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小巷中的古建筑群落:被国家重点保护,不要门票,却游客罕见

2020-05-15   旅游看河南

原标题:开封小巷中的古建筑群落:被国家重点保护,不要门票,却游客罕见

开封清明上河园东南方向约2.4公里的顺河回族区北土街刘家胡同,平时过去的游客很少。远不如相隔不远的大相国寺、开封府、龙亭公园等地热闹。

不过,这里却有着河南省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原古典建筑风格四合院。整个建筑群落,雕饰素雅,门敞窗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国家重点保护。

这个景点,就是刘青霞故居纪念馆。

提起刘青霞,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其本名姓马,河南安阳人,为清朝两广巡抚马丕瑶之女(有着“中原第一官宅”之称的安阳马氏庄园,便是马丕瑶的府邸,同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封建家庭的影响和父、兄思想行为的熏陶下,刘青霞自幼便乐善好施。同时,也使得她很早就开始关注政治和社会形势,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1895年,18岁的刘青霞嫁给尉氏县豪门刘耀德,改姓刘,故人称刘青霞。

25岁时,刘青霞开始步入社会,参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为了革命事业,她先是捐出巨款资助同盟会河南支部在开封开设的“大河书社”,又在尉氏县创办了华英女子学校(这是河南省的第一所女校)、刘氏小学堂、孤贫院、平民工厂。

而这些,只是她革命事业上的“一小步”。在造福桑梓的道路上,刘青霞从未止步。后来,她更是将全部家产全部捐给了国家,以作为河南的办学经费,在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望,与秋瑾并称为“南秋瑾、北青霞”。

而刘青霞故居纪念馆,便是为了纪念她而在开封刘家胡同刘家宅院的基础上建立的。

据记载,刘家宅院建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是典型的封闭式四合院,距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了。

整座四合院,分为东、西两处宅院,两院的布局及建筑形式完全一致,各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而院后又有一座小花园,将两院连接了起来。

不同于马氏庄园的深邃富丽,刘家宅院是一座雕饰素雅的传统民居。但其木制的门、窗、檐、廊,虽然说不上雕梁画栋,却也有不少木雕,再配以清一色的青砖和砖雕等装饰,更显得雅而不俗。

虽然历经百年风雨,但仍有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房间70余间,是目前河南省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原古典建筑风格四合院。

如今,院内的各房间基本都成了展室,里面有不少关于刘青霞生平事迹以及在开封起居生活的介绍。不过,或许是因为这类景点因为受众小,虽然一直以来免费开放,但去的游客并不多,着实让人遗憾。

门票:刷身份证免费参观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北土街刘家胡同
公交:乘坐开封24路公交车,到学院门站下,再步行551米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