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绿化市容局根据部署,集中整治交通路上渣土车“车速过快、跑冒滴漏”等情况。
通过现场勘查、投诉人回访、面对面座谈等形式,全面分析得出以下三方面原因:
工地大量出土
防滴漏措施不到位
部分渣土车未按规定线路行驶
面对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面对附近住户居民头疼的问题
区绿化市容局随即展开行动......
违规企业诫勉谈话
对交通路运输渣土车散落较严重的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诫勉谈话,要求企业立即落实整改,加大运输管理,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涉及工地上门告知
联合区城管、区公安分局等部门前往相关工地召开现场协调会,明确工地责任,要求施工时做好出土的降水措施,落实专人在工地进出口,加大冲洗保洁力度。
制定有效降尘方案
举措一:运输含水量较高的湿土时,运输单位需负责在运输车辆车厢的缝隙处铺垫草包、车厢尾部安装兜布等,做好防漏措施。
举措二:所有途经交通路的运输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线路行驶。车辆冲洗干净后,才能驶出工地,避免车辆过多扰民的情况发生。
举措三:运输车辆所属企业安排洒水车在相关道路内来回保洁。
举措四:与普环公司联动,结合“大冲洗”活动,在每天出土量运输多的时间段,增加保洁次数。
加大巡查和整治力度
不定期开展现场排查整治,据不完全统计日间整治30次,出动240人次,夜间整治2次,出动16人次,扣车9辆。交通路道路污染、扬尘严重的情况得到全面改善,整治效果也获得市民的认可,投诉量已大幅下降。
经过全面持续整治
交通路道路污染、扬尘严重情况
得到全面控制
整治效果也获得市民认可
区绿化市容局从
交通路扬尘整治工作案例中
获得了诸多启示
坚持群众立场,将学和做融通
将主题教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大调研、大走访工作常态化,注重前往一线倾听群众声音,往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发现并解决群众最关注的问题。
源头治理,将查和改贯通
推广交通路整治经验,开展源头治理,规范渣土运输行为,提升普陀区道路环境。
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形成常态长效
区废管所会同区交警、城管执法部门建立联合执法制度,严厉查处渣土运输违法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管理与执法并行,坚决不让已整改的问题再反弹,形成管理的长效机制。
资料来源:上海普陀党建
编辑:王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