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直升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现代生活中,直升机的运用极为广泛,如医疗、救援、探测、科研、军用等等。相较于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的使用更加灵活,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专用的机场和跑道,随便一个场地就能实现起降,同时还能进行空中悬停。在救援等领域,这两项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优势,对运送伤员运送物资等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灾区没有现成的起降场地。在军用领域,直升机的运用更加广泛,直升机已经成为各国军队的核心标配之一,可运用于对地攻击、机降登陆、武器运送、后勤支援、战场救护、侦察巡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反潜扫雷、电子对抗等等。
直升机为何拥有这些特殊的优势?这其实和其自身的特殊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直升机不像固定翼飞机那样,依靠机翼产生升力,发动机作为动力。直升机没有机翼,它依靠旋翼和发动机的动力,旋转产生升力,再由尾翼控制其稳定性。种类主要分为两种,如单旋翼式和双旋翼共轴式,前者的工作原理我们已经提及到,而后者和前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取消了尾翼,增加一个旋翼。两个旋翼共轴,旋转方向相反,它们的反扭矩可以互相抵消,这样,就用不着再装尾桨了。
卡50武装直升机
不过双旋翼直升机的运用并没有单旋翼直升机那么广泛,只有苏联/俄罗斯运用较为广泛,如卡-26、卡-226、卡-25、卡-50和卡-52等,这些直升机就采用了双旋翼的设计。因为取消了尾翼,使得这种飞机比较紧凑,非常适合舰载使用,所以在俄罗斯海军和中国海军中有大量的双旋翼直升机在服役。另外,共轴式直升机气动力对称,其悬停效率也比较高,飞行稳定性好,也便于操纵。成为了它没有被单旋翼全面取代的原因,不过因为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操纵机构复杂的特点,使得制造难度比较高,以至于其它国家不愿意大量使用和研制这种直升机。
卡-52直升机
说到双旋翼直升机的发展,我国可谓是最早发明这种直升机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1944年,当时被称为“中国飞机制造业的先驱朱家仁先生”设计了中国第一架直升机。1945年秋,"蜂鸟式甲型单座直升机"研制成功,一架采用共轴双旋翼设计的直升机诞生了,由此开启了双旋翼直升机的时代,并且这种技术被沿用至今,更是俄罗斯卡系列双旋翼直升机的鼻祖。
蜂鸟式甲型单座直升机
除此之外,在蜂鸟式直升机取得成功以后,朱家仁先生还设计了一种被称为“飞行香蕉”的CJC-3A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它今天被看作是美国大名鼎鼎“支奴干”直升机的老祖先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战乱、落后和贫穷的年代,我国直升机技术的发展几乎和西方发达国家同步进行,还创新了大量的新式技术被沿用至今。
飞行香蕉CJC-3A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
支奴干直升机
不过很遗憾的是,限于当时中国的航空工业制造能力和内战的影响,这些技术在内战中消失,至今去向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