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李妍,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擅长: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慢性闭塞性病变、左主干病变、钙化病变、分叉及多支血管病变、急性血栓性病变等;以及旋磨、激光、OCT/IVUS辅助的介入治疗
李妍教授
“放完支架,‘双抗药’还要再吃一年?!”
听到医嘱,不少刚做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都一脸错愕。
根据第二十二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上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年冠心病介入支架数约133万枚,冠心病患者平均置入1.46枚支架。
“是药三分毒”的观念下,都希望药吃得越少越好,越短越好,但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而言,抗血小板药物必不可少,6到12个月双抗治疗,能有效预防血栓、狭窄等不良事件。
然而,在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上发布的关于术后双抗的新研究STOPDAPT-2指出,对于出血风险小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而言,植入XIENCE支架术后双抗治疗可以不用那么长,吃1个月和吃12个月,最终效果不仅差不多,甚至可能更优!
放完支架为啥还要吃药?
很多人以为放完支架就万事大吉,不听医嘱,擅自停药、断药。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主任李妍教授介绍,即使心脏植入支架,术后依然要坚持服药。
“植入支架、疏通血管后,其他部位血管还可能存在病变进展,有些还同时伴随微循环障碍等。所以,后期长期的药物管理很重要。”李妍教授指出,药物治疗中,抗栓治疗和调脂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尤其是抗栓治疗。
要知道,心脏支架术后,约3%-5%的患者会发生支架内再狭窄,0.1%-0.5%的患者会发生支架血栓,也就是植入支架的部位斑块仍有可能增长,或者急性亚急性的堵塞。因此,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必不可少,一方面能稳定不稳定的斑块,另一方面,可降低血小板活性,防止血栓形成。
两类病人,药吃多了,风险反而更大
尽管术后“双抗”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来说是重中之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对两类患者而言,双抗药吃太多,出血风险反而更大——
第一类:出血高危患者
比如之前有过颅内出血、胃肠道、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
第二类:对药物不耐受的患者
有些患者对某一类药物,比如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或可能诱发其他系统的问题,比如痛风等。
“缩短双抗药物的时长,主要考虑的是出血风险。”李妍教授指出,如果是中低危或病情稳定的患者,如果一味延长双抗治疗时长,甚至超过2年、3年,那么就会显著增加出血风险。各种大出血、小出血事件的发生,会逐步抵消支架植入疏通血管带来的的获益,最后得不偿失。
吃药满一年不再是“硬规定”
新研究证实,以往 “一年双抗治疗”的硬性规定真的被打破了。
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一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STOPDAPT-2结果发布:
该研究纳入了来自日本90家中心的3,045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比较12个月心源性死亡、心梗、支架内血栓、卒中、出血(大出血和小出血)的复合终点事件。所有患者均使用雅培XIENCE系列支架。
结果表明,使用新型氟化共聚物涂层支架(XIENCE)PCI术后1个月停用双抗治疗,在一年期出血及缺血联合终点时间发生率上不劣于,甚至优于12个月双抗治疗,这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妍教授指出,更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物的诞生、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植入技术的优化是缩短双抗治疗时长的三大关键因素。单纯从支架的角度,支架的设计和改良,多聚物的合理选择,都是使得内皮愈合更快,如果患者本身不存在其他高危缺血因素,只是单支或是双支单处病变,那么植入安全优效的支架,局部狭窄解除之后,是不需要长期的双抗治疗的。”
此次临床研究患者使用的XIENCE系列药物涂层支架,具有金属梁较薄(仅有81微米厚度),以及使用高强度、高延展性、高相容性的氟化共聚物涂层的特点,能够保证药物精准释放,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血栓形成性能,可加快功能内皮化、显著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术后运动先做心脏评估
很多患者没安支架还好,装完支架就不敢运动,生怕支架掉出来。
事实上,支架是经过激光刻蚀的网状金属,很小、很软,植入后和血管紧紧“黏”在一起,“镶嵌”在血管壁上,因此不管怎么运动都不会脱落的。相反,合理的运动,还能更好地帮助心脏康复。
李妍教授指出,术后运动,患者需要先做心脏评估,针对每个患者自身心肺功能、运动能力以及肌肉、关节情况,通过医生对患者准确的评测,为其量身制定运动处方,对每位患者的运动形式、运动频率、运动强度、持续时间以及确保运动安全的监测方法,都给予细致的建议和指导。
一般支架术后6-12小时即可下床活动,最好有家属或护理人员陪同,急性心梗患者需较长恢复期,一般术后4-5天可开始活动,但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时,需根据心衰恢复情况而定,至少30天以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并进行积极的心脏康复训练。
支架术后出院后1个月内,经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手术者要避免频繁下蹲、久蹲、抬腿等挤压伤口的动作,各种动作活动要轻,行走要缓,避免动作过大。经手臂前臂的桡动脉手术的患者,应注意有无胳膊肿胀、疼痛、指尖麻木、活动不便等情况,要避免上肢过度弯曲、提重物等动作。
一个月后,可尝试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等,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可过大,保持适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