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4种特征的人,最容易被蚊子叮咬

2019-08-28   国民养生馆

天气湿热排不掉,特别容易引起蚊虫繁殖,居家常见蚊子、果蝇都蠢蠢欲动,如果没有做好防护,马上就变成人体捕蚊灯,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叮的满脸满手满脚都是包,红肿又奇痒无比,一不小心抓破皮,还会造成感染。

还有惹人厌的果蝇四处飞,紧贴在食物水果上,比人早一步先享用美味。生活达人要教大家防蚊、赶果蝇,以及做好食材保鲜。

几乎每个人都有被蚊子叮咬的经验,有的人还会被咬到像“红豆冰”,到处都是红肿又痒的包。夏天高温是蚊虫出没的高峰期,因为气候湿热排不掉,加上偶有午后雷阵雨,容易有积水未清,即使待在家里不出门,也会成为蚊子入侵叮咬目标。

另外,也有的人喜欢外出,经常穿着短袖就出去活动,手脚的皮肤暴露在外,未做好防蚊防护,这一些都是容易被蚊子叮咬的原因。

防蚊子“侵门踏户” 魔鬼藏在细节里

夏天登革热、日本脑炎频传,都跟蚊子作怪有关系,防蚊大作战该如何进行?

护理师表示,蚊虫喜欢栖息的场所可分为户外与室内,户外以草丛、灌木丛、杂物背面为主;室内则是在阴暗角落、家具下方或背面、窗帘布幔后、地下室等。

以及容易被忽略的是花盆下方的集水盆的积水,要美化环境,也别让自己暴露在危机中,如果盆栽的水盆有积水,最好使用漂白水洗一下,以漂白水比水为1比1000来清洗。

过去发现以为水盆干了就没有事,其实一碰到水,幼虫的卵可能会大复活,再度飞出来作乱。

要注意避免提供蚊子有孳生的条件,以及杜绝蚊子存活的空间,才能落实居家防蚊的工作。

以下有4大特征的人,要注意容易招来蚊子叮咬:

1.二氧化碳排放多:人在呼吸的时候会排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也是蚊子找猎物的重要依据,有些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特别高,就比较容易被咬。尤其是喜欢活蹦乱跳的小朋友、运动完喘气的人,或者肺活量较大的民众。

2.体温高:蚊子的触须可以侦测到人体的温度,所以在一群人当中蚊子会选择体温较高、散发热气的人。

3.口气或体味:呼气的气体或特殊体味,可能混合有其他的化学物质,像是汗液中的乳酸味,都是吸引蚊子叮咬的可能原因之一。

4.深色衣服:喜欢穿着深色衣服如黑色衣服,要小心招来喜欢停在暗黑的环境当中的蚊子,变成攻击目标。

擦防蚊液怕过敏善用漂白水防蚊

为了防蚊,一般人会去买防蚊液、防蚊贴片使用,但是,同样也担心皮肤过敏的问题。防蚊产品该如何挑选?护理师表示,市售防蚊液或防蚊贴片等产品琳琅满目,但世界卫生组织到现在只认证含有“敌避”(DEET)成分的产品才有驱蚊效果。

如果要涂抹于人体皮肤、衣物,应选择由卫生福利部核准含有“DEET(待乙妥)”来使用;喷手脚都要保持10~15公分的距离,比较安全,要在空旷地方喷,不要在密闭车上喷。此外,先擦防晒10~15分钟后再喷防蚊液,回家要用肥皂水洗掉,才相对安全。

要挑选适当的DEET浓度,DEET浓度会影响防护的时间和效果,一般来说浓度越高,维持效果的时间越长,前往蚊虫较密集、天气湿热或容易下雨地区的旅客,需选择浓度较高的产品,但成人建议选购浓度≦50%的产品,2个月以上的孩童仅建议使用浓度10~30%的产品,2个月以下婴儿则不建议使用含DEET的防蚊药剂。

注意环保署核准含有“DEET(敌避)”的产品为环境卫生用药,仅能喷洒于室内。