房,只想逃离这个压抑的地方。
——可能是每个心力交瘁的社畜都幻想过的事情:不过了不过了不过了!再见吧!!为什么要为了讨好别人拉直头发,头发也要自由啊!!
跟那些用大部分等待,最后10分钟终于“最终逃走”的故事不同,这部《风平浪静的闲暇》仅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女主遇挫逃离,全剧重点要讲的,还是女主的新生活。
看起来好像不错,大岛在没有人的乡下房间里,放松平静地享受夏日空气,再也不拉头发了。
但是,“逃离”这个动作开始不等于改变可怕的生活,重新来过有这么容易吗?
辞职后的大岛在图书馆呆了一天,去想自己要做什么,却发现自己已经牺牲自我太久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她不适应职场,可是辞职后还要面对生存问题。
乡村也不是世外桃源,有人的地方,就依然会面对尴尬状况,某些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大概是无法改变的。
大岛依然会以固有的思维去揣测周遭的一切,又反过来击打自己。
她看到隔壁小哥手臂纹纹身,音响开很大,就忍不住觉得对方很可怕。
面对小妹妹冷漠的眼神,第一时间觉得是自己的自然卷惹人烦了。
看到路人吐槽捡硬币的老奶奶没有羞耻感,女主也不敢去捡废弃在马路边的电风扇,担心自己在别人眼里也是可悲的。
不忍回首的旧关系也并不是那么好切割的。
男友马上要到了女主的地址,像没事发生一样像从前一样对待她,践踏着她的新生活,告诉她:“你就是不能摆脱过去的自己。”
天哪,生活就是沼泽走不出吗!?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对自己的改造。
女主大岛开始主动纠正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最初她在乡下遭遇收银出错依然纠结到不行,店员看起来又很可怕……
女主主动开口说出收银员收错钱后,对方立刻道歉了。
“好朋友”来推销,女主就像重新回到城里的社交场合,如坐针毡,不会应付。
但是直接拒绝好像比瞎找借口效果更好?
每一次的选择虽小,可是却大大地前进一大步,原来提出抗议并不可怕。
而乡下的生活也渐渐教会她世界的多面,也一定程度得解救了女主的“被害妄想症”。
是的,女主的讨好型人格本质上是害怕自己被讨厌,害怕碰到糟糕的局面,但越这样不表达出自己越无法开心。
女主发现,被贴上“可悲”标签的老奶奶,内心快乐着呢,每天都可以看自己喜欢看的电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吃的。路人的评价对老奶奶来讲根本不重要。
小女孩只是有点认生,她其实很喜欢自己的天然卷,一见面就想要去摸她的头。
而原来看起来很凶的隔壁小哥,其实很温柔。
改变自己的认知,才是逃离过去的最佳方法。
女主角开始明白:“空气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呼吸的。”如果是顺从自己的心意,生活里每个细节都很快乐。
这部剧又不仅仅是女主找自己的故事。
高桥一生饰演的男主慎二,看起来是“渣男”,其实也是复杂的矛盾体。
从女主的角度看,这个男人能轻而易举地掌控氛围,死死地压迫着女友。谁能想到,被女主拒绝之后,他狼狈地哭着回家了。
即便是慎二这样看起来风光得意的人,也是社交压力的受害者,也是被氛围操控着的人。因为过于在乎自己是不是合群,宁可说出一些自己不认同、却要迎合“氛围”的话。
他对女主是有爱的,发现大岛每天早早地为自己拉直头发,心底许愿要一辈子照顾对方。
但是这个被“主流氛围”绑架惯了的人,反而不懂得表达自己的真心。所以越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人,越用“别人都认同的方式”去对待对方、欺负对方。
两集里,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 事情,没有狗血苦情,没有大吵大闹,但是却让人觉得很惊心动魄,生活里的稀碎情绪被拆解,击中观众的内心。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但每个人都令人好奇,不知道接下来会揭示出什么真相。
————————
看《风平浪静的闲暇》,经常会被小细节给击中,而更大的感触在于,普通生活,是值得书写的啊。
尤其是日剧,总是擅长在生活里挖掘隐藏的戏剧性。2003年的另一部夏天日剧《西瓜》也有这种温柔细腻的力量。
在《西瓜》里,有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生活方式各异:迷失的大龄单身女青年、睿智的大学教授、天真烂漫的房东、坚持梦想的漫画家、不堪枯燥无味的生活,盗走3亿日元出逃的银行女职员......
时代洪流滚滚,前路让人害怕。每个人的困惑都是这么真实,可还是会被相互鼓励、相互治愈。
《西瓜》鼓励大家去寻找自我,无论多晚也好。
即使苦痛一点,但真诚的面对自己的人生,过上自己负责的生活始终是好的。
更重要的是,《西瓜》透出一种天真的气质,不停地像孩子一样对这个世界发问,对这样那样的规矩表示质疑。
于是我们看到了人物对于生活的反抗和自我寻找,从他们身上收获了勇气。
而到了2019年,也有《风平浪静的闲暇》,依旧在关怀着普通人的生活,有老人、小孩、世俗眼中的失败者。每个人都这么精彩,有我们经历过的感情和挣扎。
《风平浪静的闲暇》,整部戏看似“风平浪静”,但矛盾和冲突就藏在其中。
这不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吗?每天不过是上班下班回家吃饭,说起来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仔细想想,每分每秒都在挣扎。
《风平浪静的闲暇》对工作、社交、恋情里的细枝末节有精准的刻画,再加上演员们细腻的演技,当代人的日常压抑一览无余。
这种对于“普通”“日常”的捕捉和耐心,可能就是现在国产剧稀缺的。这个暑假国产剧非常热闹,仔细看看都是天马行空,古装剧是奇幻的,现代剧是超级富二代的。当然戏剧需要反现实叙事的部分,让观众做梦娱乐大家也是很好的。
但,我还是会想,要是有人能记录我们自己的生活就好了。如此炎热的夏天里,每一节地铁车厢里,每一个疯狂推送消息的手机屏幕里,每个人的睡前抱怨里,都藏着我们生活的真相。
如果去记录,去捕捉,去提炼,是不是也能找出什么普普通通又荡气回肠的故事呢?
当下的国产影视剧里,“普通”在逐渐消失,更不用说“弱势”了。
有人会说,我的生活已经很苦了,我为什么打开一部剧还要看到跟我一样苦的人,太窒息了,我要做梦!
当然,我们都有娱乐的自由。
但一部优秀的记录“普通”的电视剧,不仅仅是记录绝望和挣扎,也在温柔地给观众新的方向。
《风平浪静的闲暇》不着痕迹地向社会成见、无用社交、偏见和歧视发起反击。女主角做的事情也许没什么大不了,就是辞职跑到乡下去了,但她的勇敢已经足够启发观众,反思自己生活里的陷阱,找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